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陪伴”儿女去赶考(点滴)

黎鸣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日6月7日,又是莘莘学子“赶”考日子,想必在二十年前的世纪之初,我也曾像众多家长一样的“陪伴”孩子去赶考。这样的滋味,唯有家长们知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父母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成为人中龙凤;总会倾尽所有的,只希望孩子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当孩子们遇上人生大事的时候,总会一马当先的为孩子们“保驾护航”。记得我女儿高考时,我也曾有过这样的“陪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是“陪伴”,那天一大早的,我就将女儿送到学校,说是学校要组织考生统一出发。在去的路上,我是千叮咛万嘱咐,真可是婆婆嘴豆腐心的。可她权当我的“规劝”当成耳边风的,一到学校,遇上多日不见的同学们,不是说来就是笑,更没将“临考”当回事。反而让学校特意安排的“架势”给振奋起来:只见的好多辆崭新的大巴车排列在校门口的边上,车身两侧挂有“**附中学子最棒的!”,或是“**附中学子加油!”的红色横幅……见了这样“阵势”着实会让人激动起来。这就像是战士要“出征”的模样!那样的壮观,那样的气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是“陪伴”,那三天的高考时间,说白了,就是一个“烧饭”一个“送”,分工虽不同,都为“主人翁”。我除了接送,就是站立在考场外等候。这“等候”可不是力气“活”啊,它如同“人间炼狱”一般的煎熬……想想今日的考卷不知“难不难”,想想今日女儿的状态发挥不知“好不好”,想想今日女儿会不会“粗心”,想想今日女儿“能不能”过……啊,一大串的疑惑,或是忧虑会在脑海里打转,欲罢不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金榜题名,望子成龙”多为父母的愿望。这赶考的日子,想必“陪伴”过孩子高考的家长们都有过相似的体会。这叫作“轻不得又重不得”,要照顾孩子的情绪。这也难怪孩子,毕竟人的情绪都是有反复的或是起伏的,而保持好的考前状态,是学生与家长的共同心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在临近高考的个把月里,作为家长的我们,总是尽力去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孩子的饮食、起居、作息,还是“察言观色”的调整其心态或状态的等等方面,都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孩子能安安心心的温习。如涉及到健康的,听说“白兰氏鸡精”的能提高人的免疫力,能缓解疲劳的,我就“逼”孩子天天吃。涉及到填写报考志愿的(现在是考完填报),我会广罗“素材”,对照好不容易得来的“***区各校模拟考的平均分数表”予以“研读”,并结合女儿“模拟考”的成绩作出自以为得意的几套“正确”的方案……说心里话,为了女儿的高考,我们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毕竟,这是她人生中遇上的第一次“大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特别是在听取“高考成绩”的那个晚上,那更是一个“煎熬”的夜晚。虽说高考完毕后,各自都可轻松一点。但种种迹象表明,女儿考的不够理想。所以,到点听取“高考成绩”的时候,我们都有担心“落榜”的念头,那时,真可谓是“五味杂陈”的滋味,纠结与揪心并存。此时,唯有我硬着头皮拨通“高考”热线电话,获取了孩子的高考成绩。当记录下“总分”后,我的思维大概“停顿”了半秒钟的时间,一声“叹息”,算是上上大吉了,成绩掉落在“二本”上,没落榜(现在想想,人生未必“一考定终身”的,女儿读完本科后又出洋留学的,取得了法学硕士学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顾“陪伴”女儿高考的点点滴滴,也让我得到了成长:视人生之路,可谓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人生如棋,每一步都得认真对付。因为,落子无悔,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步都决定了未来的走向。而作为家长的也唯有全力配合,方有孩子们的健康成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