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font-size:22px;">《健康阳光》12人旅游队在叶女士等的精心策划下,于5月13日开启自助自由之旅。清晨8:30,队员们由3部车准时在连江火车站汇合,相互帮忙核对身份证与车票。随之即速上车,9点28分G1632次高铁准时离开连江火车站.举行了为期3天两夜的雁荡山之旅。</b></h1> <h1><b>动车上,团员们分享着自备糕点及零食,车窗外的风景如画卷般展开。11点到达温州南站,团队在叶女士在前引路下,仅用15分钟便完成雁荡山的换乘.</b></h1> <h1><b>11:54 G7546准时抵达雁荡山站时,联系好的豪雁民宿的3辆接站车已提前等候。司机师傅热情地帮提行李,12人分别乘车辆沿着盘山公路前行,20分钟后抵达豪雁的宾馆。老板娘热情相迎,队员们拿着叶当家预先分好的房卡,分别入住自己的房间.</b></h1> <h1><b>豪雁宾馆是典型的家族式民宿,老板夫妇统管全局,七旬父母凌晨便起来熬粥煮鸡蛋。老板负责接送和前台,老板娘打理订房和早餐,而持有导游证的妹妹更是个"秘密武器"——能用外语接待外国游客。这种全家总动员的模式让服务充满人情味:客人下车热情接待,爬山归来备茶水,儿媳、小舅子、老板为常备司机(也是我们三天的专职司机)。三代人各司其职,既传承了农家待客之道,又以专业服务赢得口碑,在OTA平台长期保持高分。</b></h1> <h1><b>午餐前叶当家与老板娘在服务台展开简单扼要磋商,敲定了三日游方案:首日下午聚焦大龙湫瀑布与灵峰景区.次日安排楠溪江一日游,第三天(15日)探秘方洞奇观,行走方洞栈道、灵岩景区及灵岩飞渡表演,然后参观三折瀑中的中折瀑.下午动车回家。</b></h1> <h1><b>中午,团队在宾馆附近的农家餐馆简单用餐。13:20准时出发,三辆民宿自家车组成的车队驶向大龙湫景区。 车程约半小时,沿途山色渐佳。老板贴心地为每车准备了矿泉水。 14:00左右抵达大龙湫停车场,众人下车时,已能隐约听见远处瀑布的轰鸣声。叶当家买了雁荡山景点的连票(包括后天的行程所有的景点费用),一行人兴致勃勃地向瀑布观景台进发。</b> </h1> <p class="ql-block" style="color: #ed2308; font-size: 20px;">13日下午大龙湫景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龙湫景区简介:大龙湫景区在“雁荡三绝”中独占鳌头,在宋代便有“龙湫一派天下无,万众赞扬同一舌”的美誉。沿溪溯徐霞客之古道,有流纹岩构成的剪刀峰、大龙湫.连云嶂诸景,溪东有常云峰、千佛岩,过千佛岩可至龙湫背。一路奇峰绝壁,飞瀑如龙,美轮美奂,令人惊奇。</b></p> <h1><b style="font-size:22px;">千佛岩:山石高低有致、凹凸参差,形态各异,如石佛聚会,故名。雁荡山多期次火山活动喷发溢流的岩浆在冷凝收缩过程中形成的裂隙,受风化作用及流水侵蚀而形成了雁荡山这种独特的叠嶂景观.</b></h1> <h1><b>流纹岩构造是由于岩浆在流动过程中不同颜色不同成分的物质定向排列所形成的,流动记录了火山喷溢出的岩浆在地表流动的痕迹。</b></h1> <h1><b>雁荡山岩石都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主要为流纹岩。岩石表面的许多“石球”地质学称“球泡构造”。它是含有气体的岩浆溢出地表后,在流动过程中气体局部聚集,形成有空腔的球状岩石.</b></h1> <h1><b>抱儿峰:一高一低,二石相倚,状如少妇抱儿。此景南宋已发现,有诗句云“抱儿爱均于慈母”,正是说的这处景观。</b><br></h1> <h1><b>剪刀峰:沿锦溪进入景区,首先看到一耸立的岩峰。峰上部一分为二,状如指向蓝天的剪刀,又如仰天的鳄鱼。清代钱宾王说“百二峰形各不同,此峰变幻更无穷”。环绕此峰观察,依次出现 “剪刀”“啄木鸟”“熊岩”“桅杆”“一帆”等造型,故有移步换景,一峰多名的特点。</b></h1> <h1><b>剪刀峰在不同的角度出现不同的景象.</b></h1> <h1><b>视频生动展现了壮丽的大龙湫瀑布。水流从高耸的峭壁上笔直落下,如一道白色水练,气势磅礴。水花飞溅,在空中弥漫成阵阵水雾,给周围带来清凉湿润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瀑布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彰显着大自然的雄伟与力量。游客出现在画面中,仿佛被这自然奇观深深吸引,驻足观赏,享受着这难得的震撼瞬间,人与景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山水画。</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健康阳光》大龙湫景区集体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健康阳光》男女进行曲</b></p> 13日下午灵峰景区 <h1><b>约3:50结束大龙湫景点前往灵峰景区,约4点10分到达灵峰景区,参观路线:驼峰-虎口拔牙-天冠峰-象群峰-连霄嶂-果盒桥(果盒三宝)-金鸡报晓-斗鸡峰-合掌峰(夫妻峰)-凉风洞-五指峰-观音洞-蜡烛峰(双笋峰)-虞美人-千里眼-北斗洞-灵峰古洞-东西瑶台-夜景</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雁荡山灵峰景区核心亮点:合掌峰,隐虎洞、观音洞、北斗洞、夜景三绝(夫妻峰:暮色中双峰轮廓似相拥恋人;犀牛望月:峰顶巨石形如望月犀牛;相思女:岩影勾勒出女子翘首远望) . 