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行边记——广西环线自驾札记(四)

070

<p class="ql-block">第十六天(2025.3.26.):容县—→黄姚古镇</p><p class="ql-block">中国黑叶猴繁殖中心、龙母庙、钟山水墨田园、黄姚古镇</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们从历史悠久的容县启程,踏上了一段充满自然与人文韵味的旅程。首站抵达风景秀丽的梧州,参观了蜚声中外的中国黑叶猴繁殖中心,亲眼见证了这一珍稀物种的繁衍生息,感受到了自然生态保护的深远意义。</p> <p class="ql-block">黑叶猴是全球濒危灵长类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该中心独创了获国际认可的“半野生驯养”模式,模拟自然栖息环境,成功攻克了人工繁育的技术难题。</p> <p class="ql-block">黑叶猴通体毛发呈黑色,仅两颌至耳基部有白毛,但幼年的黑叶猴毛发却是金红色的,非常漂亮,十分养眼。</p> <p class="ql-block">中心内目前圈养黑叶猴逾百只,并已实现多批次放归自然,成为全球最大的黑叶猴人工繁育基地,标志着我国在黑叶猴保护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充满神秘色彩,且号称中国第一大龙母庙的梧州龙母庙,感受浓厚的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龙母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仓吾部族的首领,原名温媪,是一位善良、聪慧且富有神力的女性。传说:温媪曾在西江边拾到一颗巨蛋,带回家中孵化后,蛋中孵出五条小龙。她将小龙视如己出,悉心照料。这五条小龙长大后,感念她的养育之恩,帮助她治理水灾、旱灾,使西江流域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她的功德广受人们的爱戴,因此被尊称为“龙母”。</p> <p class="ql-block">梧州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初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岭南建筑瑰宝,每年农历五月初八的龙母诞辰和八月十五的龙母升仙日,都会吸引众多粤港澳及海外信众前来祈福,香火旺盛,文化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们驱车前往美丽的贺州市钟山县,在这里,我们沉醉于钟山水墨田园的迷人风光。</p> <p class="ql-block">钟山水墨田园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诗画般的田园风光闻名。</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青山绿水环绕,峰林与荷塘、田园交相辉映,构成了浑然天成的山水田园意境,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这里既有自然纯净的田园风光,又有古朴的村落风情。</p> <p class="ql-block">那没有过度雕琢、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致,确实如一幅幅水墨画,以最原始的自然肌理,诠释了“人在画中行”的悠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夜幕悄然降临,我们抵达了昭平县,迫不及待地融入了黄姚古镇的夜色之中。古镇的灯火并不刺眼,而是柔和地洒在古街石巷之间,将青砖灰瓦的房屋映照得格外温馨。</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门楣上,悬挂着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古氏老宅门前的石鼓,静静地等着人们去敲响它。</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夜,连风都带着故事,每一盏摇曳的灯笼,都在讲述着这座岭南古镇的千年风雅。</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的旅程,让我们感受到了广西壮美山河与悠久文化的完美交融。</p> <p class="ql-block">第十七天(2025.3.27.):黄姚古镇—→高椅岭—→东江湖</p> <p class="ql-block">清晨,享用过简单的早餐后,我们进入了黄姚古镇。</p> <p class="ql-block">这里,古色古香的街道蜿蜒曲折,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宁静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被岁月打磨得发亮的青石板路漫溯,感受着古镇独特的韵味,指尖掠过斑驳的灰砖墙,触到的是明清时期留下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郭家大院,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为黄姚古镇典型的平地庭院式建筑,占地500多平方米,由前厅、庭院、正厅和厢房组成,院内布局精巧,内涵丰富,更设有灵巧的防盗机关,至今仍是古镇内最豪派的私宅大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黄姚古镇里各独具特色的门楼错落有致,诉说着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亦孔之固是古镇的重要门楼之一,建于清初,该门楼为二层式建筑,非常稳固,上层为楼,用于守望站岗,下层为门,用于通行。在古镇中,有不少这种结构的门楼,往往都设置在主街的外出口,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p> <p class="ql-block">古镇里有不少大榕树,千姿百态,犹如一位位守护古镇的老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睡仙榕,树龄超过500年。相传"八仙"到此游历时,流连于这里的奇山秀水,不禁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其中吕洞宾倒头睡在这棵树上,一觉醒来,这棵树也随着他的睡姿长成了倒卧状,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仙人古井,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自古就有“七仙”来井边嬉戏的传说,故而得名,为古镇代表性景点之一。古井分内外两部分,共五池,内池用于饮用、洗菜,外池用于洗衣、洗手、洗农具。井水清澈,久旱不涸。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为古镇特色民俗"取水节",每家每户都来此取水。</p> <p class="ql-block">带龙桥,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年,是古镇中最大的阶梯石拱桥,连接鲤鱼街与中兴街。</p> <p class="ql-block">铁铆石梁的造桥工艺及水旱二孔的排洪设计,让这座桥梁既科学又美观。相传百姓修建此桥是为了把真武山龙气接引至鲤鱼街,桥也因此得名“带龙”。</p> <p class="ql-block">告别了充满故事的黄姚古镇,我们继续驱车北上,踏入湖南的怀抱。下午抵达了高椅岭,这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高椅岭以原生态丹霞地貌为特色,以常年雨水积蓄而成的湖面为依托,山水相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经亿万年风化形成的裸露砂岩搭配天然湖泊,构成了“水在石间流,石在水上立”的奇观,清澈的水洼点缀在丹霞地貌之间,增添了灵动之美,被称为“碧水丹霞、一个被上帝遗忘的地方”,成为游客休闲娱乐、探险度假的优选胜地。