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称:syx</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6471488</p> <p class="ql-block">网上有一句最火的话是:<b>“地上文物看山西”,</b>2025年5月和朋友相约,开启了山西之旅,去看看那里的千年古建筑艺术、晋商文化遗存和自然奇观。26日早上从兰州坐动车,经约7小时的车程,下午5点多到达太原,旅行社派车接站入住宾馆。</p> <p class="ql-block">5月27日 晴</p><p class="ql-block">上午:山西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b>“地上文物看山西”,</b>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山西作为中国文物大省的地位,尤其凸显了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的丰富性与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直属于山西省文物局,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是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p> <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前身为民国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据山西博物院官网显示,博物院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共有藏品50余万件,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p> <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曾先后获得鲁班奖、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p> <p class="ql-block">该博物院作为展示山西历史文化的核心场所,以其丰富的文物收藏、独特的建筑展览和沉浸式的参观体验,成为游客探索三晋文明的热门目的地。 <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西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其现存古建筑、壁画、青铜器等地面文物数量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span>从青铜器珍品到木构建筑模型,从佛教造像到自然历史展区,博物院通过多元化的展陈方式,为游客提供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踏入山西省博物馆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古老而神秘的华夏文明发源地。这座博物馆不仅承载着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晋国时期的青铜器~造型独特的鸟尊(镇馆之宝之一),凤鸟回眸主体与小鸟相依的巧妙设计,活力无限。</p> <p class="ql-block">记载盟誓制度的侯马盟书(镇馆之宝之一) ,玉石片毛笔字迹清晰。</p> <p class="ql-block">晋后夫人组玉佩(镇馆之宝之一),复原长度约158厘米。由玉璜、玉珩、冲牙、玉管、绿松石珠、玛瑙管等组成,共有204件。大致有三列,中列有玉璜19件、玉珩3件、玉雁2件,左右两列各有玉璜13件,冲牙1件,上部由玉管、玉珠、玛瑙串联。组玉佩的下端是两件玉雁。</p><p class="ql-block">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极尽巧思,华丽无比,代表了当时晋国的最高治玉水平。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p> <p class="ql-block">庙底沟彩陶罐(镇馆之宝之一),1989年出土于山西省芮城县金胜庄村,距今6000多年,通高45厘米,橘红色陶体表面光滑,上腹以黑彩绘制连续弧线与圆点花卉纹,下腹无彩绘。</p> <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的十大镇馆之宝包括:<b>晋侯鸟尊、侯马盟书、龙形觥、兽形觥、晋侯夫人组玉佩、铜牺立人擎盘、胡傅酒樽、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板、虞弘墓石椁和庙底沟彩陶罐。</b>这些文物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至隋唐的珍贵遗存,集中体现了山西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历史脉络与艺术成就。因之前攻略做的不好,游览时精彩太多,大部分照片没有拍上。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铜鼎,此方鼎不仅是商代工艺的杰出代表,也是王权和贵族身份的象征。它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变迁,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鸮(xiao)卤:猫头鹰造型的酒器。山西吕梁二郎坡村被发现,经考古专家鉴定为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工艺精湛细腻,纹饰精美,整件器物圆润敦实、雄浑大气、凌然威武又不失可爱。</p> <p class="ql-block">博物院收藏的西周晋侯稣钟是西周时期的重要青铜乐器,包含两件编钟,与上海博物馆藏14件共同组成16件完整编钟群,其铭文记载了西周厉王时期晋侯稣参与东夷战争并获得赏赐的史实,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p> <p class="ql-block">八角形层叠结构木塔,该塔采用斗拱式飞檐造型,外立面如振翅飞鸟,呼应镇馆之宝晋侯鸟尊;内部空间以应县木塔为原型设计,形成八角形层叠结构,体现了建筑美学 ,行走其间仿佛穿越历史时空。</p> <p class="ql-block">馆内木华章展区,以1:1复刻的唐代木构建筑斗拱为核心,呈现佛光寺、应县木塔等山西古建精华,全国75%以上的辽宋金木构建筑模型在此展示。</p> <p class="ql-block">严丝合缝的石制榫卯结构</p> <p class="ql-block">形态各异、形象逼真的戏曲人物(砖雕),反映古代艺人精益求精的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p> <p class="ql-block">佛教文化展馆,展示历代佛教造像,展现古代工艺与宗教文化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百寿图</p> <p class="ql-block">佛教艺术与书画陶瓷展区,包括色彩艳丽的木板漆画 ,展现古代工艺与宗教文化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精致的瓷器和木器</p> <p class="ql-block">古代的天平</p> <p class="ql-block">轿车</p> <p class="ql-block">清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缂丝</span>云龙纹箭衣,戏曲服饰,圆领大襟、窄袖马蹄口,前后左右四处开衩。戏曲舞台上,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在规定场景下都可能身穿箭衣。绣有龙纹的箭衣也被称为“龙箭衣”,多为帝王或身份较高的王侯、武将穿着。</p> <p class="ql-block">缂丝绣花龙纹女装</p> <p class="ql-block">玉牛</p> <p class="ql-block">白玉雕刻人物~八仙、坐像</p> <p class="ql-block">玉鹿🦌</p> <p class="ql-block">玉璧</p> <p class="ql-block">大清宝钞</p> <p class="ql-block">金锭</p> <p class="ql-block">各个朝代铜钱,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刀币</p> <p class="ql-block">明清晋商展厅:明朝初年(14世纪),山西商人以明朝北部边塞巨大的军事需求和“开中”盐法的推行为契机,开始经营粮和盐,渐渐崛起。其后不断扩大经营地域。二三百年间,足迹遍及全中国,采取多种经营,开拓对外贸易。“晋商”称富海内,名闻天下,成为中国明清时代最重要的商帮之一。清道光年间(19世纪),晋商创办“票号”,构筑起了四通八达的金融汇兑网络,使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为一体,执金融界牛耳近百年。</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山西博物院以“晋魂”为主题的展示,感受到建筑美学、珍贵文物让我一直在惊叹中走过 ,体会到山西作为中华文明摇篮的历史纵深与文化魅力。 这里的标志性建筑与空间设计、以晋侯鸟尊为代表的镇馆之宝等令人叹为观止。时间有限,只能走马观花 ,粗略的走过。</p> <p class="ql-block"><b>“地上文化看山西”,</b>参观完博物院 ,更能体会到这句话对山西“历史活化石”特性的概括:从晋国青铜器的礼乐文明,到北朝民族融合的壁画遗存,均通过地面文物得以直观展现。</p><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文字:syx</p><p class="ql-block">图片:syx、晓等手机随拍</p><p class="ql-block">编辑:syx</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7日</p><p class="ql-block">创作地址:甘肃省兰州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