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英国哈德良长城

迎新

<p class="ql-block">  提起‌长城,国人皆知。万里长城是我国历史上军事工程的巅峰之作,承载着保家卫国与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团结奋斗的精神象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出自伟人诗篇的名句,早已成为激励国人奋进向上的精神传承。 </p><p class="ql-block"> 外地人去北京,看八达岭长城往往是重要内容之一。就连外国的元首来中国,也会到长城游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参观完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p><p class="ql-block"> 我们喜爱长城,仰慕长城,敬重长城。上北京,登过八达岭长城;去秦皇岛,看过山海关长城;到丹东,游过虎山长城;就是在老家,也捐款修过九门口长城,还爬过绥中的西沟野长城…</p><p class="ql-block"> 来到英国后,知道英国也有长城,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看。恰逢孩子们放假,我们自驾游,把探访哈德良长城作为了一项主要内容。19日早餐后,游览了一番阿普尔比城堡,9点驱车上路,直奔哈德良长城。</p> <p class="ql-block">  上路不久,汽车驶入了英格兰南北大动脉的M6号公路,前行32英里后,又拐上了东西走向的达勒姆到卡莱尔的A66号公路。</p> <p class="ql-block">  英国的长城是罗马人建的。历史上罗马帝国觊觎不列颠岛很久。公元前数次派大军西渡英吉利海峡,攻打不列颠岛。直到公元43年占领了不列颠岛的英格兰地区,并将这里设立为不列颠尼亚行省。 那时候的罗马帝国达到极盛,强大到整个地中海都是他们的内海。</p><p class="ql-block"> 公元122年,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哈德良巡视不列颠岛。为了抵御北方皮克特人的攻击,保护罗马帝国控制下的英格兰,下令在北部边界修筑一道城墙,把英格兰与北方人分隔开来。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哈德良皇帝</span>看来,罗马帝国治下的是“文明人”,北方是“野蛮人”。</p><p class="ql-block"> 这就有了全长117公里的哈德良长城。它从东海岸泰恩河口的沃尔森德起,一直延伸到西海岸的索尔威湾,穿越了诺森布里亚郡、泰恩-威尔郡和坎布里亚郡等三个郡,横贯不列颠岛。哈德良长城的建立,标示出罗马帝国扩张的最北端,成为了罗马帝国北部边界的屏障。</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网 络 图 片</span></p> <p class="ql-block">  10点不到,我们的车停到了位于坎布里亚郡的哈德良长城52a塔楼遗址旁。</p> <p class="ql-block">  遗址前有介绍。52a塔楼是哈德良长城中的一座瞭望塔。塔楼为二层,楼顶上有女儿墙。遗址图上绘出了塔楼在公元160年时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现存的塔楼遗址高约1.6米,有门,无门框,全为石头砌筑。</p><p class="ql-block"> 这座石砌塔楼自建成,使用了近300年,直到公元四世纪后期,罗马军队撤离不列颠岛才弃用。</p> <p class="ql-block">  资料显示,这座瞭望塔及附近的长城,是罗马帝国第20军团修建的。这个20军团建立于公元前31年,是罗马在英国的常驻军队,驻地设在曼彻斯特。曾先后参加过马科曼尼战争等军事活动,被称作第20英勇凯旋军团。</p> <p class="ql-block">  全长117公里的哈德良长城,每隔1罗马里(1.48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设有一个小型堡垒,称为“里堡”。</span>每个里堡有60名士兵驻守。<span style="font-size:18px;">里堡</span>之间,每隔1/3罗马里,修筑1个瞭望塔,共158座塔楼和无数条军用通道,瞭望塔楼里可住士兵,负责警戒、瞭望和信息传递。</p><p class="ql-block"> 哈德良长城沿线,设有16座大型的军营要塞,每座军营要塞可容纳500-1000人的大部队驻扎。军营要塞内有仓库、医院、面包房,甚至还有庙宇。城墙、里堡、瞭望塔、军营要塞及交通道路等设施建筑,构成了完整的戍边防御系统。</p><p class="ql-block"> 这在1900多年前,绝对是一项雄伟宏大的工程了。</p> <p class="ql-block">  1927年在这里进行的挖掘工作中,曾经出土了当年戍守部队的许多物品,包括炊具、火炉,甚至还有哈德良皇帝的硬币。</p> <p class="ql-block">  在塔楼附近,还发现了一座建于公元262年至266年之间的祭坛。</p> <p class="ql-block">  哈德良长城修建时,城墙高4.5米,底部宽2.5—3米,顶部宽约2.1米。1900多年过去了,117公里的哈德良长城,仅剩下部分遗址,高的1米5、6,矮的与地面相平。</p> <p class="ql-block">  英格兰的北部地形以丘陵为主。哈德良长城就建在连绵起伏的丘陵高地和广袤的沼泽地上。</p> <p class="ql-block">  放眼长城内外,草丰林茂‌,绿草如茵,不乏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漫步,如同一幅美丽的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  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是冬温夏凉多雨。这种气候使得不列颠岛全年温和湿润,降水量1000毫米,还比较均匀。冬季平均气温在3度,夏季平均气温约为18度‌‌,真算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  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又上车东行4.5公里,来到伯德斯瓦尔德罗马堡垒停车场🅿️。</p><p class="ql-block"> 停车场内有20多辆小车。还有一辆大巴车,车下有20多人是来长城徒步的。</p> <p class="ql-block">  车场外立有去往伯德斯瓦尔德罗马堡垒方向的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  伯德斯瓦尔德罗马堡垒遗址有座小型博物馆,详细介绍了伯德斯瓦尔德罗马堡垒的相关情况。</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的视频介绍</p> <p class="ql-block">  伯德斯瓦尔德罗马城堡的遗址,位于风景如画的厄辛河旁,坐落在哈德良长城现存最长的城墙段落上,由罗马帝国堡垒的废墟组成,体现着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军事布局。</p> <p class="ql-block">  这个堡垒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功能齐全。