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在此之前十多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在此之后八十年,古希腊哲学开创者苏格拉底出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个年代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轴心时代,从那个时代开始,人类思想开始启蒙并激烈萌动,学说流派纷纭,彼此争论不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子、释迦牟尼和苏格拉底分别来自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他们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世界四大古文明的其它支流都已经中断了,只有中华文明不曾中断,从远古绵延至今。作为国人,我有一种自豪感,同时,一直想去拜望一下被尊为圣人的孔子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子姓“子”、氏“孔”、名“丘”、字“仲尼”。一直以为孔子姓孔,其实不准确。先秦时期,姓用于区分血缘,代表父系家族,氏指父系氏族的分支,代表贵族地位。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建立,贵族体系瓦解,姓氏逐渐合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子祖籍河南,曲阜是孔子出生和经营事业的地方。春秋时期,曲阜是鲁国故都,是周公的封地。周公平定判乱、辅佐成周、制作礼乐,是孔子崇拜的偶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子三岁丧父,家道中落,自幼熟知礼制,青年时期礼乐知识名扬鲁国,中年开始讲学,从事教育。年过半百后,为宣传和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他偕弟子周游列国十四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东周以来,特别是孔子所在的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弑杀、夺权、纷争、战乱此起彼伏,孔子周游列国宣传礼制、仁爱的治国思想,几无听众。在郑国的时候,曾因与弟子失散独候东门,称自己当时的样貌如丧家之犬。直至68岁,孔子才重返鲁国,继续教育事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后,孔子的儿子和一些爱徒因各种原由相继走在自己的前面,孔子备受打击,5年之后,因病而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子用一生所学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经过历代众多大家们整理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依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子思想的传播开始并非一帆风顺,十四年的周游列国效果不大。但孔子的三千弟子,特别是七十二贤,为儒学的世代传播准备了宝贵的人力资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礼制并未恢复,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还是战国时期成效显著的法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叔孙通为刘邦制定了朝仪制度,奠定了大汉礼法基础。当汉高祖意识到儒家对治理天下的重要性时,已经病入膏肓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后的文景时期,尊崇黄老之道,主张无为而治,儒学仍没有被重视。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经过“七国之乱”,无为而治已不适应统治阶级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汉武帝当政后,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需要一个强化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不要无为,要有为而治,他下诏征求治国之策,便有儒学博士董仲舒上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该主张正合汉武帝之意,随即被定为治国理政的思想方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子生前为了理想颠沛流离,但他死后的几千年中,孔子被尊为圣贤,他的思想备受追捧,儒学成为历朝历代的立国之本。儒学的鼻祖孔子,也被历代的天子们高规格供奉,庙宇越修越大,墓地越扩越广,儒学早已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孔庙那天,正赶上有祭祀活动。有几十位演员表演祭祀礼仪,没有旁白解释,所以看不懂,只是看热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庙,是历代帝王祭拜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弟子们将其生前故居立为庙,当时只有居室三间。之后,东汉、魏晋、唐宋,历代帝王不断加以扩建,到宋真宗年间,殿堂已有316间。金、元、明、清时期不断重修,特别是明代重修了20多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庙现有规模,形成于明清年间,仿皇宫建制,九进庭院,占地约200亩,门坊角楼,黄瓦红墙,雕梁画栋,碑碣如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庙的第一石坊“金声玉振”,源于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为奏乐的开始击钟和结束击磬之音,此为孟子对孔子为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赞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庙的门很多,进入石坊,走过一石拱小桥,便是棂星门,寓意尊孔犹如尊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往里走是圣时门,意为孔子是最适合时代的圣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过此门,是一片宽敞的林园,古木参天,庄严安宁。这里以柏树为主,很多都有几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进入弘道门,是明洪武十年孔庙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此门,再往里走便是大中门,门里便是孔庙第四进庭院。清代,为使孔庙更像皇宫,门两边各修一个角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中门迎面是同文门,过同文门,院中高阁便为“奎文阁”,是孔庙的藏书阁,始建于北宋。