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纳河巴黎段桥梁选粹(一)

zjghym

<p class="ql-block">塞纳河是巴黎的母亲河,横穿巴黎市中心,将城市分为左岸和右岸。巴黎市区段的塞纳河长约13公里,流经多个著名景点,两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巴黎市区段共有37座桥梁横跨塞纳河,其中许多具有悠久历史和建筑价值。几年前,在巴黎度假旅游期间,途经或打卡了其中30座桥梁,手机、相机随拍了部分照片,现汇总编制了塞纳河巴黎段桥梁选粹(一)、(二)二个美篇。本美篇选取了16座桥梁62张照片,桥梁的介绍文字参考或摘录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西蒙娜·德·伏波娃人行桥,巴黎塞纳河上的第37座桥梁,连接巴黎第12区和第13区,全长约304米。以法国哲学家、小说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名字命名,2006年7月13日举行落成典礼。主体结构为钢架,桥面为木条铺就。桥呈弧形,由高低两条钢架,分别连接塞纳河两侧各高低两处堤岸。有两个拱构成桥梁的几何形状,三道路径沿拱和弓形排列。桥的中央部分有一个独特的“眼”形空间,下层形成一个宽12米、长65米的广场。桥梁将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公共广场与对岸的贝西公园相连,使塞纳河在巴黎市中心发挥着核心作用。</p> <p class="ql-block">查尔斯·戴高乐桥,一座钢混梁桥,长207.75米,宽31.6米,1996年建成,连接巴黎第1、3区和第12区,是一座单向桥。1986年,巴黎议会决定在巴黎东南部的贝西桥和奥斯特利茨桥之间建新桥,连接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塞纳河右岸的贝西区,以及里昂火车站和奧斯特利茨火车站。钢桥面形状像机翼,由两个混凝土桥墩支撑,每个桥墩与桥面之间有两个倒锥形钢框架。</p> <p class="ql-block">奥斯特利茨高架铁路桥,一座单层半穿式桁架钢拱桥,为巴黎地铁5号线的专用桥梁,也可通行RER C线列车。1991年随“塞纳河畔”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桥梁跨度140米,宽8.50米,为抛物线形“半通式”钢拱,顶部中央和桥面上方采用销接接头,有两个大型抛物线拱门、三个接头。桥台建立在长22米、宽18米的砖石体上,有海贝、海豚等风格浮雕,桥基上刻有巴黎的盾形纹章。</p> <p class="ql-block">奥斯特利茨桥,1801年决定建造铸铁桥,1804-1806年建成。1854年因被认为危险而重建为石拱桥,并以奥斯特里茨战役命名,连接巴黎第12区与第5和13区,长约174米,是巴黎重要交通枢纽与文化象征,见证诸多历史变迁,承载着巴黎的历史与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贝尔西大桥,连接巴黎第12区和第13区。1832年,这里曾有一座收费的吊桥“奥尔良桥”。1863-1864年,被一座石质桥取代,后命名为贝尔西桥。1904年,为使巴黎地铁6号线通行,桥宽扩张了5.5米。1989-1991年,再次进行扩建,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长175米,宽4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覆以石材装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苏利桥,连接巴黎第4区、第5区与圣路易岛。其所在位置曾有步行吊桥,后作为巴黎改造的一部分,于1876年建成现在的苏利桥,并在1877年8月25日揭幕,以亨利四世的宰相苏利公爵命名,巴黎现存为数不多的铸铁结构桥,由两座单独的桥组成,呈约45度角横跨塞纳河。右岸侧(北段)由一个径间长42米的铸铁拱和两个径间长15米的石拱构成,共93米;左岸侧(南段)则由三个铸铁拱构成,长163米。