除了士兵的住所、指挥官的房间和粮仓等常规设施外,还有公共浴室、公共厕所、集水排水系统等,甚至还有一家医院。</p> <p class="ql-block"> 伯德斯瓦尔德罗马堡垒残存的东城墙和东门遗址。</p> <p class="ql-block">  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掘出许多写满字的木板,还原了古罗马士兵1900多年前的生活场景。</p><p class="ql-block"> 文字记载,当年军营里猪肉、鹿肉、牡蛎、蛋类供应充足,甚至还有凯尔特啤酒和葡萄酒,说明罗马士兵的饮食很好。每到重要节日,士兵们还可以到庙宇里举行庆祝活动……</p> <p class="ql-block">  这座堡垒遗址不仅展示了古罗马时期的军事防御体系,也反映出当时罗马人的技术水平和战略思想,为研究罗马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修筑哈德良长城,历时6年,动用了罗马帝国3个军团的15000名士兵。包括驻南威尔士的第2军团、驻约克的第6军团和驻曼彻斯特的第20军团。这在当时的罗马帝国,绝对是一项惊人的庞大工程。</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风很大,吹在身上令人站立不稳。</p><p class="ql-block"> 难以想象,当年那些身在异国他乡的罗马士兵,仅凭两只手在这荒郊野岭修建长城,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劳苦。难免是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无奈是“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p> <p class="ql-block">  取景框上的文字提示,我们现在站立的位置,是在哈德良长城的北面,也就是站在了当年罗马帝国的疆域之外。</p> <p class="ql-block">  城墙以北的地区,是历史上的蛮荒苦寒之地,也就是现今的苏格兰。</p> <p class="ql-block">  一道石块垒砌的长城,横亘在起伏的田野之间,如长龙一般,若隐若现于高草之中。</p> <p class="ql-block">  哈德良长城,这座古罗马帝国留下的,横跨英格兰北部117公里的长城遗址,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路上我们不断看到背着行囊的徒步旅行者,或拖家带口,或三、五成群,最多的那个团队有20多人,他们用脚步探寻这条1900年前古罗马帝国留下的边境防线。徒步长城,可以更真切、更深入地直面长城遗迹,不仅能了解久远的历史,还能欣赏和享受沿途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是人生快意之事。</p> <p class="ql-block">  与我国的万里长城不同的是,哈德良长城从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也没有什么英雄传奇。无论是罗马诗人还是不列颠诗人,也都没有留下关于长城可歌可泣的伟大诗篇。</p> <p class="ql-block">  坐在哈德良长城之上,凝神静听,北方呼呼吹来苏格兰的风,仿佛挟带着中世纪古罗马人的呼喊。</p><p class="ql-block"> 坐在哈德良长城之上,闭目回想,当年的罗马帝国无尚辉煌,长城虽残今犹在,不见皇帝哈德良。</p> <p class="ql-block">  罗马帝国的本质是扩张,修建长城的目的(本质)却是防御。<span style="font-size:18px;">罗马帝国在其强盛之时兴建长城,预示</span>着罗马帝国就要走到了尽头。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哈德良长城于409年弃守。</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意义上说,哈德良长城的历史也是罗马帝国的兴衰史。</p> <p class="ql-block">  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了两个儿子,实行东西分治,从此罗马帝国再未统一。</p><p class="ql-block"> 随着罗马帝国衰落,公元409年‌‌罗马人从英国撤走。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哈德良长城废弃。</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哈德良长城早已破败不堪,只能从少数断壁残垣和残存的基座来窥视昔日的风彩。</p><p class="ql-block"> 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是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据说伦敦市内的许多建筑中就有哈德良长城的石头,包括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保罗大教堂。从这个意义上说,哈德良长城又成为了伦敦历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很多人调侃,和中国的万里长城相比,哈德良长城不只是短小,它低矮的像一个“篱笆”。其实也不尽然。哈德良长城已经有1900多年的历史,能够保存下来,属实珍贵难得。</p><p class="ql-block"> 我国现存的古长城主要是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其中最多的是明长城,有8800多公里。我们看到的多数是明长城,最早的明长城有将近700年的历史,相比已历经2200年风霜雨雪的秦长城,明长城自然是更为高大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哈德良长城,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与厚重,让人感叹岁月的残酷与无情。尽管风雨磨平了它的棱角,岁月带走了它的辉煌,但它依然顽强地屹立在大地之上,留给了今天一段遥远的历史‌和无尽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  探访哈德良长城让我们知道了,历史上英格兰曾经被外国所侵占,所征服,所殖民,哈德良长城这座宏伟的建筑,就是罗马帝国对不列颠征服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哈德良长城是罗马帝国辉煌历史的一部分,也是英国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了英国历史最真实,最有力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哈德良长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文化和旅游价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哈德良长城以其独特的风采,吸引着无数的游人,成为了连接古代与现代的重要纽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