灵峰景区以“日景耐看、夜景销魂”著称,既是地质奇迹的展示窗,更是自然与人文共舞的诗意空间。图为驼峰-这个角度不太像</b></h1> <h1><b>天冠峰</b></h1> <h1><b>象群峰</b></h1> <h1><b>连霄嶂</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宛如骏马图</b></p> <h1><b>果盒桥始建于清光绪 28年(1902年),重建于 1982 年。它与鸣玉溪中的凝碧潭和果盒岩(亭 )合称果盒三宝</b></h1> <h1><b>沉睡的雄狮</b></h1> <h1>金鸡报晓</h1> <h1><b>斗鸡峰</b></h1> <h1><b>合掌峰(灵峰与倚天峰相合如双掌):两座高逾200米的巨峰如双掌合十,中藏千年古刹观音洞,日景雄伟,夜景幻化为“夫妻峰”“雄鹰敛翅”等意象。峰顶裂隙形成“一线天”,正午阳光穿透如金线垂落。</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指峰</b></p> <h1><b>雁荡山灵峰景区观音洞位于雁荡山灵峰景区核心区域,嵌于合掌峰的巨形裂隙之中,海拔约300米,是雁荡山最具代表性的洞穴寺庙。始建年代: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初名“灵峰洞”.历年重建,1984年全面修复,现为全国重点寺院.</b></h1> <h1><b>悬空结构:依天然裂隙而建,自山脚至洞顶垂直高差113米,九层殿阁贴壁凌空,被誉为“东南悬空寺”。楼梯总阶数377级,每层以岩壁为天然墙体,仅外侧设木质围栏。宗教融合:主奉千手观音,兼有道教斗姆元君、儒家文昌帝君塑像,体现三教合一特色。顶层“洗心泉”终年滴水,被视为圣水.摩崖石刻:洞口“观音洞”三字为康有为1919年手书 .明代《游观音洞》诗刻:“一窍玄关透,千寻石壁开”</b></h1> <h1><b>天然奇观:一线天:裂隙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北斗七星天窗:顶层洞口天然形成七孔透光,正午阳光投射如星斗阵列观音洞以“洞中有寺,寺隐于峰”的奇绝景观,成为雁荡山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典范,既是地质奇观,更是精神信仰的载体。</b></h1> <h1><b>灵峰景区北斗洞:洞高 70 余米,宽80余米,深40余米,为雁荡山著名道观之一。岩壁近水平纹理,即火山喷溢熔岩流动构造,洞壁上的角砾或球泡流纹岩经剥落后形成“金乌玉兔”“倒挂青蛙 “等造型景观。</b></h1> <h1><b>北斗洞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道教场所,其洞内主要建筑为北斗道观,以下是详细信息:主奉神祇:北斗星君(道教中掌管生死、消灾解厄的重要神祇)始建于 清代光绪年间(约1890年),现存建筑为20世纪80年代修复,保留清代道教宫观风格建筑特色:洞内设三清殿、斗姆阁等,外有悬空栈道与观景平台.核心看点:摩崖石刻:洞口“北斗洞”三字为清代书法家何士循所题 . 北斗洞将自然奇观与道教文化完美融合,是雁荡山“洞天福地”人文景观的代表。</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少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乌龟拜佛及老猴抱儿</b></p> <h1><b>我们参观的灵峰古洞景区包括:凉风洞、隐虎洞、好运洞、及东西瑶台</b></h1> <h1><b>凉风洞:洞口小,洞内大;常年恒温18℃,洞为崩場堆积的山石架空而成天然风道,盛夏凉风习习,冬吹暖风.故名“天然空调洞”</b></h1> <h1><b>隐虎洞。雁荡山有很多以动物命名的洞穴,隐虎洞可能因形状像隐藏的老虎而得名。相传古有白虎隐居此洞护佑山民,清代崖壁仍存"伏虎"石刻残迹。</b></h1> <h1><b>东瑶台俯瞰灵峰全景,晨观云海翻涌.西瑶台平视合掌峰,夜赏“夫妻峰”剪影.东西瑶台许多电视剧如:《神雕侠侣》《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天乩之白蛇传说》《新倚天屠龙记》等电视剧曾在东、西瑶台观景平台及隐虎洞取景.</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西瑶台合影</b></p> <h1><b>结束灵峰古洞景区,我们到了合掌峰前,大约等了1个多小时,到17:30美女导游才带我们看夜景,夜景很美,以“移步换景”闻名,夜幕下奇峰化身灵动剪影:夫妻峰相依似诉衷肠,犀牛望月静守星河,雄鹰敛翅俯瞰群峦。导游手持激光笔,将沉默山石化为《神雕侠侣》等故事画卷。但我们的手机没法拍摄,只好望洋兴叹.</b></h1> <p class="ql-block" style="color: #ed2308; font-size: 20px;">14日行程浙江楠溪江</p> <h1><b>14日晨6:30,鸿雁宾馆备有早餐,早餐比较丰富,主食有馒头(普通馒头、红糖馒头)、肉包、烧麦、稀粥、牛奶、豆浆、鸡蛋、还有多种小菜.