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河北行。上一篇游记提到,因受极端大风天气的影响,4月12日至13日在邯郸市东太行景区的游玩,一波三折,好事多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4月14日在保定市易县的游览,风灾的影响仍然不小。上午八点到达清西陵,景区停电断网,暂时关闭,转而先去游览狼牙山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国家级森林公园、4A级景区、小学课本里的【狼牙山风景区】,位于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山峰险峻陡峭,因为形状似尖利的狼牙而得名。在狼牙山上曾发生过八路军五位战士与日寇浴血奋战,然后舍身跳崖牺牲的悲壮故事,狼牙山也是因此为人们熟知。</p> <p class="ql-block"> 【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介绍了1941年9月25日五勇士为了掩护部队撤离他们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的感人壮举。</p> <p class="ql-block"> 从摄影作品上看,狼牙山不但是一座英雄的山,还是一座壮美的山。</p> <p class="ql-block"> 原计划乘坐缆车上到最高峰的五勇士纪念塔,但 受风灾影响索道暂停开放,我们就沿着迷雾峡谷的抗战步道徒步上山。</p> <p class="ql-block"> 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天气格外晴朗。迷雾散尽,迷仙谷揭开神秘的面纱。</p> 猜猜这四个字是什么 <p class="ql-block">“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 红玛瑙溶洞祈福 <p class="ql-block">石门阻击战:</p><p class="ql-block"> "石门"高有数丈,宽十来米,长约五十米,地势险要,是进入狼牙山的第一道关门。为掩护主力部队、党政机关和群众撤退,狼牙山下各村的游击队员、民兵连及七连战士,在石门两侧利用有利地形,挖战壕、埋地雷、扔石头与敌人顽强战斗,击退敌人多次进攻。</p> <p class="ql-block"> 友友淡然在纪念碑前导演短剧:“老百姓支援八路军”。</p> <p class="ql-block"> 从石门仰望群峰,神似“五勇士镇守郎山〞。</p> <p class="ql-block">杨成武题字:</p><p class="ql-block"> "狼牙山"这三个字是杨成武将军题写的,杨成武将军福建长汀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政委,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兼政委。1938年2月,率领主力部队进入易县,并将司令部设在了狼牙山地区。他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大龙华战斗、黄土岭战斗和狼牙山战斗等,其中在黄土岭战斗中击毙日军中将被誉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p> <p class="ql-block">鬼斧神工将军岩,峰峦叠嶂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 蛇谷:狼牙山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条件适宜蛇类的生存和繁衍。</p> <p class="ql-block"> 约定的游览时间过半,从蛇谷经将军岩,过石门沿原路返回景区门口。</p> <p class="ql-block">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p> <p class="ql-block">《七绝.狼牙山吊五勇士》</p><p class="ql-block">千仞孤峰刺碧穹,弹痕犹在诉英雄。</p><p class="ql-block">纵身一跃惊天地,血染狼牙万代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午传来消息,清西陵重新开放。于是前往世界文化遗产地、5A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西陵】,是中国最后一处封建帝王陵墓群,总面积800平方公里,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帝王陵墓!</p> <p class="ql-block"> 从电影《东陵大盗》中已知,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有一座清东陵,对清西陵了解不多。景区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两座清朝皇家陵寝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清东陵原本是顺治帝选定(遵化昌瑞 山),康熙帝延续传统葬于东陵。雍正帝以"九凤朝阳山陵址地质含砂、易积 水"的风水问题为由,拒绝东陵选址,转而选 择易县永宁山建立清西陵。</p><p class="ql-block"> 历史猜测认为,雍正帝此举可能隐含与康熙帝的情感疏离,但官方记载仅强调风水因 素。</p><p class="ql-block"> 乾隆为平衡两陵区,制定"昭穆制度",规定父子隔代分葬东西陵(即祖父与孙子同陵 区)。该制度本意避免两陵区冷落,但后续皇帝 并未严格执行(如道光帝因陵寝渗水改葬西 陵)。</p><p class="ql-block"> 清西陵和清东陵不仅是皇家陵寝,更是研究清代历史、文化、礼仪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城西永宁山下,是清朝皇室陵墓群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被评为国家奖级旅游景区。清西陵建于1730年至1915年,总面积80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建有14座陵寝,葬有雍 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光绪(崇陵)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 2位公主,6位阿哥,共80人。