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半个多世纪以前,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的台阶上做了一个演讲,叫《我有一个梦想》,这篇震聋发聩的滔滔雄文如同一束火炬,点燃了美国黑人平权运动的熊熊烈火,马丁.路德.金说:“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正是这样“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引领无数黑人为公平和自由而奋勇抗争。近四十年年前,年轻的诗人海子写了一首《以梦为马》,诗中说“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选择永恒的事业,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海子的诗,同样激励了无数人,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九百多年前,诗人陆游在弥留之际,对自己的儿子嘱咐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对富国强兵的梦想,虽然这个天下一统的梦,要在数百年后的明朝才得以实现,但陆游的爱国情怀也一直鼓舞和激励着后来者。一个伟大的梦想,往往能给予我们强大的思想力量,让我们孜孜以求,迎难而上,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p><p class="ql-block"> 连接梦想与实现,有一个关键词:行动。我们都熟知《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是一个富有激情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梦想就是搬走家门口两座貌似无法撼动的大山,让“天堑变通途”,因此他发动子子孙孙,准备搞一个长时限的消耗战。相对而言,智叟就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现实主义者,他也知道大山对交通的阻隔,他也能计算到大山的巍峨与人力的渺小,但面对问题,他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种知难而退的“智”,其实是投机取巧,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无法实现质的飞跃。相类似的,当今社会提及最多的科技创新,无论是哪个领域,如果要取得创造性的突破,毫无例外要有点天马行空的发散性思维和“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死脑筋”,那些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制造等领域独树一帜的佼佼者们,没有一个是靠机巧来博取成功的,每一点进步,都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与努力。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首先,他们都是有梦想的人,其次,为了梦想的实现付诸持续不断的行动。</p><p class="ql-block"> 梦想不是空想,梦想的产生,有着丰富的现实内涵,它是我们在面对现实困境和难题时能找到的理想解决方案,因此,梦想也就能给予我们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年轻人,我们不能做“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庸庸碌碌,没有开放性的思维和眼光。我们更不能做畏畏缩缩的“智叟”,被困难和压力吓到,或者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做“浅尝辄止”的逃兵。我们要做的,是有全局视野的梦想家,和踏踏实实的践行者。</p><p class="ql-block">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以此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