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朱家角 相逢江南韵

姚先生

<p class="ql-block"> 6月2日,天空被厚重的云层笼罩,细密的雨丝如轻柔薄纱般垂落天际。我们一家九点从闵行的住所出发,驱车一个半小时,抵达朱家角古镇游客中心,就此开启了这场烟雨朦胧的古镇之旅。</p> <p class="ql-block">  朱家角古镇宛如江南画卷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一直对它心驰神往,却因担心人潮拥挤而迟迟未能成行。没想到这个飘雨的日子,竟成了难得的契机——既能避开熙攘的人群,又能沉浸于雨雾缭绕的诗意景致,领略古镇的别样风情。</p> <p class="ql-block">  踏入古镇,细雨浸润下的朱家角老街静谧安祥,湿漉漉的大红灯笼低垂在黛瓦飞檐之下,与黑瓦白墙的古朴风貌相得益彰,历经岁月打磨的青石板路泛着粼粼水光,倒映着斑驳的屋檐与摇曳的灯笼,仿佛时光在此凝固,让人恍惚穿越千年。</p> <p class="ql-block">  朱家角古镇依傍淀山湖而建,作为江南十大名镇之一,与乌镇、西塘、周庄、同里等著名古镇相比,它同样独具风情,毫不逊色。“长街三里,烟火千家”的美誉,生动描绘出其昔日的繁华盛景。时至今日,古镇内依旧商铺林立,街巷人来人往,游人络绎不绝,是江南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古镇面积虽然不大,却分布着三十六座形态各异的古石桥,正应了那句“无桥不江南,无桥不古镇”。短短一小时内,我们便走过涌泉桥、中龙桥、永安桥等多座石桥。这些石桥高低错落、宽窄不一,每一座都是凝固的艺术杰作,承载着岁月的厚重,彰显着江南水乡的灵秀气质,让人不禁为古人精湛的造桥技艺与独特的审美追求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站在放生桥上,淀浦河浩浩荡荡从桥下奔流而过,来往船只穿梭不息,极目远眺,古镇全貌尽收眼底,粉墙黛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袅袅炊烟与云霭交融升腾,小桥流水,舟影摇曳,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无怪乎文人墨客皆倾心于此——杨万里曾赋诗“古镇朱家角,小桥流水人家,绿杨芳草长,春风落日斜”。徐渭亦留下“江南水乡千般好,最美朱家角”的千古绝唱,道尽了这方水土的灵韵风华。</span></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东井街,就到了素有“一线天”之称的北大街。这条狭窄的街道上,两侧商铺紧密相连,行人相遇都得侧身而过,足见这里以前是多么寸土寸金。如今的北大街,茶楼酒肆、特色小吃店、百年老店一家挨着一家 ,民俗博物馆、雅致民宿、古朴客栈错落其间,烟火气息与古韵风情相互交织,勾勒出鲜活的市井生活图景。</p> <p class="ql-block">  从北大街出来,跨过平安桥,步入漕河街,圆津禅寺便赫然入目。这座始建于元代的古刹,又称“娘娘庙”,历经岁月沉淀,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游览题咏、挥毫泼墨,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徜徉漕河街,不仅能领略圆津禅寺的庄严肃穆,还可窥见城隍庙的古朴清幽,邂逅天主堂的异域风情。多元文化在此和谐共生,无声诉说着往昔朱家角的繁荣与包容。</p> <p class="ql-block">  西井路上的课植园,有着“清末江南最大的庄园式私家花园”的美称。“课植”二字,寓意“读书之余,不忘耕种”,和“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古训相呼应。园内望月楼、五角亭、逍遥楼等建筑错落有致,宴会厅、打唱台、书画廊等景致别具一格,走在园里,一步一景,处处如画,令人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漫步至西湖街,朱家角大清邮局不容错过。这座始建于1903年的建筑,曾是清代上海13个通邮站之一,也是如今华东地区唯一留存的大清邮局旧址。跨越百年时光,它至今仍在履行着传递信件的使命。邮局内文创区的精致布局、书信博物馆的珍贵藏品,以及充满韵味的角里客厅,都能沉浸式感受邮政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这里挑选一张别具特色的明信片,写下真挚祝福寄往远方,为亲友送上一份独一无二的朱家角记忆。</p> <p class="ql-block"> 游览朱家角古镇,乘船是感受江南水乡风情的绝佳方式。我们一家人登上古朴的摇橹船,只见艄公手中的船桨轻轻划破水面,漾起层层柔美的涟漪。两岸粉墙黛瓦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石桥河埠静立如时光的守望者,古庙古寺飞檐翘角凌空欲飞。随着小船缓缓前行,眼前景致如流动的锦缎,将江南水乡的温婉与灵韵徐徐铺展。那一刻,仿佛置身于威尼斯的浪漫与梦幻之中,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水乡美景。</p> <p class="ql-block">  在朱家角品尝当地美食,无疑是一场舌尖上的江南之旅。若时间充裕,我定会择一家东井街、北大街临河而设的古朴小店,或寻一处傍水而坐的安静角落,点上软糯入味的扎肉、鲜嫩弹牙的红烧螺蛳、肉质细腻的清蒸扁鱼,再配上一杯氤氲茶香的碧螺春,或是一盅醇厚绵长的米酒。在袅袅升腾的烟火气中,看人潮熙攘、舟楫往来,让时光在此刻慢下来,尽情沉溺于这份独属江南水乡的闲适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  朱家角地处江浙沪三省交界处,古代漕港河两岸分属上海与江苏,形成“一镇两治”的特殊格局,由此衍生出诸多管理难题。为解决这一状况,清代在西井街课植园正门立下“永禁勒索碑”。碑文明确警示各州县官吏,在丈量土地、采买粮食等事务中,严禁盘剥百姓。此碑不仅体现了古代对社会治安维护与反腐败工作的重视,更为后世社会治理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借鉴。</p> <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时,淅淅沥沥的雨悄然停歇,云层渐渐散开,暖阳探出头来,将金色的光芒毫不吝啬地洒向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随着天色放晴,游客渐渐多了起来,街巷里欢声笑语不断,商铺前热闹非凡,与我们初来时的静谧清幽形成鲜明对比,原来,无论晴雨,朱家角都具有独特的魅力——,细雨朦胧时,它是一幅淡雅的水墨长卷,晴空万里时,又化作一首灵动的欢快乐章。而我,已满心期待着与它的下一次相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