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山占水占城游

美是一种心动

<p class="ql-block">  在城市的喧嚣中久了,便愈发渴望寻一处山水,将身心交付,听风吟,看云动。于是,周末,我一个人驱车来到邳州东南的占城镇,这里山水相依,风光秀美,宣传词“占山占水占城镇”道出了当地人对家乡的骄傲。饱受感染的我便以此为标题,记录此行见闻。</p> <p class="ql-block">  按照由远及近的行程安排,此行第一站我选择了和占城镇相邻的睢宁姚集梁山水库。水库周围群山环抱、山峦起伏,水面像一块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袖珍又美丽。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批的水鸟在此繁衍生息,鸟儿们甚至把水库当做自己的领地了,这些鸟儿甚至有点嚣张,对我这个闯入它们一亩三分地的不速之客很是不满,有两只鸟儿怒吼般的在我的头顶盘旋,当时诺大的水库只有我一人,真有点害怕被他俩攻击呢。</p> <p class="ql-block">有点像负重的大骆驼一样的小丘不知道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附近居民的人为雕琢。</p> <p class="ql-block">  建于1960年的知青旧居是全国唯一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知青旧居,是当年上山下乡知青的居住地,承载着知青们的青春记忆和奋斗历程,具有重要的红色文化价值。遗憾的是今天旧居没开放参观,我只能隔着篱笆凭着想象来欣赏这个特殊年代的建筑群了。</p> <p class="ql-block">  低矮的砖房静默在夏日晴空下,墙壁斑驳,如同岁月深深刻下的印记。窗棂陈旧,木质纹理在阳光下显出沧桑的痕迹。踏入这里,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隔着篱笆墙我仿佛能看到了当年知青们晨起劳作、傍晚归来的身影,听到了他们爽朗的笑声和坚定的口号声。这里不仅是一处建筑遗址,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传承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知青精神。</p> <p class="ql-block">由当年知青们亲手栽植的橡树林如今长成了参天大树。据说这片橡树林是当年知青们劳动之余最爱聚集的地方,见证了他们的艰辛付出、坚韧不拔以及纯真美好的情愫,林中紧相偎依生长的“爱情树”是那段浪漫岁月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蘑菇峰山顶斗圆,四周陡峭,形似蘑菇,这种独特的造型在周边山脉中独树一帜,远远望去,非常醒目,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蘑菇峰虽然位于海拔87.4米的白山之巅,但峰南端的石塘却常年碧波荡漾,成为奇观,水位最大时深度达5米以上。山顶的积水形成的石塘,不仅为蘑菇峰增添了几分灵秀之美,还与蘑菇峰的外形相得益彰,从远处眺望,更像是蘑菇生长在一泓清泉之上,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开形容蘑菇峰也甚为恰当。为了更好的欣赏蘑菇峰的美妙,我沿着山路绕峰一圈,从不同角度拍摄了蘑菇峰。蘑菇峰在不同方位,从不同视角去看,时而俊秀,时而挺拔,时而生机勃勃,时而悲凉沧桑。我像盲人摸象般的一步步构建了蘑菇峰的形象并定格在了记忆的深处。</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来到了石屋寺。建于北魏时期的石屋寺历史悠久,其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以天然的岩石为基础,巧妙地融入了人工的雕琢,形成了独特的石屋建筑。走进寺庙,一股古朴、宁静的氛围扑面而来。寺庙内香火缭绕,梵音袅袅,让人的心灵瞬间得到了净化。不知为何寺内禁止拍照,一些地方也拉起了警戒线,一个僧人好像非常警惕的看着我,所以我只偷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在神圣的宗教活动场所出现了碉楼建筑的确很另类。根据石屋寺的历史沿革及周边建筑的情况推测,碉楼有可能是明清时期建造的。石屋寺在明清时期有过多次重修,当时的社会环境较为动荡,出于防御等功能的考虑,有可能增建了碉楼。但这只是一种基于常理的推测,并无确凿的史料依据。</p> <p class="ql-block"> 树龄280的老桑树</p> <p class="ql-block">归途中被这个不知名的水塘的宁静与美丽吸引,停车驻足。漫步水畔,古朴廊亭临水而立,木栏、圆窗框住一方宁静;水鸟悠哉踱步,搅碎倒影,树影轻晃,似与涟漪私语。</p> <p class="ql-block">  从睢宁梁山水库的宁静秀美,到邳州知青旧居的历史厚重,再到橡树林的美好浪漫和蘑菇峰的神奇壮丽、石屋寺的古朴庄严,这一天的睢邳之旅,让我领略到了两地独特的山水人文魅力。归途中心绪如水流淌:知青旧居里那褪色的青春,蘑菇峰下那沉默的岩石,石屋寺里那滴答的水滴……它们彼此交织,竟汇成一条澄澈的时间之河。原来人世间一切奔忙与执着,终究如云烟过眼。唯有这山水林石,默然见证着岁月流转,反成为最可靠而深沉的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