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终南山

王延峰

<p class="ql-block">  终南山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属秦岭山脉中段,经过多日的经心策划、组织,陕西山水户外徙步俱乐部的驴友一行五人在杨乃禄队长带领下于5月24日出发奔赴秦岭终南山完成本次徒步活动,全程计划:24日徒步天子峪,登顶东岭、西岭,5月25日徒步太乙峪登顶翠华峰,朝拜太乙真人,5月25日途经石砭峪,对南五台做了简单探索,5月26日徒步太兴山,登顶终南第一峰太兴山铁庙。这三座山各有特色,现把我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思做以简单记录,供同行者学习。</p> <p class="ql-block">  天子峪,传说是李世民降生的地方,故而得其名,天子峪村口路东,有一座安静的小院落百塔寺立于路旁。据史料记载百塔寺建于西晋281年,是佛教三阶宗的祖庭,相传王羲之曾在寺中书写心经碑文,苏东坡终南拜山在此住宿。走入寺内很安静,围着1700年的古银杏树默默转了一圈,和寺门外的车水马龙相比,仿佛一下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欲望之心随之也慢慢安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  出了百塔寺正门,有一小广场较为繁华,出售农产品的小商贩招揽着顾客,我们径直走到一位加工木艺的老师傅跟前交流学习。</p> <p class="ql-block"> 由于陕西遭遇六十多年未遇大旱,山上植被长势较差,沿途寺庙无心停留,直接开车上了天子峪东岭滑翔基地,滑翔费用非常高,我们只能看看而己,但见识了世界上最牛的防盗门,每根尖刺上都做有倒钩,只要钩住绝对逃不脱。山下是关中大平原,一眼望不到边,良田万倾,金黄色的麦浪在翻腾。远望西岭,翠绿层中若隐若现露出农家小屋。沿途农家乐大都闭馆,友友们偿了几个鲜杏便离开东岭上西岭。</p> <p class="ql-block">  西岭植被较好,农家小院非常别致,主人栽植野生的弥猴桃,野生的五味子,野生百合点辍庭院,院中摆放石桌石凳,供游客用餐休息,来西岭休闲家庭非常多,老板忙着招揽顾客停车。</p> <p class="ql-block">  穿过农家小院,沿着山路我们上了西岭,站在同一个地方,变换着角度,审视天子峪之美。南草北木依然非常明显,老猎狗不知何年何月守卫在天子峪里镇守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那个小石屋不正是老猎狗温馨的家吗?</p> <p class="ql-block">  下山后我们又奔赴太乙峪,途经石砭峪,又驱车进入南五台作短暂停留,对南五台做了简单了解,做为我们的备用线路,随后进入太乙峪,露营在翠花山脚下。半夜下起了小雨,清晨的阳光穿透雾层在像机里形成奇异光彩。</p> <p class="ql-block"> 翠华山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原名太乙山,因泾阳姑娘翠华逃婚于此,后山崩翠华升天成仙,后人为纪念翠华姑娘将太乙山改为翠华山并修建宫殿叫翠仙宫。历史传说有:“云从玉案峰头起,雨自金华洞中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披星戴月赶上山来,烧香、祈祷,追求爱情的忠贞。这个美丽传说和山崩形成的天池,风洞,冰洞,奇石绘就一幅翠华山美丽的画轴。</p><p class="ql-block"> 山崩大石头被河水冲刷的既光又圆, 石线变成美丽的图案,驴友们总想捡一块自己心爱的石头,用以镇宅避邪。</p> <p class="ql-block">  这些山崩大石块沿沟谷堆积,形成大面积的砾石斜坡。一坡巨石前挤后拥,似有翻滚奔腾之势,从低处仰视,砾石奇形怪状,或立或卧,或直或斜,千姿百态,嶙峋峥嵘,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这些山崩大石块有幸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泼墨挥毫撤野的大舞台,诗人和书画名家尽百人,为翠华山及山崩奇观留下100多幅墨宝,真、草、隶、篆各显神通,可使您大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  冰洞和风洞就是在这类山崩石缝隙中形成的最特殊的两种自然构造。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外洞与内洞。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石块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游人进入洞内,便觉凉风嗖嗖。</p> <p class="ql-block">  走完冰洞和风洞,体力较差的游客就可以返回了,想朝拜太乙真人就得上好汉坡,这个好汉坡65层楼那么高,1088个台阶,这对我们这些户外驴友来说是小菜一碟,小小翠华峰轻松拿捏。</p> <p class="ql-block">  站在接善台上看到太乙真人仰望星空,夜观天象,祈福天下百姓平安太平。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仰座在大石块之上,耸立在太乙真人旁边,两位老人在高山之巅窃窃私语,讨论人世间生存之道,山崩变化就这么奇特,造就了两位老人的时空对话。</p> <p class="ql-block">  站在翠华峰放眼俯视,天然大坝截留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1公里处,形成一个面积为0.14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堰塞湖,可划船、垂钓等。此湖有“秦岭明珠”之称,为秦岭72峪唯一一处堰塞湖,烟波浩渺,云蒸霞蔚,蔚为壮观。山崩巨石与天池湖光相融,碧峰绿水,奇石异洞,构成一幅人间仙境。当地群众称其为“天池”、“水湫池”、“翠华湖”、“太乙池”等。游人如织,好一幅太平盛世图。</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赶到太兴山脚下,露营村委会,偶遇云游四方的牛道士也住宿村委会,在一块闲聊杨队长说:“村委会是晚上露营住宿最放心的地方,自驾游途中有困难就找基层政府,肯定能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清晨,爬山途中又遇到了牛道土,边登山边闲聊,看来我们都是有缘人。</p> <p class="ql-block">  太兴山上有一寺二庙三座庵,四座楼台五座殿,六观七宫八洞等建筑设施,足以见证太兴山香火鼎盛。</p> <p class="ql-block">  过了南天门,爬上五百阶台阶己行走了近四个多小时,临近中午一时,体力渐渐不支,问下返的驴友还得两个小时才能登顶,友友们稍做休整补充能量,同时给我们杨队长过了个特殊的生日。</p> <p class="ql-block">  越向上行,爬升幅度越大,不知不觉终南笫一峰的标识出现在眼前,需再流一把汗,爬天梯,才能到达太兴山山顶。</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太兴山庙背面,遥望从铁庙上下来的友友们,我们的心都悬到了半空,那路怎么走啊!难怪有民谣曰:“天外天峰绝谷关,五大天险在此间;鹞子翻身头道关,人人见了心胆寒;猴子抱桩二道关,老君犁沟上下难;铁板桥边铁箍头,回心石前魄飞天;果老骑驴履天险,好汉移步腿打颤”。我们劝队长向下返别冒险了,队长确说:“路这么难走,孙大力士将一吨重的铁庙放在太兴山最高点,我们单人行走,怕什么?一个字,上。”在杨队长鼓励下我们紧跟其后,五道天险全部拿下,终于站到了太兴山最高峰铁庙旁。</p> <p class="ql-block">  友友们见过光脚爬山的人吗?我爬了五年山是第一次见到光脚爬山的人。</p> <p class="ql-block"> 三天的徒步生涯,战胜了困乏,战胜了惊险,战胜了心力,战胜了困惑,战胜了胆怯,战胜了自己,只要心存信念,积极备战,不断努力,总会有取得胜利的机会,成功始终属于那些不懈努力奋斗的人,返回途中分享快乐,感谢杨队的辛勤付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