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正畅游在书海之中,让阅读成为我们成长的伙伴。书堆高耸入云,支撑着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梦想,而城市天际线的背景则提醒着我们,知识的力量能够让我们走得更远。</p>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正是读书的好时节。春风拂面,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六年级的孩子们开启了2025年上学期的课外阅读之旅。我们以书为伴,以读为乐,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童年。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我们与书籍同行,感受文字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我们已经领略了《红楼梦》里大观园的月色,品析了《水浒传》中梁山泊的忠义堂侠肝义胆;品味了《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足鼎立的英雄传奇,跟随《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取经之路。这四部传奇巨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千年的悲欢与智勇,更为我们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石。如今,我们将开启新的文化旅程,继续在书海中遨游。</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的孩子们将从《鲁滨逊漂流记》中读懂荒野求生的勇敢与坚强,从《骑鹅旅行记》中品味人与动物的灵性与感动;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感受少年的调皮与探险的志趣;从《达尔文的故事》里学习各种科学知识;从《小王子》的孩童的视角体会学习的趣味。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各班成立了图书角,开启了名著的阅读之旅。我们力争每个少年都不负时光,成为那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各种书籍,墙上的标语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共同商议读书之法,读书之趣,读书之成效。他们用智慧和经验,为我们指引阅读的道路。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阅读,更学会了如何从书中汲取智慧,让阅读成为我们成长的助力。</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利用点滴的时间,用早晨第一节课前,用中餐后的时光,用自己能利用的所有闲暇时间,认真地用心地读着经典。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我们在书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 魅力四射的文字应该用心去记录,去摘抄,去品味。孩子们的读书笔记,将这一读书历程形象化、具体化了。每一次摘抄,都是一次与文字的对话,让我们在书海中找到自己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李彦丽老师和孩子们共读一本书,读出韵味,读出智慧,读出高雅。师生一起徜徉在书的知识海洋,共同感受书中蕴含的深邃道理、人间情感与自然美景。在共读中,我们找到了共同的语言,让阅读成为我们之间最美好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 在家里,我们也有亲子伴读。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愈发顺畅,共同阅读时流淌的不仅是文字与故事,更是孩子与家长之间深深的爱。每一次心灵的触碰,都是对这份爱的加固与升华。亲子伴读让我们的家庭充满书香与温馨,成为我们成长的温馨港湾。</p> <p class="ql-block"> 书的熏陶不仅用嘴大声说出来,还要用我们的手大胆编辑绘画出来。这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诠释了读中汲取知识到消化创造文本的过程,这也是读书的一种魅力,一种成功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优秀的手抄报可以汇成一首歌,一首读书美妙的歌,一首快乐的歌,一首有意义的歌,一首成长之歌。在歌声中,我们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快乐与成长。</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奖状在我们的胸前是那么的耀眼。一张张奖状写出了我们坚持读书的日日夜夜;一张张笑脸是读书自信的样子。这是我们成长的见证,也是我们努力的回报。</p> <p class="ql-block"> 收获的季节离不开指导者的辛勤付出!向所有的六年级语文老师道声:老师有您真好!谢谢!是你们的付出,让我们在书海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节日里,我们要大声地用歌声告诉全世界:“谢谢您做的一切,给了我们无私的爱,总是竭尽所能,把所有的知识给我……您辛苦了!老师,谢谢您!”这是我们的感激之情,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 每翻一页,都像在汲取智慧的甘泉,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学问不只是停留在纸上,更要融入性格,成为我们面对世界的坚实后盾。怀抱书卷,便能气定神闲,应对各种场合。书本里的智慧,总能在关键时刻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遨游书海,提升自我”,让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步伐稳健,底气十足。</p> <p class="ql-block">策划人:李芬娥</p><p class="ql-block">供稿、供图:李芬娥</p><p class="ql-block">一审:范信发、李基红</p><p class="ql-block">二审:刘泽平、王淑华、谭艳</p><p class="ql-block">终审:孙国军</p><p class="ql-block">顾问:李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