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8日6点钟由山西朔州平鲁出发,行驶不到3小时于8点50来到大同云岗石窟游客中心,在景区食货街快速品尝了大同的刀削面后约9点30分进入景区,一路跟随一年轻导游欣赏景区内的古建筑。</p><p class="ql-block">导游讲解到:</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现存木质建筑多为后世增建或重建,用来保护洞窟、方便游览等。在建筑形式上,它们具有传统中式建筑特点,可能会采用歇山顶、悬山顶等常见屋顶形式,斗拱等木构元素也会有所运用,起到力学支撑和装饰美观的双重作用。</p><p class="ql-block">这些木质建筑在色彩上多以红、黄等传统色调为主,与石窟的庄重古朴相呼应。并且它们在布局上与石窟相互配合,既能突出石窟的主体地位,又为整个景区增添了灵动的氛围。例如窟前的木构楼阁,既能为游客遮风挡雨,又从侧面烘托出石窟的宏伟气势。</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与我国诸多石窟寺相比,展现了最具西方风格的特点,被称为胡风胡韵浓郁的代表。后期营造的石窟引领了中华佛教艺术本土化、世俗化、民族化的新风尚,在中华艺术宝库中独一无二。云冈石窟群位于云冈山半腰,内部布满了像蜂窝一样密集排列的佛龛,窟洞大小不一,错落有致,融合了印度、中西亚的艺术元素,同时也融入了希腊和罗马建筑的造型、装饰纹样以及像貌特征等等。</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的石刻可以根据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展现了不同的特色。早期的石刻以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和"昙曜五窟"的气势磅礴而著称。中期的石刻则以华丽的装饰和北魏的富丽堂皇为特点。晚期的窟室规模较小,但比例适中,人物形象清瘦俊美。这种独特风格引领了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瘦骨清像"之审美风潮。</p> <p class="ql-block">山门、佛光大道、"马识善人"雕塑广场、十里河景观湖、"山堂水殿"寺庙群、云冈陈列馆和演艺中心等设施,都是2000年之后新扩建的,同时还建设了景区食货街、多功能游客服务中心、大型停车场和云冈石窟研究院办公区等附属设施。</p> <p class="ql-block"> 敦煌莫高窟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云冈石窟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受到佛教、道教、儒教及西域文化的影响。<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前秦时期(公元366年),历经多个朝代,持续营建了上千年。以泥塑彩绘为主,壁画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尤其以唐代佛教艺术的繁荣和多元著称。</span></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的结果,主要受汉文化和游牧文化影响。<span style="font-size:18px;">主要建于北魏时期(公元460-525年),由皇室贵族主持开凿。以石雕为主,风格壮丽宏大,融合了中原、西域、印度、中西亚及希腊、罗马的艺术元素。</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