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的回忆

大森林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大学同学玉兰和她丈夫特意从重庆赶来与我相聚。当我接到她的电话时,尘封的记忆瞬间被唤醒。那些在四川工业学院校园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如电影画面一般在眼前闪过。</p> <p class="ql-block">那是1985年一个金色的秋天,我们这群怀揣着奉献祖国职业教育梦想的年轻人,汇聚在美丽的川工校园。大家都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所以一见如故,仿佛久别重逢的老友。</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班会上,我们就打趣刚刚毕业任辅导员的小梁老师,使他许久都不敢再到班上来。</p> <p class="ql-block">玉兰、君姐、苏静和我加入了系蓝球队,蓝色的球服不仅见证了我们的拼搏跟成绩,也见证了我们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君姐、馨和我在人民商场门口吃刀削面时与店家发生争执,甚至动手打了起来,打到流鼻血,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如今已随岁月消散。</p> <p class="ql-block">每天晚饭后我们寝室的女生都会结伴散步,然后去自习。 那是一段非常惬意的时光,我们在夜色中慢步,无话不谈:兴趣爱好、学习心得、对老师的评论、家乡的风土人情。或者什么都不说,只听脚下小草的声音,也是一种享受。</p> <p class="ql-block">川工的老师们也各有特色,比如材料力学老师的一口上海普通话令我们哭笑不得。曾在文革时期被打倒过的化学老师,多少年后还心有余悸,害怕接触除学生外的其他人,包括他的同事,以至于诸如放假时间等等信息他也是从我们学生这里获知。制图老师以其严谨的教学和有机融入的审美教育方式,让我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川工学习期间正值中越边境冲突。有一天晚上,我们学校以及成都几所高校的学生不知从哪里得知,有趟专列要送解放军上前线打仗,于是大家都赶到铁路边去给解放军加油助威,甚至导致火车暂停运行。其中有个女生捡到一截解放军从火车上丢下的木棍,视若珍宝。那时的我们既幼稚又充满激情。自卫反击战胜利结束后,一个报告团到我们学校演讲,讲到有个战斗英雄名字叫做胡二娃,于是我们便把这个名字安在班上的胡克勤同学身上,如此呼来唤去的大家都好开心。</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上胡同学留言约定,60大寿时要煮酒庆生,而今我们都60已过,光阴似箭啊!</p> <p class="ql-block">我曾有一台华夏821相机,每两周会拍满一个胶卷,记录我们的青春靓影、成都美景,川工生活和在朝阳湖实习的点点滴滴。多少年后翻看这些照片,心情仍如初时愉悦美好。</p> <p class="ql-block">川工美丽的校园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我们度过了一段充实而快乐时光,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也提升了职业教育素质。这段经历对我们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毕业后同学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四川省和重庆市的职业教育的兴旺发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和玉兰同学在南川东街再次相逢,回忆过往,重温友谊,欣赏美景,心情十分愉悦。</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p><p class="ql-block">尽管光阴流逝,岁月老去,但我们的友谊历久弥新,永不褪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