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圣妮诺女修道院、季瓦里修道院

贺谊

<p class="ql-block">从卡兹别克圣三一教堂前往格鲁吉亚圣城姆茨赫塔。</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姆茨赫塔古城</p><p class="ql-block">姆茨赫塔古城建立于格鲁吉亚王朝铜器时代,处于古代贸易之路的交叉口,并在两条河流的汇合处。这座古城曾是格鲁吉亚王朝的首都,直到5世纪,格鲁吉亚王朝迁都第比利斯。从建国起姆茨赫塔就一直是高加索伊比利亚王国的宗教中心,当时城市里建有众多的圣殿和万神殿。公元326年,米利安三世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格鲁吉亚是继亚美尼亚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从此之后,王国的异教徒神殿被基督教教堂所取代。尽管王国首都在公元6世纪初迁到了更容易防守的第比利斯,但姆茨赫塔作为宗教圣地的地位一直没变,这里仍是格鲁吉亚国王加冕或埋葬之地。在生命之柱大教堂内可见许多历代国王的墓碑。古城在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的三个景点:圣妮诺女修道院、生命之柱大教堂、季瓦里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圣妮诺女修道院,位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市郊,是19世纪末为纪念引导格鲁吉亚皈依基督教的圣妮诺(公元4世纪)而建,是格鲁吉亚重要的静修及朝圣地。修道院包括一座主教堂、几座附属建筑和一个美丽的花园,建筑风格为格鲁吉亚融合拜占庭式。</p> <p class="ql-block">与大教堂相距不远的圣尼诺女子修道院专为纪念尼诺修女而建。院落中一大一小两座教堂,大的里面很多壁画。非常小巧的是尼诺教堂,里面难立三人。</p> <p class="ql-block">修女圣尼诺(约296–338/340年)是将基督教带入格鲁吉亚的人,她出生于罗马帝国东部(今土耳其卡帕多西亚),是基督徒家庭的后代,她的叔叔是圣乔治的亲戚(屠龙者圣乔治是格鲁吉亚的主保圣人,格鲁吉亚的国旗上的十字就是象征着圣乔治)。</p><p class="ql-block">圣尼诺的传教始于一场宗教愿景:圣母玛利亚托付她将基督教传入高加索地区。她从耶路撒冷出发,沿商路北上,途经亚美尼亚(当时已基督教化,301年成为首个基督教国家),最终进入格鲁吉亚(古称伊比利亚王国)。</p> <p class="ql-block">季瓦里修道院(十字修道院)</p><p class="ql-block">姆茨赫塔最古老的灵魂之所,屹立在两河交汇处的巨石之上,可以俯瞰古城全景和河谷交汇的制高点。“季瓦里”意为十字架,修道院的建筑风格也成十字形,反应了格鲁吉亚人对十字架的膜拜。</p><p class="ql-block">传说格鲁吉亚的第一位基督教传教士圣·尼诺在季瓦里修道院立起了十字架,依此基督教开始在外高加索地区传播,所以,这座河谷中央、石墙斑驳的修道院就成为了高加索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季瓦里修道院(Jvari Monastery),意为“十字架修道院”,是格鲁吉亚最古老、最神圣的宗教遗址之一,坐落在姆茨赫塔城外的岩石山顶,俯瞰库拉河与阿拉格维河交汇的壮丽风光。这里是格鲁吉亚基督教化的起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孤独星球》推荐的“高加索必访之地”。</p><p class="ql-block">修道院矗立在姆茨赫塔古城上方的悬崖边,两河交汇处被称为“格鲁吉亚的脐带”,象征国家精神与自然的交融。从修道院露台可俯瞰姆茨赫塔全城和远处的雪山,日出日落时分尤为震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