我们大家都吃得比较满意!7点35分准时驱车往楠溪江,</b><span style="font-size: 17px;"><b>约9点10分到第一景点:石桅岩</b></span></h1><h1><b style="color: inherit;">今天的主要行程:1石桅岩-2龙湾潭-3苍坡古村-4丽水古街-5永嘉书院</b></h1> <h1><b>石桅岩是一座高306米的浅红色火山流纹岩孤峰,形似船桅,顶部如并蒂莲蕾,被誉为“浙南天柱”“华夏之冠”。其通体岩石裸露,三面环溪,清晨云雾缭绕时,峰顶如桅杆耸立于云海之上,气势磅礴。<br></b><p><b>地质背景:形成于白垩纪时期的火山活动,是亿年前火山喷发后经风化侵蚀残留的孤峰,属典型的火山流纹岩地貌。</b></p></h1> <h1><b>石桅岩景区总面积约124.3平方公里,主要包括 石桅岩 、 小三峡 、 水仙洞 等景点。小三峡是景区的天然门户,长约3公里,峡谷内峭壁危岩、深潭急流,景色清幽迷人。此外,景区内还有下岙瀑布、将军岩、公鸡崖等自然景观,可惜由于无知我们除了石桅岩,其它的景点都没有看到!</b></h1> <h1><b>浙江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东南部,是集飞瀑、龙潭、深涧、碧湖、奇峰、怪石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为1650.8公顷。 浙江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雁荡山山脉,最高海拔997.5米(正江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95.2%,植被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有维管束植物162科1014种,有动物100余种。 2002年,浙江龙湾潭获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b></h1><h1><b>龙湾潭的景区大门比较有特色,是个巨大的树根雕塑,上面刻着“龙湾潭”三个金色大字。</b></h1> <h1><b>进入龙湾潭景区,进入景区,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空气,在初夏的早晨,特别的新鲜,带有点甜味,这是一种奇异的感觉。走过彩色的浮桥,到达对岸,摇摇欲坠,考验你的定力与勇气.</b></h1> <h1><b>这双峰并立犹如“夫妻峰”。象征着夫妻之间相濡以沫、携手并肩的深厚感情。在中国的许多风景名胜区,都有类似的“夫妻峰”,它们成为了爱情的象征,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祈福。</b></h1> <h1><b>位于溪流中的“千年神龟”的岩石,岩石表面平坦,呈现出灰褐色,与周围的溪水和植被形成对比。溪水清澈见底,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的石头和沙子。水流轻缓,一些白色的泡沫漂浮在水面上,增添了动感。溪流两岸是茂密的绿色植被,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气息。</b></h1> <h1><b>山峰和植被融为一体,确像孔雀开屏。山峰如同孔雀的身体,而茂密的植被则像是展开的尾羽,层层叠叠,富有层次感。</b></h1> <h1><b>楠溪江龙湾潭景区中美丽的瀑布景观。画面中,三条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水流撞击岩石,溅起白色的水花,发出悦耳的声响。瀑布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植被,与白色的水流形成鲜明的对比,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一座古朴的石桥横跨在瀑布上方,为整个景色增添了一丝历史的韵味。我们把她叫做“三联瀑布”吧</b></h1> <h1><b>从龙湾潭景区岸边马蹄形石门台观赏九漈瀑的独特视角。 瀑布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在石门台的天然取景框内,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水流冲击岩石,激起层层浪花,犹如“天女散花”发出阵阵水声。 马蹄形的石门台巧妙地将瀑布框住,使瀑布更加具有层次感和纵深感。 阳光透过石门台照射在水流上,水花晶莹剔透,闪耀着光芒。 石门台本身也形态奇特,岩石纹理清晰可见,与瀑布共同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自然画卷,令人赞叹不已。</b></h1> <h1><b>楠溪江龙湾潭景区,展示了其中一条瀑布,也叫“二线瀑”。 瀑布从高处沿着光滑的岩壁倾泻而下,形成两条白色的水带,与周围深色的岩石和绿色的植被形成鲜明对比。瀑布下方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潭水,水潭呈现出翠绿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b></h1> <h1><b>“健康阳光”一行12人兴高采烈地走在龙湾潭景区的一座玻璃桥上。青山绿树环绕,风景如画。