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习录》三十五、[薛侃录]

张凤英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致知班学习第47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6日</p><p class="ql-block">姓名:张凤英</p><p class="ql-block">地区:湖北武汉</p><p class="ql-block">志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做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证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当|下|即|未|来|</p><p class="ql-block">【自省 利他 致良知】</p><p class="ql-block">❤57期致知2班功课打卡链接:https://kdocs.cn/l/cj0ZU8ebLv8o</p><p class="ql-block">功课小程序链接https://wx69f4abe7422bb45e.m.soho001.com/pages/traincampDetail/traincampDetail?id=62479055020250408212828</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 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读原文、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 2分</p><p class="ql-block">我们学习经典,很容易陷入文字里出不来,总觉得古圣先贤的每一句话都很好,都想把它悟透,虽然我时不时的提醒自己,但还是不自觉的一头砸进文字里,把自己搞得头昏脑胀。昨天看博仁老师直播时,有人问博仁老师学习阳明心学,要不要把原文逐字逐句搞懂,博仁老师回答不用,能搞懂一个点就很不错。听了博仁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们学习一篇经典,就象观旅游观景,首先观全景,然后重点看看这个景点的亮点,比如我们去看黄鹤楼,我们可以把这个旅游景点全部走一遍,但重点看这个黄鹤楼。我相信很多人都会纠结自己没读懂原文,今天早上也收到一条家人信息,说自己理解不了原文,所以写不好功课。我就叫她不要纠结这个事。关于这个问题,今天学习的《传习录》三十五[薛侃录],阳明先生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古人学经典也跟我们一样,会纠结读不懂文字,很多人只是在文字上下功夫,但也有很智慧的人,在涵养修养上下功夫,原文是这样的:“”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p><p class="ql-block">在这段中,阳明先生认为,有的人在涵养方面下功夫,有的人在识见方面用功。其中,“涵养” 主要是指道德、品德方面的修养,是内在的道德品质的培育,如培养自己的仁爱、诚信、恭敬等品德。而 “识见” 则侧重于知识、见解的积累和拓展,包括对各种事物、道理的认识和理解。“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几句是关键。对于只专注于涵养的人,他们会每天发现自己的不足。因为他们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品德,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会察觉到自己在道德实践中的欠缺,比如在践行良知时不够纯粹、在保持恭敬时还不够持久等。而对于只专注于识见的人,他们会觉得自己每天的收获很多,知识和见解在不断增加。但是阳明先生认为,那些觉得自己每天都不足的人,实际上是在不断进步,他们会逐渐变得富有。这是因为他们在不断地弥补自己的道德缺陷,使自己的品德越来越完善。相反,那些觉得自己每天都有多余收获的人,实际上是在走向不足。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追求知识和见解,而忽视了道德涵养,那么他的知识可能会因为缺乏道德的引导而变得没有价值,甚至可能会因为错误的见识而陷入迷失。</p><p class="ql-block">博仁说,我们都是阳明先生的学生,他给我们作导读,导读很多遍,每一遍都有不同感悟,阳明先生的一段话,可能有一百个点,我们一次能悟到一个点,然后去做到,就算是收获。今天学习的内容太重要了,感恩阳明先生谆谆教诲,感恩博仁老师的智慧引领,感恩志愿者幸福付出,感恩致良知伙伴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5、读家书感悟分享:(30字以上)1分</p><p class="ql-block">拜读张瀚予老师家书 《学习阳明心学照亮生活 》我特别感动,我看到了阳明心又救了一个家庭,让原来情绪易怒的瀚予老变的温柔体贴,对孩子要求没那么完美,把所学做到实处,没学习之前,以为自己的情绪来自外界,是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学习后,才知道是自己内心不够强大,私欲占据了自己的心,自己变了一切都变了!如今,家中少了火药味,多了平和与笑声,太棒啦,祝福瀚予老师家庭越来越好,感恩优秀家书奉献!</p><p class="ql-block">6、听语音点评感悟分享:(30字以上)1分</p><p class="ql-block">听月玲老师点评责善,让我明白只有专注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不是只要好的都要,结果一样没做好,专注根本,修剪繁枝,养心修德,跟修剪树苗一样!</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