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董家街道三官庙党支部党员赴延安学习

三官庙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情。 <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6月4日,</span>三官庙村党支部跨越千里,从济南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宝塔山、中共七大会址、枣园、延安革命纪念馆四大红色地标中,重温峥嵘岁月,汲取精神力量。</p> 宝塔山·仰望精神图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的延河波光映照下,我们踏上中国革命圣地的精神制高点——宝塔山(海拔1135.5米)。这座唐代九层八角砖塔历经千年风霜与战火淬炼,始终如磐石般屹立,象征着我党坚如磐石的信仰根基。党员同志们拾级登顶,仰看斑驳塔身,遥想1937年党中央进驻延安时,宝塔便是照亮革命前路的灯塔。立于山巅俯瞰延安全貌,那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炽热诗句仿佛在风中回响,激励我们筑牢“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p> 杨家岭革命旧址·七大灯塔的光芒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站我们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是中共七大召开的圣地。中央大礼堂内,木质长椅仍保留着1945年的温度,主席台上方“同心同德”的标语熠熠生辉。党员们聆听讲解员的介绍,耳畔仿佛回响起毛主席《论联合政府》的铿锵宣言——这场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大会,标志着全党空前的团结统一。移步至毛泽东种过的菜园、周恩来居住的窑洞,斑驳门窗镌刻着领袖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印记。在此重温入党誓词,更觉“旗帜鲜明讲政治”是穿越时空的生命线。</p> 枣园·窑洞灯火映初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午餐过后我们抵达了枣园革命旧址,这片园林式院落曾是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的居所。穿行于朴素的黄土窑洞间,煤油灯、纺线车、旧书桌勾勒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火热图景。在幸福渠畔,潺潺流水诉说党群共凿水利的鱼水深情;五大书记铜像前,我们凝视他们并肩而立的身影,读懂“为人民服务”不只是口号,更是躬身实践的承诺。枣园的灯火虽已远去,但“艰苦奋斗”的创业豪情仍灼灼燃烧,照亮新时代的赶考之路。</p> 延安革命纪念馆·穿越史诗长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我们来到本次延安之行的最后一站延安革命纪念馆,这里以恢弘的史诗叙事揭开十三年延安岁月的壮阔画卷。馆内千余件珍贵文物——从长征时期的褴褛军装到泛黄的《论持久战》手稿,从大生产运动的纺车到整风文献——无声诉说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在毛泽东旧居复原场景前,我们凝视土炕上的油灯,仿佛看见窑洞灯火中运筹中国命运的深夜;在延安文艺运动展区,《黄河大合唱》的乐谱手稿更让我们深刻体悟“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初心。此处不仅是历史的回放,更是对“延安精神”内核的立体解码:坚定方向、实事求是、为民服务、艰苦奋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归途回望延河,宝塔倒影如剑指苍穹。这趟浓缩的红色淬火之旅,将延安精神的火种深植心田。作为新时代党员,三官庙村党员干部誓将这份精神转化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实干担当,让宝塔之光永远照耀复兴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