他们穿着休闲,戴着帽子和太阳镜,神采奕奕。他们手牵着手,挥舞着国旗,齐声高唱着《解放军进行曲》,歌声嘹亮,热情洋溢。 他们对着镜头挥手致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展现出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为这次旅行增添了更多活力和快乐。</b></h1> <h1><b>视频为龙湾潭景区的瀑布群之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龙湾潭瀑布的主体,一股强大的水流从高高的崖壁上倾泻而下,气势磅礴。 随着水流的奔腾,它在下方形成了多条并列的瀑布,如同一条条银色的丝带,从不同的岩层间倾泻而下,共同汇入潭中。 这些联排的瀑布,因落差和水量不同,有的水流轻柔,有的奔腾咆哮,共同奏响一曲动听的自然交响乐。 瀑布周围是形态各异的岩石,有的光滑如镜,有的粗犷有力,构成了一幅极具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画面。 翠绿的植被点缀其间,更增添了这处景点的生机与活力。 阳光照射下,水花飞溅,如同无数颗晶莹的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构成一幅令人震撼的多层瀑布奇观。</b></h1> <h1><b>在龙湾潭打卡</b></h1> <h1><b>龙湾潭七折瀑布的壮丽景色。瀑布从高崖倾泻而下,水流在重重叠叠的岩石间跌宕起伏,形成七个层次分明的瀑布。 每一折瀑布都姿态各异,有的如白练垂天,有的如碎玉飞溅,水流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点点银光。 </b><span style="font-size: 17px;">七潭七瀑相连,飞瀑如练,碧潭如镜。</span><b style="color: inherit;">瀑布周围是高耸的崖壁和茂密的绿树,更衬托出瀑布的清冽与气势。 整个画面充满了自然的力量与美感,令人叹为观止。</b></h1> <h1><b>上午十点半,结束龙湾潭的游览,尽管有些朋友已感疲惫,但大家依然兴致勃勃地决定攀登天柱峰。 向上攀爬的山路不算轻松,在阳光下,汗水浸透衣衫,但相互间的鼓励与扶持让这段旅程充满乐趣。 约莫四十五分钟后,他们终于到达了天柱峰的最高点,饱览着四周壮阔的山景。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还穿过了一线天——那道狭窄却充满奇趣的岩缝,为这次旅程增添了独特的体验和回忆。 虽然疲惫,但征服天柱峰的喜悦和一线天的奇观,让大家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b>。</h1> <h1><b>作为楠溪江核心地标,天柱峰以“一柱擎天”的雄奇姿态傲立于龙湾潭景区,是地质奇迹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体:1.2亿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流纹岩柱,经垂直节理切割及风化剥蚀,形成高266米、直径仅30米的巨型岩柱,从龙湾潭至峰顶需攀爬1876级, 最陡处坡度达60°.这座被徐霞客称为"东南第一柱"的奇峰,既是楠溪江的天然航标,更是勇者挑战自我的精神图腾,登上天柱峰方知何为"山登绝顶我为峰"。</b></h1> <h1><b>征服天柱峰的喜悦之后,一行人踏上了下山之路。然而,接下来的路段却是一段颇为陡峭的山路,十几分钟的急下坡让不少人感到腿脚发软,两腿阵阵发抖。 尽管如此,大家互相搀扶,互相鼓励,</b><span style="font-size: 17px;"><b>最终(11点50分左右)有惊无险地到达了龙湾潭景区的出口处。</b></span></h1> <p class="ql-block" style="color: #ed2308; font-size: 20px;">苍波古村</p> <h1><b>接着(12点10分)到达苍坡古村,苍坡古村,坐落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畔,始建于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是楠溪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宋代古村落之一,享有“中国乡土文化史书库”的美誉。村落布局构思精妙,以“文房四宝”为意象规划:整村如铺开的“纸”,东西长街为“笔”,村内水池象征“砚”,条石砌成的方池边沿为“墨”,而笔架山则遥对村口,构成独特的文化景观。</b></h1> <h1><b>村内保存着宋代风貌的寨墙、路道、民居、祠庙、水池、古柏等,鹅卵石铺就的巷道纵横交错,古宅飞檐翘角,木雕石刻精美。其蕴含的耕读文化、风水理念和宗族制度,是研究中国古代乡村规划与儒家文化的珍贵“活化石”,至今仍散发着古朴宁静的田园气息。</b></h1> <p class="ql-block" style="color: #ed2308; font-size: 20px;">丽水古街</p> <h1><b>李氏大宗祠,雄踞苍坡古村核心,是村落的精神殿堂与宗族象征。这座始建于南宋的祠堂,历经修葺,仍巍然挺立。其建筑恢宏庄重,典型的浙南宗祠格局:高耸的歇山顶,飞檐翘角,气势非凡;门前由粗壮的石柱支撑,柱础雕刻古朴;祠内空间轩敞,梁枋间布满精美的木雕,题材多寓吉祥、教化之意。