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白发遇见盛夏</p><p class="ql-block">当音符邂逅田野</p><p class="ql-block">五十余颗年轻的心</p><p class="ql-block">带着歌谱与草帽</p><p class="ql-block">在悠游下村的餐厅里</p><p class="ql-block">续写他们的音乐故事</p><p class="ql-block">第二课堂的旋律中</p><p class="ql-block">藏着比阳光更灿烂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今天老年大学音乐班的第二堂课选在了充满田园风情的悠游下村餐厅。吴氏姐妹四人——吴冬妹、吴淑贞、吴爱珍、吴爱梅——站在阶台前,默契地相视一笑,随后齐声向学员们问好:“大家好!”清脆的声音回荡在餐厅里,课堂氛围瞬间活跃起来。</p> <p class="ql-block"> 老年大学音乐班罗老师将平凡的梯步化作天然舞台,每一步都承载着音符的重量。歌声沿台阶流淌,宛如山涧清泉,层层递进,浸润听众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 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音乐班的“班宝级”人物——吴氏四姐妹!这四位姐妹花可不简单,她们既是咱们班尽心尽责的班长团队,也是今天第二堂课的特邀主持人。大姐吴冬妹统筹全局,二姐吴淑贞负责考勤,三姐吴爱珍组织排练,小妹吴爱梅协调后勤,四姐妹配合默契就像一首和谐的四重唱。接下来就请她们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内容,掌声有请!</p> <p class="ql-block">“三转一响” 这是当时衡量家庭富裕程度的标准,"三转"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指收音机。自行车排在首位。</p> <p class="ql-block"> 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自行车确实是普通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家庭财产。当时物质条件相对匮乏,拥有一辆自行车可以说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银发学子踏歌行,知青墙前忆峥嵘。课后时,我们在记录岁月年轮的知青图片展前,用镜头定格这代际交融的动人瞬间。</p> <p class="ql-block"> 课后罗老师,吴班长亲手摘取新鲜杨梅,享受田园乐趣。</p> <p class="ql-block">丝竹轻扬三月天,</p><p class="ql-block">琼花玉树映歌筵。</p><p class="ql-block">指挥捧引春波漾,</p><p class="ql-block">老凤声随柳絮翩。</p><p class="ql-block">隋堤烟雨凝诗韵,</p><p class="ql-block">古渡风华入管弦。</p><p class="ql-block">莫道桑榆音律晚,</p><p class="ql-block">满堂银花胜当年。</p> <p class="ql-block"> 她们的演奏以葫芦丝为媒介,将《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旋律与傣族文化元素结合,呈现出一幅生动的“风情画卷”。视频中,姐妹二人的配合默契,曲调柔美婉转,极具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老年大学音乐班演唱的《夕阳红》不仅是对经典歌曲的艺术呈现,更展现了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晚年生活的多彩活力。</p> <p class="ql-block"> 此刻舞台属于用心歌唱的您!让我们用掌声致敬这份“活到老,学到老”的热情!</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今天大家跳得太棒了!咱们音乐班就是展示自我、结交朋友的地方,下次课咱们继续玩音乐、练舞步,回家也可以跟着收音机练练,下次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每个音符都是生命的绽放,让我们记住:年龄只是数字,青春永驻歌声中!</p> <p class="ql-block"> 本人制作美篇,经验尚浅,作品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同学们不吝指教,帮助我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