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 <p class="ql-block">“唐宋之词的流转风华”社团活动方案</p><p class="ql-block">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1. 知识积累目标:依托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带领学生系统梳理温庭筠、李煜、柳永、苏轼、辛弃疾等词人的创作风格、代表词作,掌握唐宋词从婉约到豪放的发展脉络,理解词牌格律、意象运用等基础知识。</p><p class="ql-block">2.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深度赏析经典词作,锻炼学生诗词文本解读、情感分析与审美鉴赏能力;借助诗词诵读、创作仿写、小组研讨等活动,提升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p><p class="ql-block">3. 文化传承目标:以叶嘉莹先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与坚守为榜样,激发学生对唐宋词的兴趣,感悟词作中家国情怀、人生哲思与美学意境,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培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p> 活动过程掠影 优秀学员风采 <p class="ql-block">与唐宋词的一场浪漫邂逅</p><p class="ql-block">——社团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在“唐宋之词的流转风华”社团学习的日子,是我五年级最珍贵的回忆。原本以为诗词离我很遥远,可翻开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跟着老师解读温庭筠、李煜、柳永、苏轼、辛弃疾的词作后,我才发现,原来千年前的文字里,藏着和我们一模一样的喜怒哀乐。</p><p class="ql-block">温庭筠的词像一幅精美的工笔画,“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短短几句,就把女子梳妆的场景写得栩栩如生。李煜的词却像一首悲歌,“春花秋月何时了”里的痛苦,让我忍不住为他难过。最让我崇拜的是苏轼和辛弃疾,他们在困境中依然心怀壮志,“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豪迈,“醉里挑灯看剑”的热血,让我明白真正的英雄,是永远不向命运低头的人。</p><p class="ql-block">社团的活动就像一场场奇妙的冒险。诗词朗诵时,我和小伙伴们为了表现出柳永词的婉约,反复琢磨每个字的语调;在“穿越回宋朝”的角色扮演里,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填词”,虽然不太工整,却充满欢乐。最难忘的是创作课,我模仿辛弃疾的风格写了一首词,虽然被同学笑“像打油诗”,但老师认真点评的样子,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也能和古人对话。</p><p class="ql-block">这段学习时光,不仅让我记住了很多优美的词句,更教会我用不一样的眼光看世界。现在的我,看到下雨会想到“一蓑烟雨”,登上山顶会想起“欲上青天揽明月”。诗词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想,这就是诗词的魅力,也是我们社团最了不起的地方!</p>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活动总结</p><p class="ql-block">本学期“唐宋之词的流转风华”社团活动以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为核心,围绕温庭筠、李煜、柳永、苏轼、辛弃疾等词人的经典词作展开,圆满达成预期目标,现将活动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一)活动实施与亮点</p><p class="ql-block">1. 深度赏析,感悟词韵:通过精读温庭筠“懒起画蛾眉”的婉约含蓄、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之痛、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离情别绪,以及苏轼“大江东去”的豪迈、辛弃疾“气吞万里如虎”的壮志,结合叶嘉莹先生对词人生平与创作背景的解读,引导学生体会词作的深层意蕴。例如,在赏析李煜词作时,通过对比其前后时期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命运转折对创作风格的影响。</p><p class="ql-block">2. 多元形式,激发兴趣:采用诗词诵读比赛、角色扮演(模拟词人创作场景)、诗词配乐朗诵、小组辩论(如婉约与豪放词风的比较)等形式,增强活动趣味性。在“苏轼词中的豁达精神”主题活动中,学生通过情景演绎苏轼被贬经历,深刻理解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p><p class="ql-block">3. 实践创作,传承创新:鼓励学生模仿经典词牌进行创作,部分学生尝试填写《如梦令》《清平乐》等小令,虽然作品尚显稚嫩,但展现出对诗词创作的热情与潜力。</p><p class="ql-block">(二)学生成长与收获</p><p class="ql-block">1. 知识素养提升:学生对唐宋词的发展脉络、代表词人风格有了清晰认知,能熟练赏析经典词作的意象、情感与艺术特色,在学校组织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社团学生表现突出。</p><p class="ql-block">2. 情感价值升华:通过感悟词中家国情怀与人生哲思,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显著增强。有学生在心得中写道:“辛弃疾的词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我要像他一样,为梦想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3. 综合能力发展:在小组合作与展示活动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诗词创作环节有效提升了想象力与文字运用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