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课堂微光  同探教学芬芳——王杰名师领航工作室教研活动                             2025.4.29

王杰

<p class="ql-block">    夏天的风掠过校园,携着教研的热忱与求知的渴望,王杰名师领航工作室的老师们在四月份相聚在临邑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一起探寻教学的密码。这既是对课堂的共同研磨,更是教育初心的同频共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课后研讨时的热烈讨论,都凝结成教研路上的珍贵印记。</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课例展示、说课评课和教学研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墨香凝笑处  友谊沁心来</b></p> <p class="ql-block">《A beautiful smile》 听课 </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临邑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夏艺蕾老师带来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M9U2《A Beautiful Smile》展示课。本节课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视频并呈现 “kind”“lovely”“friendly” 等描述朋友特质的词汇,引导学生讨论 “What is your friend like?”,进而引出 “friend & friendship” 主题。夏老师利用视频和贴近生活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建立新旧知识联系,自然导入新课。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让学生有话可说,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门槛,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学习目标有三点,包括从语境中学习新词短语、获取文章信息并复述、了解友谊和微笑的重要性。符合课程标准和学情,使学生清楚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同时,与课程标准和学情相契合,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可实现性和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砚田论教时,匠心润课堂</b> </p><p class="ql-block">《A beautiful smile》 说课评课 </p> <p class="ql-block">     课后,夏老师针对本节课设计思路、设计意图等方面进行简要说课。评课活动中,老师们主要从阅读任务设计方面展开深度研讨,总结如下:</p> <p class="ql-block">     首先,梯度化任务链,匹配认知进阶。快速阅读(Fast reading):以 “What kind of gift did the writer get?” 直击文本核心事件,训练学生略读技巧,快速定位关键信息。在篇章结构分析时,通过 “At first - Then one day - Now” 时间标志词,引导学生识别叙事时序,帮助学生从 “碎片化信息” 过渡到 “整体脉络把握”。仔细阅读(Careful reading)环节时:分段落拆解细节(如作者的孤独困境、微笑的影响),训练学生寻读和深层理解,如分析 “it” 指代(the smile)、微笑带来的情感变化(happy, lively, warm)等。</p> <p class="ql-block">     其次,从语言形式到意义建构的递进。语言层面通过填空(“No one knew me.”“afraid to make friends”)巩固词汇(lonely, trust)和句型,强化基础语法。通过事件排序(b - c - a)、情感分析(微笑的影响),推动学生从 “理解文字” 到 “解读情感”(如作者从孤独到融入的心理转变)。</p> <p class="ql-block">最后,阅读任务设计激活学生主动思考。从 “what(礼物)→how(微笑影响)→why(微笑重要性)” 的问题链,推动学生从表层理解到深层思辨。让学生思考:“If you were Zhang Bei, what would you do?” 联系实际生活,将文本经验迁移到现实情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问题将学生带入文本情境中,让他们设身处地思考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进一步强化了情感教育,使学生在思考中领悟到积极面对生活的重要性。通过 “Retell” 环节按时间顺序梳理故事,提炼从 “me” 到 “the world” 的启示,如 “smile costs nothing, but saves much.”,强调友谊的真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升华主题,传递积极的价值观。按时间顺序复述故事,有助于学生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同时,对主题的提炼和升华,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受到积极价值观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夏老师这节课的阅读任务设计,既紧扣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又渗透人文教育的思想性,通过梯度任务、策略训练、生活联结等维度,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 “语言建构、思维发展、情感共鸣” 的多重目标,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一些教学建议:</p> <p class="ql-block">1. 课堂互动强化:增加小组合作和展示环节,如角色扮演作者与女孩的对话,或制作 “友谊卡片” 分享感悟。小组合作和展示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p> <p class="ql-block">2. 多媒体资源利用:补充与文本相关的图片、音频或真实故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感染力。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真实故事则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友谊和微笑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p> <p class="ql-block">3. 评价方式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外,引入学生互评和自评,如在复述环节让学生互相打分并给出建议。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反思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聚焦教学评,共探提质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研讨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随后,由兴隆镇中学曹晓璐老师主持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研讨活动,曹老师以目标导向为核心理念,强调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的一致性。研讨指出,过程性评价需嵌入课堂提问、小组活动等各环节,通过即时反馈助力学生进步;同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自主与合作学习,并依托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等数据驱动教学改进。</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实施路径中,曹晓璐老师引领团队探索情境教学、即时反馈策略、分层任务设计及评价量表应用等实践模式。展示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批判性问题链的设计等生活实践活动,呈现了 “语言学习 — 思维培养 — 实践应用” 的融合路径。</p> <p class="ql-block">       评价体系构建方面,活动提出模块化测评、表现性任务(如英语戏剧表演)、跨学科整合及数据分析模型等创新方向,并建立即时反馈系统、个性化指导、家校协同及改进循环链的反馈机制。</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4px;">总结</b></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教研,深刻体会到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成长。同时,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打造生动有趣、富有深度的英语课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