</p> <p class="ql-block">漫步高椅岭景区,一些砂岩奇观与山坡轮廓巧妙组合,竟意外勾勒出南方海岛的韵致,使人瞬间忘却身处内陆,恍然以为眼前便是椰风海韵。</p> <p class="ql-block">游览高椅岭后,我们来到东江湖景区的大门附近安顿下来。明天一早,我们将去领略小东江的独特魅力,那如梦如幻的晨雾,定会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第十八天(2025.3.28.):小东江—→汨罗市</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们漫步于小东江畔,虽然细雨蒙蒙,雾气略显稀薄,加之季节的不合,小东江那特有的水雾景观未能展现,但小东江的秀美风光依旧透露出小东江独有的魅力,让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江水悠悠,两岸景色如画,别有一番宁静与诗意。</p> <p class="ql-block">更值得一提的是,江上的渔夫撒网表演,动作熟练而优雅,将传统渔猎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随着夜幕的降临,我们抵达了汨罗市,在此安顿休息。明天,我们将返回武汉,结束这段美好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第十九天(2025.3.29.):汨罗市—→张谷英村—→武汉</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此次自驾之旅的完美收官之日。清晨,我们踏上了文化寻迹之旅,来到了汨罗屈子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踏入汨罗江畔的屈子祠,一股庄严肃穆之气扑面而来。高耸的殿堂,古朴的梁柱,缭绕的香火,无不诉说着后人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瞻仰着祠内的塑像与文物,仿佛能感受到屈原忠魂的凛然正气,他那忧国忧民、“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崇高气节,穿越千年,依然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苍松翠柏掩映的屈子碑林,仿佛走进了一条时光长廊。一块块历经风雨的石碑,或古朴遒劲,或飘逸洒脱,深深镌刻着历代文人墨客对屈原的追思与颂扬。</p> <p class="ql-block">我们放慢脚步,指尖轻抚冰凉的碑文,细细品读那些穿越时空的诗句,历史的厚重记忆与不朽的楚韵便在此刻鲜活地流淌于心间。</p> <p class="ql-block">走进简朴而幽静的屈原故居,时光仿佛瞬间倒流。站在这位伟大爱国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我们闭上眼,用心去感受,仿佛能窥见诗人当年忧思徘徊、奋笔疾书的身影,能听到他的低吟浅唱,与千年前的他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内心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步入书声琅琅的屈子学堂,浓郁的古代文化气息浸润心田。</p> <p class="ql-block">这里复原了古时授业的场景,陈列着《楚辞》典籍与竹简教具。这里,我们静心聆听,想象着昔日学子在此诵读“路漫漫其修远兮”的盛景,领略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与智慧光芒。</p> <p class="ql-block">河泊潭又名屈潭、沉沙港,据传是屈原怀石投江殉国处。</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们驱车前往张谷英村。那是一个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地方,静静卧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的土地上。它不仅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更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天下第一村”的美誉,令人心生向往。</p> <p class="ql-block">张谷英村的诞生,要追溯到明洪武年间(约公元1380年)。它的始祖张谷英,带着家族的希望,在此开基建村。从此,子孙繁衍,聚族而居,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流淌了六百多个春秋。这份深厚的家族传承,至今仍在村中延续不息。</p> <p class="ql-block">作为典型的家族聚居村落,张谷英村自始便展现出惊人的整体规划智慧。历经世代营建,最终形成了一个占地超过五万平方米的宏大古村。</p> <p class="ql-block">村内1732间明清古屋鳞次栉比,206个天井错落有致,布局严谨而不失灵动,功能完备且蕴含深意。这里不仅沉淀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更完美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理想。</p> <p class="ql-block">全村62条纵横交错的巷道,将全村数百户人家紧密相连。一条条幽深的小巷蜿蜒伸展,即便在滂沱大雨中,也能沿着这些巷道无需踏上一滴雨水的走遍全村。当我们真正置身其中,沿着这些巷道穿行,便如同步入一座巨大的石头迷宫,光影在斑驳的墙壁上交错,脚步声在寂静中回响,让人不禁感叹其精妙,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流连不返了。</p> <p class="ql-block">村内更令人称奇的是那套设计精巧、明暗结合的排水网络。天井四周的屋檐雨水,通过屋檐下石凿的水枧(沟槽)被引入天井中央的石钱眼(排水口),再经由地下四通八达的暗沟(当地俗称“阴沟”)汇聚,最终统一排出村外。这套系统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至今依然高效运作,无声地诉说着古人的非凡智慧与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这里古朴的建筑、宁静的巷道,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村里,我们看到了地道的乡村生活,感受了传统村落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以359旅为主组建的南下支队于1945年4月14日至25日在张谷英村驻防休整了12天。</p> <p class="ql-block">天气忽冷,恰逢身处张谷英村,便有了围炉而坐的体验。炉火温暖,驱散了寒意,也带来了一份宁静。</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回望,整个村落宛如一只沉睡的巨龟,安稳地匍匐在青山怀抱中。张谷英村,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一个凝聚着家族血脉与古老智慧的时光胶囊,让人久久回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傍晚时分,我们满载着美好的回忆,顺利回到了温馨的家。这次历时19天,行程5400多公里的广西自驾游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此次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