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钥匙。在幼儿阶段,培养科学用眼习惯尤为重要,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守护孩子的明亮双眸!</p> 认识眼睛 <p class="ql-block">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地,这些美丽的风景都需要我们用眼睛才可以看到。我们都知道一句名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还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我们所接受的外界信息中有80%是靠它来完成的。所以眼睛的作用可大了,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眼睛。</p> 近视的前兆 <p class="ql-block">1.凑近:看东西离得很近,看电视不自觉往前走,往往提示孩子视力变差。</p><p class="ql-block">2.眯眼:长期眯眼会导致眼部肌肉疲劳从而近视度数加深得更快。</p><p class="ql-block">3.揉眼:近视的孩子因看东西模糊,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可能提示孩子视力下降。</p><p class="ql-block">4.眨眼:近视的孩子会经常揉眼睛,造成慢性结膜炎及角膜损伤。眼睛不舒服,孩子会频繁眨眼睛。</p><p class="ql-block">5.歪头或斜眼:排除斜视后,近视的孩子喜欢歪头或斜眼看东西,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散射光,从而看得清楚一些。</p><p class="ql-block">6.皱眉:皱眉可以造成眼睑及眼外肌的变化,改变眼球形态,从而看得清楚一些。</p><p class="ql-block">7.经常拉扯眼角:这样能减少光线的散射,并压平角膜,改变屈光力,让轻度近视视力暂时提高。但长期拉扯眼角,会造成散光。</p> 预防视力小妙招 <p class="ql-block">1.增加户外活动 </p><p class="ql-block">家长应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的时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这样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学龄前儿童每天至少进行3小时户外活动。</p> <p class="ql-block">2.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 </p><p class="ql-block">家长陪伴孩子时,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单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学习20~3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p> <p class="ql-block">3.避免不良用眼行为 </p><p class="ql-block">家长引导孩子在走路、吃饭、卧床时不能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在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也不能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读写姿势,提醒孩子要始终保持“三个一”:读书写字身体要坐正,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一尺、胸前与桌子距离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为一寸。</p> <p class="ql-block">4.关注幼儿远视储备 </p><p class="ql-block">了解幼儿各年龄段的远视储备情况,有助于家长和医生及时发现幼儿眼睛发育异常,通过合理用眼、增加户外活动等方式,尽可能让幼儿的远视储备在合适的年龄阶段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为孩子的视力健康奠定良好基础。</p> <p class="ql-block">5.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p><p class="ql-block">改变“重治轻防”的观念。家长要关注室内照明和孩子的视力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看电视时凑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经常揉眼睛等情况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并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尽量在眼科医疗机构验光,避免出现因不正确的矫治方法导致近视程度加重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幼儿阶段是孩子进行保护视力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对孩子一生的爱眼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需要长期的家园密切配合,正确引导幼儿合理用眼、科学用眼。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