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之挑水

骑士追求完美

<p class="ql-block">  在我童年的记忆深处,那段岁月似乎与如今孩子们的金色童年相去甚远。没有精美的玩具,没有华丽的衣裳,更没有随手可得的书籍与文具。我的自由时光,仅仅局限于放学的路上,而那也是极为短暂的。回到家后,迎接我的总是那两句熟悉的话:“赶紧担水去!”或者“赶紧干活去!”于是,我便开始了割草、喂猪、喂羊、打煤饼等一系列家务活,仿佛永远也做不完。然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挑水这项每日不可或缺的任务,而且水量越多越好。</p> <p class="ql-block"> 提起挑水,还得从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挑水说起。在我们那个地方,挑水通常是成年人的职责,而我却从十岁就开始承担这项重任。当时,我们一家四口,只有我是唯一的男子汉。奶奶、妈妈和妹妹,还有我,而父亲则在外地工作。因此,在我十岁那年,家里特意为我制作了一副特制的水桶和扁担。水桶是小桶,只有成人水桶的一半大小,扁担也较小,吊链较短。这便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成人礼物”,至今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挑水,说起来并不难,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充满挑战。模仿成年人的样子,我站在水池台上,用扁担钩住一个水桶,探身将水桶接触水面,左右划动以拨开水面上的浮物。然后用力一甩,将水桶探入水中,装满水后,再用力提上来,稳稳地放在井台上。接着,再重复同样的步骤装另一桶水,将扁担挂好两桶水后,担起就走。下台阶、下坡、拐弯、上坡又下坡,这条蜿蜒曲折的路,足足有一千八百步,我得花上二十分钟才能走完。</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挑水,确实不好掌握。肩上的中心点找不准,靠前就得双手往前托,靠后就得往下压。只有找到合适的中心点,才能达到平衡,轻松前行。上坡时,身体往后仰,扁担前高后低;下坡时,身体往前倾,扁担前低后高。遇到台阶时,扁担横挎在肩上,点着脚尖小心前行。由于路面不平,为了避免水洒出来,我总会在桶水面放一片干净的树叶。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让两桶水平稳地随着扁担两端有节奏地起伏,脚步也随之迈得更加从容。这才是最轻松的挑水方式。</p> <p class="ql-block"> 挑水是每天最重要的任务,我每天得挑四次。望着那张着大嘴的大缸,它每天吞噬着我的劳动成果,却似乎永远也填不满。每次看着它,我的双腿都会感到无力。只有姨家的表哥来了,才能帮我将它挑满。然而,即便如此,我依然日复一日地坚持着,挑水成了我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日复一日,扁担陪伴着我成长。邻居们总说,这孩子肯定长不高。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我身高一米七八,体格健壮。如今,老家院子里依然摆放着那根扁担,虽然已经陈旧,但仍能挑水。它是我童年记忆中永远无法磨灭的物件,承载着那段艰苦却难忘的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