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有时,衔接有度——龙鹏幼儿园幼小衔接宣传

栩栩

<p class="ql-block">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我园将幼小衔接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p> <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p><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等。因此,幼小衔接应该以幼儿发展为本,遵循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重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阶段“小学化”对幼儿有何不良影响?</p><p class="ql-block">华东师范大学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曾指出:“超前小学化教育的优势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到了某个阶段就会消失,这种状况就犹如揠苗助长。超前教育虽然可以让幼儿抢先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治标不治本。同时,提前灌输小学知识可能对以后幼儿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专注性有所影响。”</p><p class="ql-block">幼儿园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保持身心和谐发展,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为其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主要做什么?</p><p class="ql-block">1、良好的习惯</p><p class="ql-block">在幼儿园里,一日生活皆教育,老师们会在一日流程中教会孩子讲卫生、懂礼貌、不偏食、不挑食、爱运动、等良好的习惯,而这些习惯才是奠定孩子未来教育的基石。</p><p class="ql-block">2、自理能力</p><p class="ql-block">自理能力越强的人越能适应新环境,越敢于探索,也越自信。在幼儿园里,老师会让孩子自己动手,整理床铺、自己进餐、穿衣、如厕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p><p class="ql-block">3、社交能力</p><p class="ql-block">在跟同龄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学会怎样建立友情、怎样保持友谊、出现矛盾时怎样解决问题,社交的能力悄然形成。</p><p class="ql-block">4、学习能力</p><p class="ql-block">幼儿园的教师会用孩子最感兴趣的“游戏模式”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寓教于乐,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索的能力,为上小学做好准备。</p><p class="ql-block">正确的学前教育,应当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适应课堂,从观察,动手,表达,想象等能力方面,结合生活趣味学习,从而真正地让孩子爱上学习,乐于学习。</p><p class="ql-block">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具备的学习能力完全不同,对于幼儿的学习指导,更应当以游戏化、活动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引导,让孩子在动手中思考,在表达中深化。尊重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探索学习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早在2012年3月,教育部就下发通知,要求幼儿园不得以“小学化”教育形式上课。特别是,2016年3月1日,教育部公布了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其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p><p class="ql-block">有研究统计发现,在学龄前被强迫认字的孩子,初入小学时可能会比学龄前未认字的孩子优秀,但到了小学二年级,这类早认字的孩子优势不再明显,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会跟其他小朋友差不多,但是学习态度却比较被动,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到三年级后,这类孩子的表现更不如意。具体是如何演变的?</p><p class="ql-block">1、一年级容易开小差</p><p class="ql-block">因为一年级学的大部分的字,孩子可能在学龄前已经学会了,老师教的字自己都认识,并且在一年级阶段也能轻松拿满分,所以这部分孩子往往更容易开小差、上课分神 。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是非常不利于学习的。</p><p class="ql-block">2、二年级遇到挫折容易气馁</p><p class="ql-block">一年级时的尖子生,容易被一年级的成绩所迷惑,以为学习就是如此简单。因为习惯了不认真和不重视,到二年级会渐渐落后于其他孩子,遇到些小挫折就倍感压力,更容易气馁。</p><p class="ql-block">3、“三年级效应”</p><p class="ql-block">教育界上有种说法叫“三年级效应”,因为一二年级的重复学习,使得孩子上课走神,加上一二年级的基础扎不好,也没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到三年级学习新知识了,往往很难学好,学习成绩也急剧下滑。在压力和失望下,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的。</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超前被强迫认字对孩子有危害?</p><p class="ql-block">智力受损</p><p class="ql-block">奥地利严禁孩子七岁前识字,他们的说法是过早地去启蒙这些理性的和语言的结构实际上是让儿童的智力受到了瓦解。6岁前的幼儿还不具备逻辑思考的能力,过早地强迫孩子认字,孩子不能理解文字的意思,只会刻意记住了汉字的形状和代表的事物。就如同饮食不当引起消化不良一样,长期的被动吸收,不仅会给孩子造成压力,还由于孩子的左右脑未发育完全而被迫记忆,短时间内会表现出优势,但长期下来智力会受到影响。</p><p class="ql-block">破坏了孩子的创造力</p><p class="ql-block">过早地让孩子认字,孩子由于长期的被动吸收知识,孩子的大脑就变成了一个储存信息的容器,还由于信息不能被幼儿所消化,阻碍了孩子的思考和创造力。由于认字占据了大多数时间,孩子也没足够的时间玩耍和探索,他们的思维也渐渐被固化,不爱思考、没有创造的欲望、对学习也提不上兴趣。</p> <p class="ql-block">孩子就像果树,该几年开花就几年开花,该几年结果就几年结果,成熟都有一个过程。如果太过于刻意,无疑是“拔苗助长”、“竹篮打水”,暂时的优势换来终生的厌倦,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大。</p> <p class="ql-block">花开有时,衔接有度。推进科学幼小衔接思路和方法,杜绝“小学化”倾向,我园将以“匠人”精神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寻方法、探途径、提合力,助力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缓解幼小衔接坡度,静待花开。</p> <p class="ql-block">遵循成长规律,打好人生底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