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闫尚利的书法人生</p>
<p class="ql-block">——奋进生命曲,赤诚奉献歌</p>
<p class="ql-block">在妫川大地的秀丽风光中,闫尚利的名字犹如铿锵之音震撼人心,又如暖阳之光温润岁月。他以钢铁般的意志与命运顽强抗争,书写出波澜壮阔的生命史诗;又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奏响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大爱乐章。</p> <p class="ql-block">1988年,命运的阴霾骤然降临,闫尚利老师不幸被确诊为肝癌,不得不接受肝脏部分切除手术。然而,他并未向命运低头,而是在漫长的治疗岁月中,毅然选择以“小楷书”抄写三百五十万字的《资治通鉴》。这一抄,便是整整八个春秋。创作之路荆棘密布,为追求理想的书写效果,闫尚利常常强忍腰间剧痛,半跪于地,日夜伏案挥毫。八年时光,他饱尝酸甜苦辣,为完成这部“浩瀚工程”,不仅耗尽7万余元积蓄,更用坏七百多支毛笔,挥洒一千余张四尺整张宣纸,最终完成总重达80斤的鸿篇巨制。他感慨道:“写完这部《资治通鉴》,我的病也好了,切掉的肝脏竟重新生长。”凭借着超乎常人的坚韧毅力,他先后荣获“北京市抗癌明星”“北京市健康之星”称号,更成为“感动延庆十大人物”之一,成为众人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标杆。原延庆县委书记李树旺称赞:“尚利,你的成绩斐然,为你点赞!”原延庆县政协主席姚恒评价:“你为延庆书坛增添了满满的正能量。”原延庆县人大主任刘明耀赞叹:“移山毅力、磨杵工夫,万卷书就千只笔秃。”著名书法大师李自星留下“八年挥毫苦,千秋笔墨香”的贺词,北京广播电台《岁月辞典》栏目组也盛赞:“八年写通鉴,一书天下雄。”</p> <p class="ql-block">闫尚利不仅是生命战场上的强者,更是文化传承的坚定践行者与无私奉献者。他心怀大爱,早年便将自己倾注无数心血、耗资7万多元创作的书法巨著《资治通鉴》手抄本,以及自撰的《走过的路》《同堂荟萃》,无偿捐赠给区档案馆。今年6月5日,在延庆区档案局举办的国际档案日活动中,闫老师再次慷慨解囊,将多年精心创作的40余幅装裱书画作品,投资万元打造的50米书画红色长卷,以及150幅自创未装裱的书画作品全部无私捐献。这一善举受到区档案馆和区融媒中心的高度重视,专门为其举办了庄重的捐赠仪式。</p> <p class="ql-block">谈及无偿捐赠的初衷,闫尚利深情地说:“将作品捐献给档案馆,能让文化脉络得以传承、妥善保存,方便后人探寻历史,延续文化根脉。希望我的这些举动和作品能发挥更大价值,也期盼更多热心人士投身到档案文化事业中来。”</p> <p class="ql-block">此外,他还积极投身文化公益事业,创办了延庆区首个社区书画社。在这里,一幅幅书画作品成为歌颂党、歌颂祖国的深情赞歌,让小小的书画社绽放出璀璨的文明之花,滋养着一方百姓的精神家园。他的作品多次亮相市区展览,收获广泛好评。闫尚利用笔墨书写传奇人生,以奉献诠释大爱无疆,他的故事,永远是妫川大地上最动人、最珍贵的精神诗篇。</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