</p> <p class="ql-block">苏利桥(北段)</p> <p class="ql-block">图尔奈勒桥,其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初,最初是一座木桥,1651年几乎被洪水摧毁,1656年重建为石桥,1845年进行了扩建,现桥于1928年建成,桥宽24米,有3个拱,分别为12米、74米和11米,呈不对称设计。中央拱的支柱由3个钢筋混凝土拱组成,上面有15米高的巴黎主保圣人圣日内维耶芙的雕像。图尔奈桥连接着圣路易岛和左岸,连结巴黎第4区与第5区,是巴黎的重要交通与景观桥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路易·菲利普桥,始建于1833年,最初为吊桥。1848年法国大革命期间遭大火焚毁,1862年按原貌重建为石桥。桥长100米,宽16米,有三个桥拱,由混凝土桥墩支撑,垂直跨过塞纳河,连接圣-路易岛与塞纳河右岸的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玛丽桥,连接圣路易岛和巴黎市政厅,处于巴黎第4区,1635年建成开放。后历经1658年洪水破坏、1660年建木桥并设收费站筹款、1670年石桥重建等。玛利桥长92米,宽22米,为石拱桥,有5个独特的石拱,桥基壁龛未放置雕像。</p> <p class="ql-block">兑换桥,一座拱桥和公路桥。位于巴黎第一区和第四区交界处,连接西堤岛与右岸的沙特莱广场,毗邻正义宫、巴黎古监狱和沙特莱剧院。历史可追溯至罗马时代,现桥于1860年拿破仑三世时期建成,得名于中世纪在桥上设摊的货币兑换商,当时这里是重要的货币交易场所。</p> <p class="ql-block">圣米歇尔桥,连接左岸的圣米歇尔广场和城岛,毗邻圣礼拜堂和司法宫,得名于附近的圣米歇尔小堂。桥长62米,宽30米,最早于1378年建造,当初是木桥,1408年被洪水摧毁,1444年建成新石桥。1857年大规模重建,采用三拱桥全石材建造,由坚固桥墩支撑,装饰有帝国“N”字标志,是拿破仑三世统治的象征,体现第二帝国风格。</p> <p class="ql-block">大主教桥,修建于1828年,是一座三拱石桥,长68米,高11米,由分别为15米、17米和15米的三跨石拱组成,是塞纳河上最窄的桥之一,连接着塞纳河的西堤岛和左岸,如今已改成可以通车的石桥,也建立了玻璃墙。从巴黎圣母院出来,向东南方向走不到100米,穿过若望二十三世广场,便来到大主教桥,在这里可以拍摄到雄伟的巴黎圣母院全貌。</p> <p class="ql-block">阿尔科莱桥,连接塞纳河右岸与西堤岛,在市政厅与巴黎圣母院之间。1828年建成步行悬索桥,1854年重建为铁制拱桥,1856年由拿破仑三世皇帝揭幕的单跨拱桥,跨度80米,有装饰性铁制品和石墩。以1796年拿破仑在阿尔科勒战役中的胜利命名,见证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等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小桥,塞纳河上最短的桥,仅约40米,也是塞纳河上最早的桥,曾多次在外族入侵中被损毁和几经重建,于1196年由木制改为石制,现存的小桥建于1852年,其左前方是巴黎圣母院。</p> <p class="ql-block">双倍桥,建成于17世纪,在建造之初,是专门供当时在旁边的教会医院里的修女使用,方便她们往来于塞纳河两岸。桥梁具有独特的风格,桥身呈非常特别的深红色,在塞纳河众多灰色或青铜色的桥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与周边的建筑和环境相互映衬,展现出巴黎独特的城市风貌。</p> <p class="ql-block">圣路易桥,位于巴黎第四区,连接塞纳河上的西堤岛和圣路易岛。桥梁全长67米,宽16米,于1970年落成的混凝土结构。最初于1630年建有一座木桥,后因各种原因被替换。桥身较为简洁,没有过多装饰,现代混凝土结构使其坚固耐用,可容纳4辆汽车同时通过,桥两侧设有行人道,方便人们漫步欣赏塞纳河风光。这里经常有街头艺人表演,为桥梁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活力,是巴黎人散步休闲的好去处,也是游客感受巴黎浪漫风情的打卡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