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

<p class="ql-block">玉兰,有白的有紫粉的,但大家通常都爱说白玉兰。每年这个时候它总是率先在光溜溜的枝条上兀自盛开,完全不顾它花的感受,连叶都让它觉得多余,开得孤独,又出世脱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住507时,得走到中厂门,那里一圈种着玉兰树,白的粉的都有。现在连这几步也省得走了,楼下就有。无论如何都不会错过它的花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早印象的白玉兰是沈韶华在小楼里蓬头垢面,一手烟,一手笔,写的那部在《申报》上发表的连载小说《白玉兰》。</p><p class="ql-block">再后来,到了上海,住在闸北的小院,窗下就有一株白玉兰。你能想到吗?在这座窄窄的人行道旁遍是直耸云霄的摩天大楼,对颈椎病特别治愈的城市里,居然能看到裸露的土地,且这土地上嵌着一棵玉兰树,你就说奢侈不?我在一栋黑顶灰白色的小楼里,每日在一间放了一张单人床和小桌就几乎没有空余地方的房间里闪展腾挪,上下的楼梯不但狭窄还陡得不行,鬼火一样的楼梯灯还只在隔层的拐弯处,处处都透露着上海人的节省。有时候我时常在窗前发呆,望着那片繁华就在不远处,却是我终究无法融入。眼前以及明天让你怎么努力都看不到希望一片迷茫。恰好这时低头看见那株白玉兰,在钢筋混凝土的包围中,它显得格格不入,但又全然不在乎,就那么静静的开着,花瓣上几个晶莹的雨珠折射出七彩的光,穿过了我眼中的迷雾,直抵心灵深处~~~这一线的光明是那段日子我心底不致发霉的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那年,这灰白的小楼,幽暗的楼梯,逼仄的房间,巷口的永和豆浆,和这棵玉兰树构成了我记忆的全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儿追着燕儿落山边,转瞬又是三月天,与沪一别就是20年,全然不记得当初的苦恨艰难,心中只剩白玉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