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西北东北25:告别大兴安岭——十八站到黑河、逊克

老菜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八站”,作为地名起源于清代,它是光绪年间由墨尔根(嫩江)修至漠河胭脂沟金矿驿道中的第十八个驿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八站”现在是塔河县的一个行政乡镇,也是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所在地,因而它比一般偏远之地的乡镇建成区要大得多,酒店和饭店也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八站有一处“十八站遗址”,现场所见是黑龙江省政府立的一块文物保护碑。我一直以为是清朝的驿站遗址,后来查阅资料才得知,这个遗址和清朝的驿站没有一毛钱关系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这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距今已有2万多年,是在我国最北部地区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早离开十八站,沿G331出发去黑河。车窗外,大兴安岭深秋如诗,白桦树干白光闪烁,与红松的赭红交相辉映,这确实是大兴安岭最为深情的季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呼玛县境内,我们根据路边的广告,拐入一条岔路,驶向“画山界江旅游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计划行程之外的景区,我们到达之前一点也不了解,只是当天行程不紧张,大家决定只是“进去看看”。我们才走到江边,所有人却被眼前的风景吸引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龙江由大兴安岭的腹地自由奔流而来,在这里居然冲积出了如此辽阔的一片河滩。天蓝水也蓝,天高云还淡,伫立江边,一种天高地远的感觉油然而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阳光开始打在山谷的树梢上,我通过长焦镜头捕捉着森林中的美。见栈道可经山谷通到对面山上,询问对面过来的游客之后,我和菜花毫不犹豫地走向景区深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依江而建的景区,简直是大兴安岭对当地的莫大馈赠。山峰临江而立,峭壁如刀削斧劈,注视着龙江之水在此迂回成弯,恍若天地间一卷未干的油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秋风裹着松针的清香掠过耳际,脚下是铺满松针与落叶的山间小径,我们误打误撞进入了一片原始森林。枯枝与红叶在风中低语,白桦树干如雪般洁净,叶片却已几近掉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场短时间的“迷途”成了我和菜花当天意外的惊喜。野性十足的我们,撞进了大兴安岭的野性深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晚至黑河入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一早去逛早市,人还真挺多的,只是个人觉得不买什么的话,还不如去附近的江边走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餐后先到黑河口岸游览,然后到中俄自由贸易城购物。江对岸俄罗斯那边立着面大旗,因此黑河口岸这边也立了根高大的旗杆,上面飘扬着巨大的中国国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也非常值得去看看,这座占地仅9.5公顷的小型公园,据说承载着中国地理的千年密码——胡焕庸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条从东北黑河至西南腾冲的斜线,将中国划分为“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东南侧以平原、丘陵为主,集中了全国约94%的人口;西北侧则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口占比仅约6%。</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天行程的重点是参观瑷珲历史陈列馆,我们到达那时已经11:30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全国唯一以中俄东部领土演变为主题的遗址博物馆,静静矗立在清代黑龙江将军衙门旧址上。风铃墙上,1858个铜铃随风轻响,仿佛在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关于1858年的那些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馆内陈列着1858年《瑷珲条约》的复刻文本,以及沙俄入侵的文物证据,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低语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858年,沙俄以武力胁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割让60万平方公里土地,黑龙江从此成为界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位母亲指着被割让的大片土地,轻声对女儿说:“这片土地曾属于我们的祖先,我们要记住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关于“江东六十四屯血案”的半景画前,一位父亲低声告诉儿子:“记住这片火海,你才能明白界碑的分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让孩子们从小了解这段历史,这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更令人动容的是,恰逢国庆长假,许多家长陪同着孩子来观展,但馆内秩序比想象的好很多,根本没人大声喧哗,这让我忽然间对来这的“东北人”肃然起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我们驱车前往逊克。并不是全程都能走G331的,有些施工路段还要走县道绕行,这就让我们与黑龙江边的一个小景点又不期而遇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坤河乡富拉尔村的“达斡尔族南迁纪念广场”,上面有纪念碑和雕塑,纪念1654年达斡尔族奉清顺治帝旨意从外贝加尔湖地区南迁至黑龙江南岸的历史事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终于在太阳下山之后,我完成了在逊克县城的黑龙江边跑步打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河滩、断桥、残阳、断了头的边境巡逻线,我独自奔跑,眼前的一切却似乎并不完美。但奔跑中我忽然明白:大兴安岭的秋天,不仅是自然的绚烂,更是历史的回响。绚丽的色调容易覆盖历史的伤痕,奔腾的江水容易冲刷遥远的记忆,大兴安岭的许多事,我们是不能忘记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谢谢浏览,顺祝吉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