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们一提起贵阳筑城的标志性游览地,自然想起地处南明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的甲秀楼,却忽视了与甲秀楼相依比其建造更早,䇄立在东门月城之上与东山相望的文昌阁,当初参加贵州乡试的秀才们都需不远千里到湖广、云南考取状元,自明万历二十四年修建完工的文昌阁便成了贵州乡试最大的考场,其规模最大为全省之冠,三层阁楼其建筑结构奇特而著名全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去绝世奇楼文昌阁必经“武胜门”,明代称为“武胜门”则为贵阳人俗称的“老东门”,原来贵阳城内有许多城门和城墙,均巳拆除后唯一保存下来的只有“武胜门”和附近的一段城墙,总算给贵阳人留下了一段古老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贵阳有“九门四阁”的美称,随着城市建设的变化,许多人对贵阳“九门四阁”的记忆逐渐模糊起来,而“武胜门”则是划分贵阳城内外分界的唯一遗址,虽然复修过的“武胜门”是仅存的一处城门城墙,但也保留了一些明代建筑的老石料,漫步行走于与文昌阁必不可分的城墙之上,依然感觉到沧桑的历史痕迹充满了浓郁的韵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昌阁是贵阳人民崇尚文化的象征地,供奉魁星和文昌君的塔楼,位于城东高阜之处,站在阁上可俯瞰全城,目前为保护这一座三层三檐九角攒尖顶阁楼,则不许游人登楼,只能在院中游览这修建别具匠心,颇有“平中见奇”之妙的“绝世奇楼”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昌阁”整体结构上底层为檐柱和金柱,用梁则穿枋连接内外两个巨大的木框架,而二层的檐柱以底层的过梁承托,三层的檐柱又立于二层的过梁之上,形成了一个上小下大的稳定结构,就是在清嘉庆年间贵阳发生的一次地震中,许多地段城墙及房屋倒塌,而“文昌阁”则依然安稳地立在城墙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昌阁”就像岁月里的指纹,阁楼周围的每个庭院都有一道它的故事,我曾想以前的书生们,是不是就在此祈求文昌帝君保佑他们金榜题名呢?面对未来的憧憬和迷茫,是不是来到“文昌阁”就一切迎刃而解了呢?这就是自己来此游览的一点感悟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