此外还有行宫、永福寺以及护陵营房衙署等陵寝附属建筑保存至今,是 我国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先游览清西陵的首陵∽泰陵</p> <p class="ql-block"> 泰陵是雍正皇帝的陵墓,建于清雍正八年至清乾隆元年(1730—1736年),占地面积8.47公顷,是清西陵中的第一陵,内葬雍正皇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p><p class="ql-block"> 清泰陵在清西陵中的建筑年代较早、规模较大、风水格局较为完整。清泰陵建筑以一条2500米长的神道为中轴,由南向北错落有序排列着单体建筑74座。清泰陵无论是选址,还是规划布局,都是雍正年间国家繁荣与稳定的写照,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辉煌时代的产物。</p> 三路三孔桥 <p class="ql-block"> 泰陵 的 神道碑亭 是泰陵建筑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 大红门 和 隆恩门 之间,紧邻三孔石桥。</p> <p class="ql-block"> 亭内正中竖立着巨大的神道碑,碑身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皇帝的庙号和谥号</p> 神厨库 西朝房 隆恩殿 <p class="ql-block"> 进隆恩门,门内左右各有焚帛炉一座,炉高4m,长3m,宽2.13m。正殿为隆恩殿,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式,顶覆黄琉璃瓦,下檐重昂,上檐单翘。明柱沥粉贴金包裹,殿顶有旋子彩画,梁枋上装饰金线大点金,枋心彩画是“江山一统”和“普照乾坤”。左右为东西配殿。隆恩殿后是三座门、二柱门、石祭台、方城、明楼。</p> <p class="ql-block"> 方城呈正方形,长、宽各20.55m,高15.4m。明楼位于方城台面正中,重檐歇山顶。从明楼有马道通往宝城,宝城上部为宝顶,下部为地宫。</p> 石祭台 <p class="ql-block"> 登上明楼观景,只见清西陵山川秀美,景色宜人。中国最大的人工古松林遍布景区,"云蒙叠翠、华盖烟岚"等西陵八景散布其间,是著名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p> <p class="ql-block"> 离开泰陵后,乘旅游大巴前往崇陵游览。</p> <p class="ql-block"> 崇陵是光绪的陵墓,建于1909年至1915年,是中国最后一座封建帝王陵墓,埋葬着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光绪皇帝,名载湉,在位34年(1875年一1908年)。在位期间,曾实行"戊戌变 法",仅103天即被慈禧太后废止,此后被软禁于瀛台。1908年11月,38岁的光绪先于慈禧 太后一天驾崩,由于二人生前矛盾激烈,使光绪死因变得扑朔迷离。2003年开始,相关专 业机构对光绪的头发和衣物等进行检验研究,2008年公布光绪死因为砒霜中毒。</p> 牌楼门 <p class="ql-block"> 光绪生前没有建陵,宣统皇帝登基后才在西陵为其建造崇陵。1912年,宣统皇帝退 位,由民国政府出资继续赶修崇陵工程,崇陵是一项跨朝代的陵寝工程,是时代更迭的产 物。崇陵在建筑规模上不如泰陵,但它吸纳了现代建筑技术的精华,特色鲜明:主体工程 木料采用名贵的棪楠木,质地坚硬如铜似铁,有"铜梁铁柱"之称;排水和通风设施极其 完善;栽植有珍贵的银松和罗汉松。</p> 神道碑亭 三路三孔桥 隆恩门 隆恩殿 石五供及明楼 <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秋,崇陵地宫被不明身份的军队盗掘。</p> <p class="ql-block"> 1980年6月,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将崇陵地宫清理整修,向国内外游客开放,它是迄今为止清西陵唯一一座对外开放的地下宫殿。</p> <p class="ql-block"> 参观过崇陵地宫,最后游览慕陵。</p> <p class="ql-block"> 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墓,建于1831年﹣1835年,内葬道光皇帝和他的三位皇后: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和孝全成皇后。道光皇帝,名旻宁,在位30年(1821年一1850年)。道光在位期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鸦片战争,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清王朝也无可奈何的走向衰落。道光朝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是近代史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 道光继位后,按照乾隆皇帝规定的父子分葬制度,先于东陵宝华峪营建陵墓,后因地宫浸水全部拆除,又在西陵境内营建慕陵。慕陵规模较小,裁撤了许多大型建筑:石像生、圣德神功碑楼、方城明楼等,但却以建筑材料的珍稀和建筑工艺的精美而闻名,在明清皇陵中独树一帜。</p> 五孔石拱桥 <p class="ql-block"> 龙凤门是慕陵神道上的第一座门户。砖石结构,为三门六柱四壁三楼形式。周身用黄绿琉璃构件嵌面,正面各嵌琉璃盘龙一条,背面各嵌鸳鸯荷花图案,华美大方,有帝后共穴,永远合好之意。</p> <p class="ql-block"> 道光皇帝生前的最大特点是节俭!节俭到连龙袍上都打补丁。大清国的皇帝穿着带补丁的龙袍上朝,文武百官一看也是纷纷效仿,看谁的衣服破。一时之间上朝的百官都是衣衫褴褛,穿破衣服成了时尚,象开丐帮大会。</p><p class="ql-block"> 主张节俭的道光帝,兴建慕陵却耗资巨大,尤其隆恩殿和东西配殿均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承做,楠木表面不施彩绘,而是用数以千计的楠木雕龙进行装饰,工艺卓绝,叹为观止。</p> 金丝楠木东西配殿 金丝楠木隆恩殿 <p class="ql-block"> 一座清西陵,半部清王史。 泰陵的三架石牌坊、慕陵 的金丝楠木殿、崇陵的地下宫殿等……都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品。</p><p class="ql-block"> 清西陵古代建筑与自然风景的完美融合,被联合国誉为 "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p> <p class="ql-block">《七绝.清西陵感怀》</p><p class="ql-block">泰陵松柏接苍穹,慕殿雕龙隐碧丛。 </p><p class="ql-block">地宫深锁前朝事,唯有山风说旧踪。</p> <p class="ql-block"> 连夜赶到保定市容城县住宿,为接下来的游玩挤出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