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31日早上坐车来到了舜帝陵景区。天有点阴,适合游玩。景区分舜帝公园、盐湖区博物馆、舜帝陵庙三大部分。</p> <p class="ql-block">进入舜帝陵公园,主路两侧有形态各异的栓马桩。</p> <p class="ql-block">还有舜帝传说的故事和河东名人介绍。</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牡丹园、月季园收尽四季风光。</p> <p class="ql-block">舜帝陵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后毁于元末战火;明正德初(1506),乡人重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大地震,处于震中的运城天塌地陷,陵庙成为一片瓦砾。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安邑县令吴愈再次重建。</p> <p class="ql-block">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位列“三皇五帝”之一,被誉为中华“德圣”“孝祖”。《孟子·离娄下》中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是轩辕皇帝的第九代世孙,据《孟子·离娄下》记载,舜帝生于诸冯(今山西省永济市)、迁于负夏(今山西省垣曲县)、卒于鸣条(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十公里处的鸣条岗西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舜帝年轻时以孝齐家,他孝感动天的故事被奉为二十四孝之首。在位期间舜帝体恤民情,以德治国,先后完善法制,修正仪礼,治理洪水,发展生产,形成了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五谷丰登、人民康乐的和谐时代。古人就以“尧天舜日”来歌颂他与尧的丰功伟绩司马迁曾经在《史记》中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所以舜帝被称为“德圣”、“孝祖”。</p> <p class="ql-block">舜帝作为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鼻祖,它颁布的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构建起家庭伦理道德、社会道德、宇宙道德的道德文化,其丰富的人文底蕴,在数千年人类历史长河中,始终为海内外华人华裔乃至全球人类所推崇。</p> <p class="ql-block">舜歌南风雕像。《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舜歌南风雕像由中央美术研究所设计,高5.18米,宽6.45米,厚3.6米,采用花岗岩雕刻,气势宏伟、古朴传神,为景区标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青石大象,取意舜耕历山,大象为之耕田、百鸟为之耘草。世界舜帝后裔宗亲联谊会把大象作为会标,寓意万象更新,促进世界大同。此处青石大象为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所捐赠。</p> <p class="ql-block">华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装饰于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起源于尧帝所创的“诽谤木”,东汉时期始用石柱作华表。</p> <p class="ql-block">此华表由汉白玉雕刻,方形莲花座,蟠龙立柱,上端蹲兽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朝天吼,亦称“望天吼”。</p> <p class="ql-block">夫妻柏相传大禹为舜陵亲手栽植,已有四千多年树龄。两棵柏树一枯一荣,活柏抱死柏如同一对忠贞不渝、生死相依的夫妻,造型罕有,形态传神,因此命名为“夫妻柏”,明代《安邑县志》亦称“连理柏”。</p> <p class="ql-block">龙柏,状如神龙,根部又像一把龙椅,座基、扶手靠背、脚蹬各具其形。相传西汉末年,王蟒篡位,光武帝刘秀避难于此,刘秀是东汉开国之君,因此得名“龙柏”,是千年舜陵的“活化石”,河东文化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子孙柏,为千年古柏所行生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寓意子孙福运绵长,代代兴盛。</p> <p class="ql-block">古代帝王、王公大臣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起于秦汉时期,历代帝王大臣沿用不衰。舜帝陵石像生大部分为各地搜集而来,雕刻手法各异,石兽、石马、石人两两相对神态肃穆,帝王威仪毕现。</p> <p class="ql-block">仪门,又名山门,仿清代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是进入舜帝陵庙的第一道大门,上挂“有虞帝舜陵”匾额为明万历进士邢其任所书,东西对设盘龙砖雕影壁,前后花板刻有“三星高照、富贵平安”等吉祥图案。</p> <p class="ql-block">登上山门,可北望孤山、南眺鹾海,盐湖盛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献殿,元代悬山顶式建筑,是祭祀的场所。前檐通檩长17.4米,由一根完整的古杨木搭建,属古今罕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享厅即供奉祖宗、祭祀神灵的厅堂。</span>此享厅为清代建筑,厅前匾额“陟方之所”是雍正元年(1723年)安邑知县车敏来所题,意为舜帝升天之处。</p> <p class="ql-block">舜帝陵位置为大禹所选,陵寝坐北朝南,高3米,周长51米。陵冢上的古柏已有两千多年,树顶由五大枝干组成,当地百姓尊称该古柏为“五子登科柏”。</p> <p class="ql-block">关公祠。据说祠堂所在位置是他当年拜谒舜帝时的拴马处。</p> <p class="ql-block">关公栓马处</p> <p class="ql-block">皇城,又名离乐城,是舜帝陵庙的重要组成部分。 </p> <p class="ql-block">皇城城墙高大雄伟,中轴线上布列着戏台、献殿、正殿等建筑,两厢为配殿、钟鼓楼,主次有序,布局严谨,呈现出一派帝王陵寝的威严肃穆之势。</p> <p class="ql-block">舜帝陵庙内现存明、清及民国时期重修碑刻7通,详细记载了庙宇的历史沿革和修复情况。近年来,地方政府多次对舜帝陵进行扩建,逐步形成了一个占地面积1778亩、规模宏大的舜帝陵景区。</p> <p class="ql-block">钟楼。钟楼、鼓楼,清代歇山顶式建筑。晨来撞钟,暮来击鼓,是古代的一种报时方式,为了使钟鼓声传播更远所以建造钟楼、鼓楼。此钟鼓二楼系清代建筑,现存钟鼓实物是重建陵庙时善举之人所捐。</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戏台、卷棚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清代硬山顶式建筑,屋顶外观卷曲,构造奇特,舒展轻巧。每逢农历二月初二舜帝生日、九月十三舜帝祭日,具有运城地方特色的蒲剧、眉户、道情各类戏种轮番上台,连天表演,以表思舜之情。</p> <p class="ql-block">围棋盘。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始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据史书《世本作篇》记载:“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思故作围棋以教之”。此棋盘为纪念舜帝授棋传道所设。</p> <p class="ql-block">献殿是祭祀舜帝,敬献祭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清代硬山顶式建筑,殿前“浚哲文明”匾额是康熙皇帝御笔亲题,意为赞扬舜帝深邃智慧,德行经天纬地、临照四方。</p> <p class="ql-block">后方“恭己南面”匾额是宋真宗所题,意为学习舜帝端正自身,无为而治的德政思想。</p> <p class="ql-block">献殿与正殿紧临。</p> <p class="ql-block">正殿为元代建筑,殿内有舜帝塑像,神态庄严。</p> <p class="ql-block">寝宫,亦称“养颐宫”,是古时皇帝、皇后起居的宫室。舜帝寝宫为2001年重建,歇山顶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宫内供奉舜帝和他两个夫人娥皇、女英。娥皇、女英为尧帝之女。</p> <p class="ql-block">王范寿圣寺正殿</p> <p class="ql-block">解州祖师庙正殿</p> <p class="ql-block">敤首祠,是为了纪念舜帝的同父异母妹妹敤首而修建的。敤首又名嫘,是中国传说中舜帝的妹妹,她以善画闻名,被称为“中华画祖”。</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舜帝陵景区后,坐车去往常平关帝家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