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出发,察瓦龙,这是我时隔一年之后,再次从丙察察进藏,这大概也是最后一次机会体验这条原始的勇者之路,因为随着筑路工程的推进,曾经的炮弹坑、搓板路即将成为永远的过去。</p><p class="ql-block"> 离开丙中洛,沿怒江行驶半小时,就会看见云南两个字,已经没有西藏两个字了,西藏两个字已经在基建作业中被炸掉了,听说是扩宽路面,从这开始到处堆着石块,路边还有正在作业的工程车,记得去年走这条路时,还小雨绵绵,四处泥浆,现如今的丙察察虽然路还没有修好,但原本坑洼的路面基本填平,我不仅感慨,山路再难,都抵不过我们强大的基建,现在进察瓦龙的路,可以用坦途来形容,基本上不是很难走了,虽然有些不平整,有些坑坑洼洼的感觉,坐在后面摇摇摆摆,幽黑的鸡爪骨隧道也让许多人心生恐惧,可当我们看到在建的跨江大桥,便知晓大流沙的凶名将一去不复返,那天从下面经过时,我心里又生出了几分的眷念,不过,我怀念的不是大流沙,而是敢两次闯丙察察的那个无畏的自己,这几年的自驾旅行,从当初看见雪山嗷嗷大叫,看见美景也嗷嗷叫,总之在路上看见什么都一惊一乍的,想不到短短两三年,越野车不走的烂路,竟然也变成了坦途,果然,旅行还是要趁早,随着年龄的增长,55岁的年龄,再也体会不到35岁的心情。</p> 滇藏界,同一个地方去年和今年的对比 走最烂的路看最美的风景 强大的中国交建无处不在 等待父亲下班的小姑娘 再烂的路也有勇者前行 <p class="ql-block">跨江大桥修好后,大流沙的凶名将一去不复返</p> 去年来时雨兮兮 <p class="ql-block"> 今天行程在傍晚时分入住察瓦龙,行驶路线从丙中洛—滇藏界—察瓦龙—甲应村(甲应垭口4200米),最后回到察瓦龙乡。大概180公里8小时。下午2:30左右到达察瓦龙乡,走了约4个小时,不停歇,继续前往甲应村。</p><p class="ql-block"> 甲应村,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的一个高山村落,位于梅里雪山西侧山脚下,以原始风光、与世隔绝的环境和极少的常住人口著称,从察瓦龙乡出发,需翻越约3-4小时的崎岖山路,在这里,你可以直面雪山的壮阔,感受与世隔绝的宁静,是追求小众深度游的理想之地。</p><p class="ql-block"> 离开察瓦龙不久,道路便开始变得蜿蜒曲折,沿着陡峭的山体不断攀升,一侧是直插云霄的峻岭,山体上岩石裸露,时不时有碎石滚落的危险,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崖下是奔腾咆哮的怒江。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路面愈发糟糕难行,都是非铺装路面,炮弹坑、水毁路段、塌方路段接连不断,车子像小船一样摇摇晃晃,行驶在这样的路段,车辆随时可能陷入坑洼,底盘与石头的碰撞声不绝于耳,我们不敢和驾驶员聊天,都全神贯注的看着前行的路段。这段50公里左右的公路,宽度大约3米,几乎难以错车,对面来车,往往需要其中一方小心翼翼的倒车至相对宽阔处,过程就不说了,用惊险万分形容不为过,许多弯道呈锐角,车辆转弯时,外侧车轮距离悬崖边缘仅有咫尺之遥,稍有不慎,就可能万丈深渊。</p><p class="ql-block"> 从察瓦龙到甲应村的路途,充满了重重艰险,对驾驶人员的技术、心理素质以及车辆的性能都是极限考验。风景有多美,路就有多烂,由于天气和时间的原因,我们止步于海拔4300的崩功腊卡垭口山脊,停下车,深呼吸,吐出沿路的惊恐,我们看到了海拔6500的错改腊卡,海拔6100的大将军峰,隐约可见卡瓦格博,海拔6740的梅里太子雪山主峰,虽然这些都不是很清楚,但当看到这些绝美景色时,所有的艰辛都变得值得。</p> 导航可以看出去甲应村的路要转多少个急弯 这个大约3米宽的路错车是多么的不易啊,一错再错,为司机大叔点赞 当自己被高山围绕,我相信山水自为我祈祷 回程路上还有很多的骑手探险者前往。 <p class="ql-block">再回到察瓦龙乡已经是晚上7点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