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见儿童·育见美好·预见未来”‍义安区幼儿自主游戏培训活动

义安幼教

活动启幕:政策引领·笃行致远 <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的推进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与STEM理念深度融合,经研究决定,<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义安区教体局教研室主办、义安区幼儿教育学会承办,</span>于6月7日开展全区幼儿园自主游戏专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合肥市名园长工作室领衔人李峥园长、张慧峰老师现场授课,三区一县200余名教师投身研学,共同探索游戏赋能儿童成长的新路径。</p> 领导致辞:高瞻远瞩·指明方向 <p class="ql-block">莅临本次活动的领导有:义安区教体局副局长崔亚强、区教体局教研室主任黄德发、区幼儿教育学会会长、区教体局学前办副主任查学芹。崔局长在开场致辞中提出:一是要立足学前教育改革深水区,落实“游戏为基本活动”国家要求;二是结合义安区STEM教育项目规划,推动户外自主游戏与STEM理念深度融合;三是呼吁教师“沉得下、学得深、用得好”,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支持儿童发展的实际行动。 </p> 专家赋能:理论深耕·实践解码 <p class="ql-block">培训中,李峥园长在《儿童立场下自主游戏的"真"实践》讲座中系统阐释了自主游戏的本质:自主性游戏强调所有游戏都应具备自主性,其核心是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与学习的主人"。讲座提出四大实践原则:尊重幼儿年龄特点与学习方式;赋予自主权;开放环境与材料;创设真实情境。同时强调教师需把握四对关键关系:自由与规则的平衡、自主与指导的尺度、材料提供与需求满足的契合、愉悦与发展的融合,并通过客观真实的游戏观察记录支持幼儿发展。</p> <p class="ql-block">李园长还详细解析了游戏观察的实践路径:教师需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掌握观察记录方法,结合《指南》《纲要》要点、幼儿心理年龄特点等维度科学解读游戏行为。通过"沙水探索""美食村角色游戏"等案例,展示如何从游戏材料调整、支持策略优化等六方面进行反思。包括儿童观重塑、发展目标设定、环境材料改进、家园共育联动等。现场同步推荐《游戏·学习·发展》专业书目,并介绍安幼集团"周教研会+集体学习"的常态化教研机制,推动教师持续提升游戏指导能力。</p> <p class="ql-block">张慧峰老师在《幼儿发展评估系统的实操》中,首先以白玉蜗牛观察案例切入,真实呈现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轨迹。随后现场演示AI评估报告生成技术:教师拍摄幼儿游戏过程照片上传小程序,AI自动识别关键行为,智能生成包含三大模块的评估报告——观察记录、发展分析、支持策略建议。该工具实现“收集素材→AI分析→报告导出→策略调整”的一站式闭环,推动评估效率革新。</p> 总结发言:凝聚共识·展望未来 <p class="ql-block">义安区幼儿教育学会会长、区教体局学前办副主任查学芹做总结发言。查主任认为此次培训中,李园长以深厚的理论和生动的案例,系统阐述了自主游戏开展路径及教师观察支持方法,为实践指明方向。培训核心直指教育真谛:培育“完整的儿童”。教师们应深刻领悟到,唯有“退后观察、适时支持”,才能见证儿童在游戏中迸发的创造力与智慧。我们誓要成为童年的“守护者”、问题的“点燃者”、成长的“见证者”,捍卫“真游戏”,慧眼发现游戏中每个了不起的儿童!她期待并相信在全体幼教人的努力下,一定能够让自主游戏助力每一位孩子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