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牡丹,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华丽的花形、鲜艳的色彩和优雅的姿态,深受人们的喜爱。</div><div>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奠定了牡丹“花中之王”的地位。自古又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div>2025年4月,在牡丹花开时节,我们来到洛阳感受洛阳城的花海人潮。春风吹拂下的牡丹花海香气四溢、色彩斑斓,尽显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和生机盎然。 洛阳牡丹品种繁多,已有黑色、绿色、黄色、紫色、红色、粉色、蓝色、白色和复色等九大色系一千一百多个品种,以及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绣球型、皇冠型、金环型、千层台阁型楼子台阁型等十种花型。<div>这次洛阳赏花之行,我们看到了难得一见的牡丹珍品以及颜色罕见的品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iv> 在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我们排队将近一个小时,驻足不到5分钟,欣赏了一株被誉为“银丝贯顶”的牡丹,这株牡丹以其别具一格的花瓣形态著称。不同于寻常牡丹,中心花瓣纤细修长,白底粉边,宛如绽放的菊花,丝丝缕缕,娇艳动人,堪称世间珍稀。<div>这株2005年定植的珍稀品种,历经20年培育,洛阳城中仅此一株可赏绝色。4名“带刀侍卫”24小时轮流值班守卫。</div> <div>在牡丹的九大色系中,黑色、复色、绿色品种较为少见。<br></div>在洛阳中国国花园内一株名为“初乌”的黑牡丹成为游客关注的焦点。这株被誉为“牡丹界墨玉”的珍稀品种,因花色深邃如夜、形态雍容华贵,每天都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入园通道经常排起长队。据说人多时每小时限放行500人;安排20名工作人员现场引导,排队队伍蜿蜒至2公里外的停车场。<div>我们是4月11日去中国国花园的,幸运的是排队的游客不算太多,我们排队大约半个小时就欣赏到了这株珍品黑牡丹,它直径达25厘米,花瓣呈深紫黑色,表面泛着丝绒般的光泽,花蕊金黄如星,在阳光下呈现出“黑中透亮”的独特质感。</div><div>据排在我们后面的游客从园区的保安处听说,公园内原本有三株“初乌”,但是被不法分子盗走了两株,一株被卖了40万元。</div><div>“初乌”是牡丹中的珍稀品种,其花色实为深紫红色,在弱光环境下视觉效果接近黑色,且带有淡淡檀香。</div> 洛阳神州牡丹园中的另外一种黑色牡丹品种也极具观赏性。 在阳光照射下,黑色牡丹实为深紫色。 复色花系中的“二乔”是牡丹中数量较少的品种,因此显得稀有珍贵。更是独占复色花系牡丹之冠。“二乔”盛开时,花朵上呈现红白两种颜色相互辉映,一半红得热烈似火,一半白得冰晶玉洁,一花两色的景象令人称奇。“二乔”的得名源于三国时期的美女“大乔、小乔”。<div>这是我们在王城公园拍摄到的“二乔”。</div> 复色花系中的“岛锦”是1974年日本品种“太阳”的芽变,以其鲜艳的花色和独特的双色特性而闻名,被称为“双色幸运盲盒”。 九色牡丹中最为罕见的应该就是绿色牡丹了。作为牡丹花中的珍品,很难人工培育,花期又是牡丹花当中开得较晚的,我们4月14日在在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看到了几株含苞待放的“豆绿牡丹”,很遗憾,没有看到盛开的“豆绿”。<br>“豆绿牡丹”是牡丹四大名品之一,花初开时青绿色,据说盛开时渐淡,色如青豆,娇嫩妩媚,清爽袭人。 在洛阳神州牡丹园里,还有一种绿色牡丹,含苞待放时为绿色,盛开后就变为白色的了。 在洛阳神州牡丹园里,我们还看到了一种名为“荷包牡丹”的植物,荷包牡丹因叶片形似牡丹、花朵下垂如荷包而得名。<div>虽然名字中有“牡丹”,但两者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完全不同的科属。荷包牡丹属于罂粟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而牡丹属于芍药科,是落叶灌木。</div> 然而在九色牡丹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这白色的“凤丹”牡丹,它们洁白如玉,虽然没有艳丽的色彩,但却散发着高雅的气质,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人流连忘返。 <p class="ql-block">下面这种貌不惊人的单瓣白牡丹是一种古老的品种“白凤丹”,也是唯一可以入药的牡丹。虽然颜色单一,但它的纯净和仙气,绝对让人过目不忘。</p> 牡丹花颜色各异,花朵硕大,花瓣肥厚,花蕊也非常多。牡丹五彩缤纷的色泽,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白的似玉。这些争奇斗艳的牡丹正以独特魅力续写着洛阳春日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