“奎文阁”前有两座御碑亭,共有四幢明代御碑,碑文内容都是尊崇孔子、推颂孔子思想,都是结构严谨、端庄大气的楷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过“奎文阁”是孔庙的第六进院落,这里有十三座碑亭,为保护皇帝御制石碑而建,内存从唐代到民国共55幢石碑,是历代帝王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碑亭北侧,居中是孔庙的第七道大门,名大成门,取孟子评价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之意。院落正中有一座“杏坛”,相传为孔子讲学之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杏坛”北侧,便是双层石栏、金碧辉煌的大成殿,“大成殿”金字牌匾为雍正皇帝手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孔庙的主殿,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周围廊下28根雕龙石柱分外夺目,神龙盘绕,祥瑞升腾,刀法刚劲,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成殿的后面是寝殿,是专门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地方,是孔庙三大殿之一,另两个就是前面的大成殿和奎文阁。寝殿之后就是孔庙最后的第九进庭院,院中的圣迹殿保存着孔子一生事迹的石刻,明万历年间所建,把原有记载孔子事迹的木刻改为石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古到今,上自皇帝下至百姓,人人都尊崇孔子,千里迢迢前来拜祭,希望好运粘附在自己身上。因此,这里的古树、树瘤、龙石柱上,都有包浆的痕迹,我也摸了摸那光滑玉润如凝脂般的吉祥物,希冀好运上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庙的旁边就是孔府,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是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最早,汉高祖刘邦封孔子九世孙为奉祀君,代表国家祭祀孔子,之后历代不断加封,到宋代被封为衍圣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洪武十年修建衍圣公府,也是九进院落,有480个房间,前为官衙,后为内宅,现在,府内存有大量档案和文物。办公区域有三道门,然后入三大堂,三堂之后便进入内宅部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面是后花园,整体格局和皇宫很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孔府北门步行前往孔林,会经过翠柏掩映的笔直的石板路,这就是孔林神道了。刚下完小雨,道路湿漉漉的,就像刚冲洗过一样,清幽绵长直至圣人安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万历年间所建的“万古长春”石坊凛然屹立在道路中央,伴着潮湿然而清新的空气,正合上参观孔林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公元前479年,孔子葬于此处,弟子子贡等人都以各方奇树植于墓地,其后,孔子后代依次从冢而葬,形成孔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内古树多达万余株,种类繁多,枝繁叶茂,是一座天然植物园。孔林中,名人题写的碑石星罗棋布,堪称又一碑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里,我知道了清初剧作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是孔子的第64代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孔林出来去火车站的途中,路过孔子博物馆,为了不误开车时间,我只能抽出一小时时间参观,弄得自己很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子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孔子,展示其思想学说,传播儒家文化,建成于2018年,2019年初秋正式开放,2020年末被国家评为一级博物馆。馆内不仅有文物、档案和孔子生平及思想介绍,我最感兴趣的,是将反映孔子学说的一些小故事做成了泥塑群像,寓教于乐,引人驻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农山言志,讲的是孔子和弟子子路、子贡、颜回登农山聊志向的故事。子路表现出的是勇猛,结果被砍成肉泥,死在了孔子的前面。子贡展示的是巧言,结果成为卓越的外交家兼儒商,家财万贯,为孔子守孝六年。颜回主张的是礼乐,是最象孔子的学生,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结果不齿仕途,穷居陋室,安贫乐道,最终先孔子而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子与四名弟子畅谈,大家都谈治国兴邦的理想,只有曾皙向往田园生活,孔子大加赞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某日,马厩着火,孔子回来问,伤着人没有?古时马很贵,养马人地位很低贱,而孔子问人不问马,彰显孔子的仁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子引盲人指路就坐,以身作则,践行以礼待人之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哀公问政,孔子授以中庸之道。鲁哀公曾问孔子:我生在深宫,不知哀愁,不会劳作,不懂世事,不辨危机,怎么办?孔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汉文帝,堂堂的一国之君,在薄太后卧病期间,亲自侍奉在身边,替母尝药,被后世列入二十四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诸葛亮,蜀国名相,在鞠躬尽瘁地尽忠的同时,也不忘悉心教子。著名的《诫子书》已经纳入初中语文教材,其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格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利玛窦,意大利传教士,在明朝生活了28年,讲汉语,穿汉服,从儒学,是向西方介绍儒学的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曲阜的一天,紧凑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曲阜不仅是孔子故乡,还是鲁班故里。这是一座安静、整洁、低调的城市,景区之外的人不多,道路很宽阔。虽然一直都是阴雨天,但不觉压抑沉闷,心情很舒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特别是在民宿老板身上,我体验到了礼貌、周到的服务。不愧是孔子的家乡,礼仪到位,民风淳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西方国家能吸收一些儒家文化,这世界一定会安稳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