这里不仅是李氏族人祭祀先祖、商议族事的庄严场所,也曾是村中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承载着厚重的家族历史与伦理秩序,是解读苍坡古村宗法制度与人文传承不可或缺的核心地标。</b></h1> <h1><b>结束苍坡古村约下午2点到达丽水古街,古街坐落于永嘉县岩头镇东缘的楠溪江畔,是楠溪江中游最具韵味的水乡商业古街典范。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最初为水利工程(长堤)的一部分,后因商贸繁荣,于清代逐渐沿堤形成绵延300多米的临水长廊街市。</b></h1> <h1><b>古街建筑依水而建,鳞次栉比。一面临清澈的丽水湖(又名塔湖),一面是古朴的店铺。最具特色的是那长达数十间的连廊,木结构、黛瓦盖顶,由根根圆木柱支撑,形成遮风避雨的通道。廊下美人靠(吴王靠)临水设置,供人休憩观景。沿街密布着90余间清代风格的老店铺,多为两层楼阁,木门板、花格窗,虽历经沧桑,格局犹存。入夜时分,檐下串串红灯笼点亮,倒映水中,与不远处的古桥(丽水桥)、塔湖庙、接官亭**等构成一幅绝美的江南水乡画卷。</b></h1> <h1><b>丽水古街不仅是昔日楠溪江流域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更以其保存完好的水乡廊街风貌、宁静闲适的氛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游客体验楠溪江古村风情、感受慢生活的必到之地。漫步廊下,听流水潺潺,看光影摇曳,时光仿佛在此停驻。</b></h1> <p class="ql-block" style="color: #ed2308; font-size: 20px;">永嘉书院</p> <h1><b>《健康阳光》一行12人是中老年团队,约下午3点50分抵达楠溪江永嘉书院,但团队已经疲惫,逛整个景点至少需要1个半小时,所以只想在坐竹筏漂游。这是一个省力又尽兴的方案。</b></h1> <h1><b>楠溪江永嘉书院位于温州永嘉沙头镇珠岸村, 楠溪江中游小楠溪畔,占地面积5000余亩,是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艺术交流、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书院巧妙融合了山水、石林、滩瀑等自然景观,兼具耕读文化与现代文旅功能,被誉为以山水为纸、文化为墨的现代人文地标。</b></h1> <h1><b>永嘉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 浙西提刑王致远在永嘉县城(今 温州鹿城区 书堂巷)兴办书院,后经多次重建,形成了独特的耕读文化。书院以弘扬 儒学 与 永嘉学派思想为宗旨,传承了书堂巷书院的千年文脉。永嘉书院拥有50多处自然与人文景观,包括凤凰渡、快活林、骆驼峰、金珠瀑、洞天一线、天然观景台、天人合一 、水心塔、水上舞台、方舟博物馆 等。此外,书院还设有四大展馆(字圣工坊、翰墨斋奇石、瓯窑书画)和两大人文展馆(永嘉学馆、东瓯美术馆),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b></h1> <h1><b>下午3点50分左右,12位“健康阳光”团队成员抵达楠溪江永嘉书院景区附近的码头。由于行程已久,大家略感疲惫,决定只体验轻松的竹排漂流。 他们登上装有简易座椅的竹排,在阳光明媚下,享受着楠溪江的宁静与碧水。 团员们兴高采烈,轻松自在地交谈、拍照,记录下这惬意的片刻。竹排缓缓漂流,两岸绿树成荫,景色秀丽,为这趟旅程画上轻松愉快的句点。</b></h1> <h1><b>结束一天的行程,回到宾馆洗漱后,在附近的餐馆进行晚餐,却令人惊喜的是12人仅660元的价格,不仅吃饱喝足,菜品更是符合口味,这份性价比带来的满足感,远超预期。 晚间在宾馆附近散步,夜色中的街景别有一番风味,灯光下的树影婆娑,行人脚步匆匆,构成了一幅宁静又充满活力的画面。 更令人惊喜的是,我们还看到周围不少人在广场上跳舞,他们优美的舞姿和欢快的笑声,为夜晚增添了一份热闹和活力,也感染着我们,身心舒畅,旅途的疲惫也随之消散,留下的是满满的快乐与回忆。</b></h1> <h1><b>15日行程——方洞、灵岩景区及三折瀑布景区</b></h1> <h1><b>5月15日晨12位团员按时接受了豪雁宾馆的早餐,提前集中约6点40分点准时出发,7点20分来到方洞景区停车场,如果迟了,只能在灵岩景区入口处停车那要多行走15-20分钟的路程.今天的行程:方洞景区-卧龙谷景区-灵岩景区-三折瀑景区.</b></h1><h1><b> 雁荡山方洞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网红打卡地。雁荡山方洞景区位于悬崖峭壁之中,沿天然岩层开凿的:方洞栈道尤为壮观。栈道所经过的山体称为金带嶂 。景区内的自然风光包括金腰带、方型洞窟 等,悬崖咖啡店、云端拾光、凌空悬索桥、卧云亭等.</b></h1> <h1><b>观音蜂似观音,座如莲花,故名。但在不同的角度也可看作昂首的乌龟在欢迎宾客.该地貌是雁荡山第二、三、四期火山喷发形成不同岩石的典型垂直剖面,反映了雁荡山火山的演变历史,是一本天然的雁荡山火山</b></h1> <h1><b>金龟迎客:在方河栈道上远眺西方,可见一座顶部浑圆的山体,由植被覆盖好似龟壳,山腰裸露的山石,组成了龟的四肢与头部,故名。