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雨中游过绵山吗?你知道雨中绵山的样子吗?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绵山雨中即景。知晓绵山的人或许不多,但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却是家喻户晓。对,绵山就是清明寒食节的发源地。是晋文公心里抹不去的痛。</p><p class="ql-block">天公不作美,进入景区就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但丝毫不影响我游绵山的激情,雨具穿戴整齐,第一站水涛沟,出发!</p> <p class="ql-block">绵山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境内,已开发54平方千米,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板块组成。水涛沟属于绵山的自然景观,这里是大自然的杰作。它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清澈见底的溪水,沿着山势顺流而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河床上的山石被雕刻成了各种动物,使河流顿时富有了灵性。雨滴落到水面上,泛起微微的涟漪,如一幅生动的水墨丹青,<span style="font-size:18px;">淅淅沥沥的雨声和着潺潺流淌的水声,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让人听了心旷神怡。</span></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植被十分茂密,各种树木和花草相互交织,被雨水洗过之后更加鲜艳翠绿欲滴,为水涛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在水涛沟中,还有许多奇特的岩石景观。有的像巨大的蘑菇,有的像凶猛的野兽,形态各异,令人惊叹不已。这些岩石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绵山的人文景观云峰寺。云峰寺修建于绵山抱腹岩,岩面犹如穹顶将各殿宇罩在岩下。寺内建筑因地势走向分上下两层,朝向不一,高低参错,高处全修以悬空的栈道,连通各个殿宇。现存古建筑有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五龙殿、明王殿、马鸣殿、罗汉堂、眼光菩萨殿及僧房、客舍等近百间。寺内保存有历代精美彩塑70余尊,其中包骨真身像3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它始建于东晋,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p><p class="ql-block">云峰寺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南北建筑的特点,寺中的壁画更是精美绝伦,寺内珍藏着许多珍贵的佛经和文物,这些都是佛教文化的瑰宝。每年都会有许多佛教信徒前来朝拜,感受佛教的博大精深。云峰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寺院,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丰碑,见证了绵山的变迁,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和希望。</p><p class="ql-block">此时的雨越下越大,能见度越来越低,拍了几张烟雨中的云峰寺,感觉朦胧中的云峰寺别有意境!</p> <p class="ql-block">崖壁上的铜铃承载着多少信徒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三站大罗宫,为节省时间,坐电梯5元直达山顶,由上而下参观。大罗宫建筑群建于狮子山崖壁之上,气势浩大,庄重威严,高110余米,上下十三层,建筑群总面积为三万余平方米,是一处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它始建年代不详,唐玄宗李隆基扩建,后经历代帝王将相、名人雅士不断捐资修建,使之成为中国神系最为完善的道教建筑群。共有道教殿堂60多座,神像600余尊。陈列有珍贵的元代弥勒塑像等珍品,为绵山最具文化特色的景观之一,也是绵山举行重大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雨一直在下,雾越来越浓,大罗宫整体的恢宏被隐藏起来,只能看看局部。大罗宫的</span>殿宇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木雕、石雕和壁画有古朴的风格兼具现代的精美。雨中的大罗宫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只有少数游客静静的欣赏着这座艺术瑰宝。它是我国古代宗教文化的重要见证,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让我们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龙头寺,原名塔岩头,因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驾幸绵山礼佛时,有双龙显灵而改为现名。寺内有毓德堂、关帝庙、真武庙、南天门等名胜古迹。由于时间关系,龙头寺参观匆匆而过。下了一天的雨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浓雾紧锁绵山,一切尽在朦胧中,神秘的龙头寺留给我们太多的神秘,待云开日出日再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p> <p class="ql-block">龙头寺竟然还有唐营,时间关系留待下次再游吧。</p> <p class="ql-block">绵山的雨慢悠悠的下着,不急不躁,柔润细腻,就像一位大师在津津论道,用智慧之钥,缓缓开启我们思维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多元与广阔。烟雨绵山情,是大自然馈赠给我的别样礼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