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宁古塔夜色马灯行(9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19章]拥抱新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村庄成机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3 年7月12日,重返850农场第五天,“小瘦子”驾驶着崭新的小轿车,拉着刘志江、彭世同和我前往原先的36 团15连。自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36团被拆散后,这里被划给了39 团即后来的云山农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这里地处云山农场的七虎林河南岸中心位置,又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形,不同于北岸的丘陵地形,所以后来在连队被撤销以后,这里就被改造成为云山农场农用飞机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下午到达的时候,只见到两幢残存的红砖房,其中一幢是原先的连部,另一幢是知青宿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连部前面的玻璃告示栏和钢铁篮球架依然在目,只是周围长满了超过胸高的蒿草,显然很长时间没有人来打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知青宿舍墙头的巨大标语:“屯垦戍边,反帝反修。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又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了那个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道半新的铁丝围墙,把连队原址中残存的最有价值的部分圈了起来。其中就包括场院、粮库。而不远处就是一条又宽又长的飞机跑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在飞机场的运作功能区和生活区,似乎同样也存在着类似铁丝围墙的隔断系统,无声地保护着飞机场的物资和装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丝围墙的中间,有对开的两扇大铁门没有上锁。“小瘦子”把轿车停放在大铁门之外,我们下车后拉开大铁门走了进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晒场上还有两大堆来不及收拾的粮食,应该是大豆,因为这里道路两边的庄稼地里长的好像都是大豆,或许是这里还没有来得及推广水稻的栽培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七虎林河其实就近在咫尺,这里并不缺水源,于是我刹那间明白,这显然正是云山农场下一步提升自己的潜力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连队留下的管理人员,正是15连老职工黎老师傅黎龙家的二儿子。黎老师傅已经在云山农场的场部购买了一套公寓房,他二儿子更是已经购买了一座漂亮的小别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这位二儿子嫌此地太简陋,说好晚上在场部的饭馆里请我们吃饭。他收拾完场院后锁好门,然后就开着一辆漂亮的小轿车一溜烟地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跑道另一端尽头,一架“安2型”飞机正慢慢降落,刚停稳便转向朝着库房和药水池缓慢驶去。我们马上迈开脚步朝着飞机快步疾走。距离还是远了点,不等我们走近,飞机的药水舱已经加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飞机回到跑道尽头,调转方向之后便一溜烟地重上蓝天,向远方飞去。我们来到近前仔细观看,只见和850农场新飞机场相仿,地勤人员也就那么3-5人,大量的体力劳动都被机电设备取代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先那种两个加药班共计20多人的宏伟操作场面看不到了。搅拌器无声地搅拌着药水池,机器泵低声地装灌着飞机的药水舱,转眼间飞机就可以重新起飞,科技的力量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地勤人员的生活区,清一色都是用新型科技材料拼装起来的小别墅。别看这种新材料墙体厚度不大,其保暖性远超传统的红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砖墙经常出现那种“针头大的空洞斗大的风”现象,在这里根本不可能出现。它的拼接安装速度也很快,春夏秋季节里要在黑土地建造这些小别墅,用不了多少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厨房间,他们显然并没有使用小别墅里那个一年四季都可以用的固定厨房,而是在门外10米左右的地方,另搭一处20平米左右的炊事棚。这里四面通风,立柱间只留下1米来高的矮围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烹调产生的油烟和水汽,可以马上扩散开去随风飘走。既不会污染别墅厨房,也不会影响人员健康。小别墅门窗里还不断闪现出大画面的彩色屏幕,和充满节奏感的混响音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言地宣示,这里与现代城市的夜生活,相隔的距离并不是很远。至于晚上的时间在哪里度过,别墅旁边的小汽车就是答案。只要有了车,住在这里和住在30 公里外场部,它们的区别大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