</b></h1> <h1><b>金带嶂:金色的岩层就像束带将岩体区隔分层,优雅而不单调,醒目而不炫彩。徐霞客从灵岩出来,看到了崖壁流霞映彩,观音峰亭亭插天,应该是从洞底经过了。随着路的环绕,在下方多角度观察,方洞栈道似在嶂壁上蜿蜒游动,像风舞飘带,像波浪起伏,忽而挂嶂欲飞,忽而钻嶂匿踪.故像金腰带.</b></h1> <h1><b>导游介绍此处景点为“花瓶洞”,其独特的地理构造令人叹为观止:两侧高耸的岩石如同巨大的花瓶瓶口,中间夹着一座小巧的建筑,宛如瓶中之物。 从洞口向下望去,可见郁郁葱葱的山峦和依山而建的村庄,景色秀丽壮观。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画面充满了惊奇和喜悦之情。 这独特的视角和地理位置,使花瓶洞成为雁荡山景区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景点。</b></h1> <h1><b>此为梅花洞,于2024年正月初一(1月29日)开业的悬崖咖啡店——拿铁咖啡,将天然洞穴与极简美学相融合,此点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点。坐下来休息了好一会儿,寒风潇潇洒在身上,观赏洞外绝美的风景,多么惬意!</b></h1> <h1><b>倒扣孔雀(梅花洞里)</b></h1> <h1><b>悬崖餐厅——云端拾光:云端,象征着远离尘嚣,仿佛是一个超脱世俗的所在。那里有洁白的云朵飘荡,如同梦幻般的场景。伸手可摘云朵的半山腰间,有那么一个简单的空间,简约,质朴,没有复杂的装修和色调,也没有奢华的浓墨重彩点缀,洞穴与石壁、光与影,原始空间与自然风景、美食与咖啡、果饮……融为一体.</b></h1> <h1><b>雁荡山方洞景区内“云端拾光”景点旁的的壮丽景色,方洞景区内典型的崖壁景观,高耸的石壁气势恢宏,植被茂密,阳光洒在岩石上,层次感分明,展现了雁荡山雄奇的地貌特征。团员们在透明的玻璃平台上,与身后险峻的山崖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惊险刺激又充满乐趣的氛围。 拥抱着这令人震撼的景色。</b></h1> <h1><b>雁荡山方洞景区壮丽的景色。团友站在玻璃观景台上,惊叹于眼前陡峭的山崖和茂密的植被。崖壁高耸入云,形态各异的岩石在阳光下呈现出丰富的颜色和质感,深邃的山谷中绿树成荫。 玻璃观景台的设计,让游客可以更近距离地感受这险峻而秀美的自然奇观,体验到一种悬空步道的刺激和山谷深处的宁静。 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记录下这令人震撼的瞬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b></h1> <h1></h1><h1><b>方洞栈道完全是从天然岩石上开凿出来的,窄窄的,头顶巨石,让人感觉很逼仄。好多人形容它为“廊道”。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层峦叠嶂的群山以及蜿蜒曲折的小溪流,四季变换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色彩。春天百花争艳,夏日绿意盎然,秋天红叶满山,冬日银装素裹,每一季都有属于自己的韵味。</b></h1> <h1><b>方洞栈道内,岩壁有许多摩崖石刻。石碑上的文字古朴,有上灵岩村题的“千古流芳”;有临海屈映光题的“天根月窟”</b></h1> <h1><b>金钟罩:洞竖直状,高约100米,形如金钟罩顶,故名。该洞穴是由于岩石受差异风化影响而形成的.</b></h1><h1><b>另一图为关刀洞</b></h1> <h1><b>以下分别为:观音送子、灵璧障机方洞铁索桥、文昌鱼峰及花瓶洞内存蝙蝠</b></h1> <h1><b>珍珠瀑。瀑布上方岩壁的纹理和颜色,岩石表面布满了苔藓和植物,呈现出一种沧桑而古朴的美感。 视频展现了瀑布飞流直下的景象,清澈的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汇聚成一个小水潭,潭水碧绿,水波轻柔。 周围的岩石和植物与瀑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b></h1> <h1><b>上半图为玉玺石,下半图为僧人拜塔:高低两岩,高者如塔,低者如僧,呈朝拜之姿。移步变换方向观之,其造型亦变,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赋子亡新的名称。</b></h1> <h1><b>图片中的望穿洞,以其独特的地理构造而闻名。照片中清晰可见,望穿洞位于陡峭的山崖上,却因其“望穿”的奇特景观而引人注目,成为雁荡山灵岩景区的一处特色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欣赏这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 这也体现了雁荡山雄奇险峻的地貌特征。</b></h1> <h1><b>雁荡山灵岩景区卧龙谷的景色以其险峻的地势和丰富的植被而著称。 从高空俯瞰,展现了峡谷的整体轮廓:两侧是高耸陡峭的山崖,崖壁上裸露着灰褐色的岩石,岩石的纹理清晰可见,诉说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 这些岩石并非光秃秃的,而是被茂密的绿色植被覆盖,灌木、乔木错落有致地生长在岩石缝隙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山崖间层次分明的绿色,从深绿到浅绿,变化多样,如同天然的绿色地毯,铺展在峡谷两侧。