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婚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人生旅途数十载,如果家庭幸福,犹如转眼之间,倘若婚姻不幸,就会度日如年。因此人们对婚姻很是慎重,也就有了合婚这一环节。</p> <p class="ql-block">合婚是中华文化一种古老的婚姻观念,又称八字合婚,是将男女双方的八字进行比对,分析五行、干支、命宫等要素的相生相克关系,以预测婚姻的和谐程度。也是一种富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传统理论,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和对于缘分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在高平传统婚俗中,合婚更是极为重要。男子到了婚恋年龄,父母就会去找个阴阳先生合婚,看看找哪个属相的女孩好,哪些属相不能婚配。找到适合自己儿子的婚配属相后,再有媒婆有针对性的介绍对象。</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家父在扫盲学习班认了不少字,喜欢看书,算得上半个阴阳先生,又乐于助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或者和村里有亲戚关系的人家基本都找其合婚。耳濡目染,知道其合婚方法首先要排除六不配,即地支的六害。然后再根据男方父兄、本人的出生年份找出所处命宫进行比对,女孩所处命宫不能和其冲突。排除后在剩余命宫里面找出上中下三等婚配的女孩属相。</p> <p class="ql-block">家父的合婚方法比较简单,操作上也非常灵活。假如男孩快到或刚到结婚年龄就来合婚,他会按照书上所写的合婚方法,说出与男孩年龄上下相差五岁内上、中、下三个等级婚配的属相,不能婚配的属相也会告知其原因。一本正经,绝不马虎,遇到特殊情况,灵活对待。有一次来求合婚之人说:儿子二十九了,有个三十的离婚女人愿意跟儿子结婚,问是否相合。家父了解一些情况后说:相合,抓紧办。背后问家父,书上命宫明显不合,为何要说相合。回答说,这么大后生(当时超二十五岁就是大龄青年)好不容易找个媳妇,照书上说不相合,他这辈子可能都成不了家。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君子要成人之美。</p> <p class="ql-block">有的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家中长辈来求合婚。家父比对两个属相,如果是中上等婚配当然说好,遇到下等婚配里面的绝命婚,就会说:相合,不过子稀。然后继续解释,孩子少就少吧,现在也不让多生。遇到下等婚的五鬼婚,也是说:相合,不过夫妻吵嘴多。再解释说,锅碗在一起总会相碰,夫妻每天一起生活,哪有不吵架拌嘴的。背后问原因,家父说,两个年轻人自由恋爱,说婚配不好就有可能拆散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即使成婚也会对家庭造成阴影。再说了,合婚合的好不如俩人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好,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础,两个人就能相互包容理解,婚姻自然美满幸福。</p> <p class="ql-block">合婚理论在古代曾经被广泛应用,但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合婚方法。其实,合婚更多的是人们为了寻求心灵慰藉,家父应该早知道这个道理,才尊重本地合婚方法的同时灵活运用,成人之美,在当时那个年代确实难能可贵。当今社会,人们更多地注重个人的自由和选择,而不再依据传统的命理学理论来决定婚配对象,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