大业十二年(616),改安复县为安福县,寓“安宁幸福”的意思。安福之名至今已一千四百多年。之前多次听弟弟说过,安福不光有风景优美的武功山和羊狮幕,还有很多古村落也不错,安福孔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还是江西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孔庙。于是说走就走,开启安福访国保探古村寻美景之行。<br> <b>Day1 周一 晴 </b><br>今日探访:吉安白鹭洲书院 安福东山文塔 <br> ▲南昌站候车室 9:20 到达南昌站候车室,9:50 准点发车。车厢没坐满,我们坐的是三人座,直到抵达吉安站,始终是二人座,很宽敞。12:18列车准点到达吉安站。吉安站比较简陋,出站没有电梯,拉着行李箱,走的有点辛苦。寻找开往安福的601路公交站很顺利,标识很清楚。知道了601路末班车发车时间,我决定去白鹭洲书院看看。 ▲高高在上的吉安站。行李箱只能手动拉上拉下,很辛苦。 <b>重访吉安白鹭洲书院</b> 搭乘6A路公交,经过5站,在沿江路韶山东路口站下车,白鹭洲书院就静候在车站旁。入口处,当代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周谷城题写的“白鹭洲书院”石牌横卧道中,一座飞檐翘角的廊桥--“书院桥”如长虹卧波,跨赣江将白鹭洲与繁华街区温柔相连。 ▲书院桥 <p class="ql-block">▲站在书院桥上南望江水徐徐而来</p> <p class="ql-block">▲站在书院桥上北望江水徐徐而去</p> 江西四大书院中,除已湮没的豫章书院外,白鹿洞(庐山)、鹅湖(上饶铅山)、 白鹭洲(吉安)三座书院我都曾造访。第一次来白鹭洲书院是1995年春末夏初时节,那时吉安白鹭洲中学尚栖身于书院古建中,朗朗书声与雕梁画栋相印成趣,优美景色给我留下很深印像。今日重游,发现书院与中学已各自独立,两块区域相隔约200米。两次探访白鹭洲书院,见证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转变:过去是“能用就用”(中学占用古建),忽视专业保护;现在是“博物馆化”(隔离保护),若能利用好古建,可以防止“冻结式保护”。 走过场长长的廊桥,赣江中的白鹭洲如翡翠般浮现在眼前。沿道路往东前行,邂逅建于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的“复古亭”,晚清遗存的飞檐在天空下流转着时光。 ▲复古亭 <p class="ql-block">再往前,文天祥雕像巍然矗立。雕像下方的碑文记载着这位白鹭洲书院骄子的生平:<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人。白鹭洲书院肄业,南宋宝祐四年(1256)中状元。奉诏勤王,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所赋《正气歌》,为世人所传诵。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杰出的民族英雄</span><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span></p> 文天祥雕像不远处便是白鹭洲书院的棂星门,棂星门南200米处围墙里是白鹭洲中学,我能清晰听见校园里传来学子们的读书声。 ▲白鹭洲书院棂星门 走进棂星门是泮池(又名鹭池,宋淳祐年间(1241)书院创建时掘建泮池,今为明万历年间规模),泮池周边的草地上有三座雕像,欧阳守道执卷凝思,这位培育出文天祥的山长眉宇间仍存师者风范;邓光荐仗剑而立,崖山跳海的决绝凝固成永恒姿态;刘辰翁负手远眺,词人的家国情怀化作《永遇乐》的千古绝唱。 <a href="https://baike.so.com/doc/7582475-7856569.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永遇乐·璧月初晴 - 南宋词人刘辰翁</a> ▲欧阳守道(1208-1273) 庐陵人,南宋淳祐元年(1241)进士。受江万里之聘任白鹭洲书院山长,执掌院事讲席达十年之久,文天祥、邓光荐、刘辰翁等皆出其门。 ▲邓光荐(1232-1303)庐陵人,白鹭洲书院肄业,南宋景定三年(1262)进士。随文天祥抗元,官至礼部侍郎。崖山之战,悲愤投海。 ▲刘辰翁(1232-1297)庐陵人,白鹭洲书院肄业,南宋景定三年(1262)进士。官中书省架阁。宋亡,隐居故里。为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白鹭洲书院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保碑的背面是白鹭洲书院简介 泮池北的中山院是1929年在原棂星门处建的二层新式教室,如今这里辟为“白鹭洲书院文化展览”,今天是周一,不开放。 ▲中山院 ▲站在中山院大门望向棂星门 绕至中山院后面,真正的古书院建筑群才徐徐展开,那一片古色古香的赣式古建正是原白鹭洲书院。最南边的是自东向西一字排开的六君子祠、道心堂、景贤祠。(因为周一,没有开门)。 ▲中山院后院 ▲古书院 ▲六君子祠 ▲<font color="#333333">道心堂:宋淳祐元年(1241),书院创建时建,在云章阁之后。知州江万里取《书经》“道心惟微”意,命名为道心堂。后累有毁建,今仿清代形制,复建于书院门首。 </font> ▲景贤祠 ▲自东向西一字排开的六君子祠、道心堂、景贤祠。 <p class="ql-block">沿着书院高高的围墙,踏着青石板路从西侧门走进书院。书院是三进院落,东西两侧为号舍,由南往北依次是逢源堂(正修建中)、云章阁、风月楼。风月楼在白鹭洲尾,站在这里望赣江之水滚滚北去,眼前豁然开朗。楼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古吉台”。</p> ▲画面左侧为西号舍 ▲画面右侧为东号舍 ▲<font color="#333333">逢源堂:为书院讲堂。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知府芦崧修复书院时增建。取孟子“左右逢其源”意,命名为逢源堂。今为仿清建筑。</font> ▲江万里雕像 江万里(1198——1275),字子远,号古心,今都昌县阳丰乡府前江家人。淳祜元年(1241年)于吉州州治庐陵县城东赣江之心,创建白鹭州书院。