</b></h1> <h1><b>卧龙谷的景色以其险峻的地势和丰富的植被而著称。 从高空俯瞰,展现了峡谷的整体轮廓:两侧是高耸陡峭的山崖,崖壁上裸露着灰褐色的岩石,岩石的纹理清晰可见,诉说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谷底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流淌,周围是茂密的植被,形成一幅幽静神秘的画面。 阳光从上方照射下来,在崖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画面中,独秀峰拔地而起,峻峭的山峰直插云霄,感受到山谷的深邃和清幽,山峰、流水、树木、道路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雁荡山雄奇秀美的自然景观。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b></h1><h1><b>照片展现了雁荡山卧龙谷内耸立数座雄伟的山峰,拔地而起,气势磅礴。 这些山峰形态各异,有的峻峭挺拔,如同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则饱经风霜,山体表面布满了纹理和裂隙,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画面整体给人以震撼和敬畏之感,充分展现了雁荡山独特的自然景观。</b></h1> <h1><b>卧龙潭藏于小龙湫源头峡谷,因谷口巨岩状如伏龙得名。视频中卧龙潭的秀丽景色令人印象深刻。清澈见底的潭水碧绿如玉,水底的石头及穿梭的鱼儿清晰可见。更令人惊奇的是,从潭内缓缓飘出一缕缕轻盈的雾气,如同仙境一般。这雾气若隐若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环绕着卧龙潭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潭面上,与飘渺的雾气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这轻盈的雾气,无疑为卧龙潭增添了更加灵秀、神秘的魅力。</b></h1> <h1><b>石船神水旁边,有双洞旁有类似济公活佛像,像守护着里面的宝藏.</b></h1> <h1><b>石船神水:石船,横卧涧中,形似梭船,故名。又因泉水从高處冒出,沿石縫下注,已稱石泉。施元孚《雁荡山志》载:石船水在小龙湫上,其间有怪石如梭船,水自船後高岩上逼入船中,势甚急,进出船头,悬空横注数尺,始散而下坠,既墮复作腾跃之态,始投于涧,而下泄为湫。相传八仙之一吕洞宾云游至此,拔剑划石,泉即涌出。无论晴雨,水量依旧,且冬暖夏凉,故称神水。石船左下侧临涧处,依然尚存吕洞宾脚印。</b></h1> <h1><b>小龙湫:视频拍摄了小龙湫瀑布,展现了瀑布从高处直落而下的动态画面,以及瀑布周围茂密的植被,展现了瀑布的清秀与山石的险峻。 水流在阳光照射下,甚至可以看到彩虹的踪迹,更增添了景致的梦幻感。 游客们沿着玻璃栈道,小心翼翼地观赏着这独特的自然景观。整个场景既展现了小龙湫瀑布的雄伟气势,也突显了游客们在欣赏自然美景时的兴奋与激动。</b></h1> <h1><b>照片展现玻璃栈道的壮丽景色。站在玻璃栈道上,俯瞰着深谷中拔地而起的独秀峰,以及峰峦叠嶂的群山,景色令人震撼。 透明的玻璃栈道让游客仿佛置身于空中,更增加了观赏的刺激感和视觉冲击力。 独秀峰峰高耸入云,峡谷幽深,植被茂盛,阳光洒落在山谷间,景色秀美。 玻璃栈道与险峻的山峰、幽深的峡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显了自然景观的雄伟和壮观。徐霞客这么描述独秀峰:“西南为独秀峰,小于天柱,而高锐不相下。”</b></h1> <h1><b>断肠崖:金庸笔下《神雕侠侣》杨过与小龙女的故事就在这里拍摄,“断肠崖上叹绝情”的断肠崖,“十六年后在此重会,夫妻情深勿失信约”</b></h1> <h1><b>照片展现了卓笔峰的雄伟气势。 高耸入云的岩石如同巨大的笔杆,直插云霄,峻峭挺拔,充满了力量感。 岩石表面覆盖着茂密的绿色植被,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更增添了自然之美。 卓笔峰独特的造型,是雁荡山众多奇峰异石中的代表,令人叹为观止。</b></h1> <h1><b>天柱峰位于灵岩寺右前方,高266米,色白体圆,立地擎天,气势磅礴。峰北侧的摩崖石刻“辟立千仞”和“天不塌,赖以柱其间”,写得很传神。宋代王十朋的《天柱峰》诗:“女蜗石烂苦为修,四海咸怀杞国忧。谁识山中真柱石,擎天功业胜伊周。”借景抒情,令人击节赞叹。</b></h1> <h1>照片展现了雁荡山灵岩景区内龙鼻洞的独特地貌。 巨大的岩石上,天然形成的两个洞穴如同龙的鼻孔,形状奇特,大小不一,引人注目。 洞穴深邃,洞口轮廓清晰,岩石表面纹理粗犷,颜色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灰褐色。 周围的植被点缀其间,与岩石形成鲜明对比。 这幅画面展现了雁荡山独特的岩石地貌和自然风光。<b></b></h1> <h1><b>灵岩寺背依灵岩,是雁荡十八古刹之一。