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大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幼儿的心理素质,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需解决的重大课题。</p><p class="ql-block">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怎样呵护幼儿心理健康呢?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幼儿心理健康小知识。</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心理健康呢?</p><p class="ql-block">1.心理健康: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p><p class="ql-block">2.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幼儿常见心理健康识别</p><p class="ql-block">1.攻击行为</p><p class="ql-block">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东西等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 </p><p class="ql-block">形成原因:欲望得不到满足;模仿(电视、父母、其他小朋友)。</p><p class="ql-block">2.多动症</p><p class="ql-block">多动症也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具体表现:活动多、小动作多、注意力不稳定、情绪不稳定、冲动、做事不分场合、不计后果、学习困难等。 </p><p class="ql-block">形成原因:在注意力形成的婴幼儿时期,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破坏了孩子专注力的形成;由于年龄原因孩子的注意转移能力差,对某些事物不感兴趣,成人的要求与孩子的能力之间差异太大都不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p> <p class="ql-block">心理疏导可以怎么做?</p><p class="ql-block">1.及时沟通,耐心倾听</p><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的情绪较为压抑、郁闷,此时不要去压制、激怒孩子,可以通过“说说心里话、绘画、手工”等方式来疏导,引导孩子说出心里的话,宣泄心中不愉快的情绪。</p><p class="ql-block">2.亲近孩子,陪伴孩子</p><p class="ql-block">抚摸、拥抱、牵手、亲吻,都能给孩子传递安全感,给予孩子心灵上的慰藉。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全身心陪伴孩子做他喜欢的游戏,讲个故事,一起玩耍,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孩子一下就会开心起来了。</p><p class="ql-block">3.鼓励交友,培养兴趣</p><p class="ql-block">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和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各年级老师一起讨论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把“爱”的温度和“心”的色彩,交汇在家、校、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里成长,身心健康,幸福快乐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