为官后成为一代诤臣,曾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1275年退隐后,以78岁高龄与其弟江万顷(授翰林院中书)在饶州(今江西鄱阳)与元军血战,寡不敌众,率子江镐及家人投水自尽殉国。 ▲云章阁:南宋景定四年(1263),山长黄嘉始建。“云章”出《诗经》“倬彼云汉,为章于天”。明万历二十年(1592)重建,后毁。清光绪十一年(1885)再建,底层为山长厅,二层为藏书阁。 ▲风月楼:书院创建时,为纪念程幜、程颐过化吉州而建,题额“风月楼”。历代累有毁建。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重建,将风月楼、浴沂亭、魁星阁合为一体,为书院内最高建筑。底层为“浴沂亭”,二层“风月楼”,三层“魁星阁”。 ▲浴沂亭 ▲<font color="#333333">古吉台:明万历二十年(1592),知府汪可受复建书院,为防水患,先于洲尾旧基筑台,四周垒石,中填土石,高丈余,长宽若千丈,名为吉台。楼阁建于台上。郡人纪念此举,立汉白玉石碑于台前,上刻“古吉台”三字。</font> ▲风月楼前是赣江 ▲云章阁与风月楼紧挨着。 ▲云章阁与风月楼 ▲东号舍 ▲碑廊:风月楼两边的重要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嵌有古人题写的诗文墨迹,后损毁不存。2013年书院重修,重建碑廊。 ▲散步的野鸟 ▲再望一眼中山院 <p class="ql-block">今天游客不多,往外走时遇见几位游客进来,听其中一位跟朋友们介绍说,当年他读书时教务处就在古建里的某间房,也是故地重游人。</p> 从公园出来,在马路对面很快坐上开往吉安火车站的15路,吉安大桥上的车窗成了取景框,将白鹭洲书院定格为水墨长卷。愿这座江心学府,继续守望赣江的潮起潮落,再续千年文脉。 14:15 到601路总站,很幸运,刚到站就有一辆车发车(平均间隔15钟)。司机是一位热心且喜欢聊天的人,聊天中知道了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发车时只有三位乘客,出乎我的意料,以为跑长途的班车或许会等乘客多一些再发车。司机说601路是公交车,必须准点发车。路程很长,道路修的很好,不堵车,上车的人也不多,全程65公里,用了大概100分钟到安福县城西门汽车站,下车后步行12分钟到达预定的酒店,一切顺利。 ▲安福县城 ▲县城主干道之一:武功山大道 休息一会儿,到酒店对面的国光购物中心超市逛逛,在肯德基买了两份套餐回到酒店,吃完晚饭,准备去东山塔看看。 <b>初访安福东山文塔</b> 百度地图显示,酒店距离东山文塔约1公里,沿武功山大道往东直接可达。酒店出发,15分钟后,看见了矗立在居民楼中的东山文塔,它的精致秀丽如我所期待,很喜欢。东山文塔一九五九年公布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六年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安福东山文塔 据《安福县志》记载,该塔的前身最早为三国东吴时鲁肃监造的石塔,规模较小,后于两晋时期坍塌。宋宣和年间(1120—1125年)于原址重建砖塔并同时兴建东山禅寺,故名“东山禅寺塔”。明正德十六年(1521)塔身再次倒塌,至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又重新在坍塌后的三层基座上续建。有趣的是,这座塔从宋代的佛塔逐渐演变为融合儒教道家文化的文峰塔,寄托着人们对文风昌盛、科甲连绵的期盼,“东山文塔”之名由此而来。<br> 东山文塔为楼阁式仿木作青砖结构。塔高45米,须弥座基座,底层围径34.4米。塔为9级8面,系楼阁式砖塔,塔身以青砖、桐油糯米灰浆砌筑,自下而上逐层缩小,造型精巧,雄伟古朴,整体轮廓呈角锥形,犹如一支饱醮浓墨的巨笔直插云霄。<br> ▲塔身上有江西省文物保护碑 看介绍说因自然风化和雨水侵蚀,塔身曾向东南倾斜近10度,经多次维修修复。(如2003年耗资百万元修复),现为文塔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景观。 如今的文塔周边已建成文化科教休闲广场,处处洋溢着市井生活气息:跳集体舞的、跳交谊舞的、带着娃儿遛弯聊天的,很是热闹。听当地居民说,以前塔身未设围栏时,是可以上去的。据说在塔内龛门中极目四望,县城风貌尽收眼底:东望蒙岗岭森林公园遥相呼应,绿树婆娑、白云缭绕;塔下一条小溪蜿蜒注入泸水河,小桥流水伴着河畔稻花飘香;西可观安福孔庙大殿雄姿,北可遥望洞渊阁古道观之神韵。 虽然无缘登塔揽胜,但眼前景象已足够动人:现代城市的车水马龙、繁华街景与这座千年古塔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跨越时空的生动画卷。 收获满满的一天,打卡了一个国保单位和一个省保单位。 <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vkqtbc?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安福游记(二)访安福的国保单位:大智石刻和安福文庙</a> <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w9k8es?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安福游记(三)雨日寻古安福行&夜访洞渊阁捡拾安福古城记忆</a> <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xddv0w?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安福游记(四)揽胜云雾仙境羊狮幕</a> <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z7sdun?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安福游记(五)寻访柘溪村 一座北宋古村的千年记忆</a> <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0lz60z?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安福游记(六)水塘环绕的家族记忆——安福塘边村寻访实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