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华盛顿徜徉在费城

江南韵事

<p class="ql-block">  据说华盛顿最吸引人的是每年春季樱花开放时节,可惜我到华盛顿却是艳阳高照的6月。</p> <p class="ql-block">  尽管无法欣赏那别致的粉色风情,但华盛顿依然蓝天白云,草木葱茏,何况还有那吸引四方游客的特有的人文气质。白宫、国会山等经典足以成为任何人前来这里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  华盛顿是世界上绿化和环境保护最好的城市之一,而波托马克公园更是其中之最。</p> <p class="ql-block">  公园位于波托马克河和阿那考斯蒂河交汇处,而潮汐湖又把她分割为东,西两个波多马克公园,其间点缀着各种纪念雕塑和建筑精品,例如著名的越战纪念碑和朝鲜战争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在韩战(就是我们说的抗美援朝战争)纪念碑那里,我们驻足了很久。说是纪念碑,实际上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区。</p> <p class="ql-block"> 走进这个园区,首先相遇的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这些不锈钢雕塑是写实的:这些雕塑被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他们头戴钢盔,持枪驱前,表情复杂:无奈?紧张?恐怖?警惕?兼而有之,战地的残酷气氛弥漫在整个园区。</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群普通士兵,是朝鲜战场上无数美国大兵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雕塑后面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在这座墙上,隐现着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形象不仅是写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真实的。</p> <p class="ql-block">  因为所有这些脸部,都是根据朝鲜战争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而临摹刻摹的。纪念墙的花岗岩是磨光的,开阔地的塑像群因此而映射在墙上。随著人们的脚步移动,两组形象便流动地,互为背景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仿佛置身战场,再次领略到战争的残酷。</p> <p class="ql-block">  我在纪念碑一旁的一个半圆形水塘边停留了很久,因为那里有很多有关朝鲜战争的数据,我们在导游的解说下了解了一些朝鲜战争的情况。我知道,这是几十万志愿军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战绩!这是一场让我们炎黄子孙在世界舞台上赢得脸面的战争!这也让我们站在韩战纪念碑前,以骄傲的神态来审视眼前的这些雕塑!</p> <p class="ql-block">  估计大多数到这里的中国人会和我们一样长久驻足,因为这是一座令美国人难受、令朝鲜韩国人感慨、令中国人自豪的纪念碑啊!美国,第一次被当时还那么落后的中国打败,这是他们难以接受的。当然,这里还有我们的沉痛:在韩战中,有十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牺牲在那里,包括领袖毛泽东的大儿子。</p> <p class="ql-block">  美国的伤痕——越战纪念碑上没有一句口号式的标语,黑色的大理石上密密麻麻刻满了阵亡将士名单。据说这个设计方案是由一位华裔女孩子完成。</p> <p class="ql-block">  我没有去细看那对于我来说没有意义的名单墙,只在越战纪念碑前拍了一张深陷丛林的美军照片。</p> <p class="ql-block">  林肯纪念堂位于在国家大草坪西端,是华盛顿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被视为美国永恒的塑像及华盛顿市标志。</p> <p class="ql-block">  进入纪念堂,迎面是位于正中的用洁白大理石雕刻的林肯坐像。他略显消瘦,把手安放於椅子扶手两边,目光深邃、神色严峻,给人一种非常刚毅坚定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雕像上方是一句题词 ──“林肯将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里”。 在林肯坐像背后有着一段铭文,意为“在这座殿堂里,在人民心中,永远铭记对林肯的怀念,是他为人民拯救了联邦。”</p> <p class="ql-block">  展堂南北两边石壁上铭刻着林肯的两篇著名演说,南墙上的是《自由的新生──葛底斯堡演说》全文。纪念堂北墙上则是林肯1865年第二次总统就职演说词,全文稍长一些。</p> <p class="ql-block">  这座通体洁白,有着半圆形穹顶、希腊式长立柱的圆形亭式建筑,那就是杰弗逊纪念堂。是为纪念美国功勋卓著的第三任总统、独立宣扬起草人托马斯 · 杰弗逊而建。</p> <p class="ql-block">  高5.8米的黑色杰弗逊铜像坐落在大理石基座上,是圆形纪念堂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  杰弗逊的履历很是丰富。在他83年的人生中,当过弗吉利亚州议会代表、州长、驻法国特使、第一届美国国务卿、第二任美国副总统和第三任、第四任美国总统,是近代史上第一个以在野党领袖身份从执政党手中和平地取得政权的人。而在人们看来,他历史中最光辉的一页,却是他执笔写下的美国《独立宣言》。</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杰弗逊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白宫总统府前。此时,草坪上的喷泉正在欢快地喷涌着,水花四溅,为这炎热的夏日带来了一丝清凉</p> <p class="ql-block">  游人们纷纷在此驻足拍照,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我漫步在草坪上,感受着脚下的柔软与舒适。</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白宫前,凝视着这座象征着美国政治权力的建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和平的珍视。</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乘车来到一块草地边,下了车,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小山包,上面有一座圆形的建筑,应该是国会山了。所谓国会山只不过是高于平地十来米的小高地,称它为山实在是夸大之意。但是因为屋顶为鸟笼形的国会大厦位于其上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国会山前一个扇形大水池,叫反射池。池水清澈见底,成群的海鸥在其上空飞翔,嘎嘎地叫着,还有几只水鸭在游弋,草地上的松鼠翘着尾巴向游人讨食,一派祥和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多次在新闻中看到美国的国会大厦,到这里却无缘看到真面目。我俩坐在湖边,以国会山为背景拍了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  印第安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费城独立宣言在这里发表,宪法在这里通过,自由钟在这里被敲响,美利坚合众国在这里诞生…</p> <p class="ql-block">  费城,一如日本的京都,中国的长安,是美国历史人文的摇篮、立国之都 ,有着精彩而又厚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独立宫是一座两层的旧式红砖楼,乳白色门窗、尖塔,塔上镶嵌着一座大时钟,塔顶就是当年悬挂自由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1776年,费城的空气中回荡着振奋人心的宣言,笔尖划破沉寂的纸张,一纸《独立宣言》在这里诞生。</p> <p class="ql-block">  这座不大的红砖建筑,其貌不扬,落成距今也不到300年,却是如同美国的故宫,她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瞬间,意义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p> <p class="ql-block">  在独立宫对面,是独立钟展览馆,这口裂开的铜钟曾响彻独立的呼唤,如今静静地陈列在展馆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游览。</p> <p class="ql-block">  1776年7月8日,独立钟第一次被敲响,召集人们聚会,宣读《独立宣言》 ,这第一声钟响,宣告了美国的历史新纪元。</p> <p class="ql-block">  如今这口破裂的独立钟,早已不再鸣响,却依然无声地诉说着勇气与抗争,它的裂痕不是瑕疵,而是信念的见证,穿越了两个多世纪,依旧能让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可惜如今的美国,离他们的初心越来越远了。 现在,绿意盎然的费城,每年从各地各国涌进不计其数的游客,都是专程前来欣赏这个国家的诞生地的。因此,费城也是著名的观光都市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