四周群峰环列,古木参天,环境幽绝。该寺初建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因寺境山水灵秀,名闻京师,宋太宗特赐御书五十二卷。咸平二年(999年),真宗赐额“灵岩禅寺”。后几经战乱,于1984年显广法师率徒5人从国清寺返灵岩寺,恢复佛事活动,并修理殿宇。1996年冬,新建的大殿圆满落成。</b></h1> <h1><b>灵岩飞<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晨雾未散的灵岩寺前,人群忽闻峰顶爆竹骤响。仰首望去,天柱峰与展旗峰间200米钢索横贯苍穹。十点三十分,首名表演者如玄色壁虎贴崖飞降,足尖轻点岩壁的瞬息,碎石簌落深谷。垂降间忽而纵身弹跃,衣袂翻飞若山雀啄云,倏忽已至半空!惊雷般的呼声未歇,表演者骤松双手,沿钢索疾滑百米,直到落地.钢索微颤间,第二人倒悬登场。双腿绞索连翻筋斗,倒立云中宛若单杠健将。扬手处,五彩纸花漫空飘洒——"天女散花"的绝技引得观众雀跃伸掌。最摄人心魄处,是他突蜷身倒栽,发梢直指幽谷!待惊呼炸响时又鹞子翻身,执旗奔跃于细索之上。红巾小旗在200米高空猎猎舞动,终化为一星朱色没入展旗峰苍翠林海。导游的解说方揭开传奇:此技源于1930年代采药世家,当年麻绳系命的先辈为采石斛,在生死一线间淬炼出这"峰巅芭蕾"。钢索虽替了旧麻绳,那凌空起舞的胆魄仍令观者血脉贲张。当最后一大步跨跃,表演者蔚然落地,恍惚间似见采药先民的身影与今日勇者在霞光中重叠——这是人类向绝境献上的,最壮美的生命颂歌。</span></b></h1> <h1><b>展旗峰位于灵岩寺左前方,与天柱峰相对,高约260米,状如大旗飘扬,气势壮阔。传说此峰是远古时代黄帝征服蚩尤后,班师之际留下的大旗化成的。清代袁枚有《展旗峰》诗记其事:“黄帝擒蚩尤,旌旗不复收。化为石步嶂,幅幅生清秋。”</b><div><b>屏霞嶂,又名灵岩,朝南而立,是进入南天门后的第一道风景。嶂高广数百丈,壁立于霄,色五彩相间,如大锦屏。明代刘芳誉的《屏霞嶂》诗生动地描绘了它的容采风神:“摩天峭壁俯禅关,炫目丹砂好铸颜。恍愧仙源迷路处,乱霞飞绕赤城山。”</b></div></h1> <h1><b>青蛙聚会”是灵岩景区内的一个奇特的自然现象。形成一场奇异的“青蛙聚会”。这些石蛙颜色各异,大小不同,它们或头咬尾,围成一圈,或呼喊拥抱,组成一条长龙,层层叠叠,形如宝塔,景象壮观。</b></h1> <h1><b>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的塑像一座,他当年三游雁荡,写下了近万字的《游雁宕山日记》,被徐霞客点赞过的雁荡山,尤其是灵岩景区.</b></h1><h1><b>下面一张照片特像鲁迅先生.</b></h1> <h1><b>三折瀑景区:三折瀑景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雁荡山景区。主要景点有:烈士墓、三折瀑、下折瀑、中折瀑、上折瀑、铁城嶂、梅花桩、老猴披衣。在雁荡山众多瀑布中,三折瀑最为奇异,其中尤以中折瀑为极致——有人甚至称它为“雁山第一胜景”。据说包藏中折瀑的是冷却了的火山口,火与水如此相克又相生,老天竟造就地间的一种奇观。</b></h1> <h1><b>五位美女在行往三折瀑的山径忽逢奇景:道旁油桐盛放,风起时万千白瓣纷扬而下。轻盈若羽的花瓣拂过肩头,似在青石阶上铺就香雪绒毯。仰首见枝头新蕊如盏,俯身拾落英温润似玉。穿行其间,发梢衣袂皆染清芬,每一步都踏着初夏的私语。这转瞬即逝的花雪,比瀑水更柔软,比云雾更真切。</b></h1> <h1><b>在雁荡山众多瀑布中,三折瀑最为奇异幽深,中尤以中折瀑为极致。有人甚至誉它为“雁山第一胜景”。中折瀑高120余米,状如珠帘,阳光穿之,彩虹飞动,令人叫绝,飞瀑从半圆形的洞顶凌空而下,我们到达中折瀑时,一阵风刮过来,瀑布宛如万斛银珠洒开来,犹如天女散花,洒入潭中,发出悦耳动听的叮咚声,如同大自然奏响的一曲美妙乐章。</b></h1> <h1><b>在中折瀑景区附近拍集体照</b></h1> <h1><b>在灵岩景区出口处合影</b></h1> <h1><b>这次随《健康阳光》同游雁荡,三日两夜,行囊中只装一颗自在心。豪雁酒店便如归家:家族式服务熨帖入微,却价廉物清,每人费用竟不足千元,足见经营之质朴厚道。此行既领略雁荡山奇峰之峻秀,又饱览楠溪江清流之澄澈——山水之馈赠,丰饶不费分文,唯需一双澄澈眼睛与敞开胸怀。</b></h1><h1><b>人在山水间,渐渐领悟:所谓健康阳光,首先在于“放下”。抛却浮华消费的执念,价廉物美反令身心轻松;更在于“融入”,像酒店一家人的真挚那样,对山对水对人都倾注真诚。当脚步踏在清幽石径,当目光追随飞鸟掠过山巅,物质的重负悄然卸下,心灵便如石隙间渗出的清泉,重新奔涌出活泼生机。<br></b><b>纵使旅途结束,那份山水间觅得的清透,却已注入血脉。原来心若轻盈,阳光自然常在;情若真挚,尘世亦存桃源——这大概正是自然无声赠与我们的、最珍贵的健康真谛:简单即是滋养,朴素亦能致远。</b></h1> <h1><b>《七律·豪雁山行寄健康阳光诸友》<br></b><b>雁荡云开豁远眸,天阶稳踏瞰江流。<br></b><b>飞渡悬绳惊鬼斧,中折垂练舞龙湫。<br></b><b>千元未抵亲情厚,三日长怀笑语稠。<br></b><b>莫问归程何所有,桐花灯火满襟收。</b></h1><div><b> 登枫造吉2025-05-16</b></div><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