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之地,刘公岛

李成立

<p class="ql-block">刘公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波荡漾的威海湾内,面积3.15平方公里,东西长4.08公里,南山最宽1.5公里,最窄0.06公里,海岸线长14.95公里,最高海拔153.5米。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素有“海上仙山”的美誉,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也流传着汉代刘公刘母的美丽传说。</p><p class="ql-block">据说,东汉末年,刘氏皇族一支,为避曹魏的迫害而迁居岛上,刘氏一家忠厚善良,常济救渔民,后人为纪念他们修建了刘公庙,于是,岛子就被称为刘公岛。</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也是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国际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不沉的战舰”之称,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岛上有电报局,水师学堂,提督署,丁汝昌寓所,铁码头,古炮台,定远号,279潜水艇,国家森林公园等。</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博物馆,占地面积大的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从海底打捞的水师巨型舰炮,重20吨,世界仅存,令人叹为观止。通过光电再现“甲午战争”,再次重温“甲午战争丁汝昌,提督镇守刘公疆”。“致远舰”炮弹轨迹与血雾在百年船舱内交织,领略致远舰等北洋水师舰队的“舰载怒涛龙帜奋,炮鸣血雨虎符扬”。</p><p class="ql-block">复制再现了大量甲午战争超实人物塑像场景,“金州曲氏一家投井场景”,“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桌上”等大量图片,甲午战前的中国和日本,“甲午战争”深渊与抗争。正如陈远和的“刘公岛”,“刘公岛腐败社会的见证,一代英烈的化身”。</p><p class="ql-block">“威海卫保卫战”当警报声响起,墙砖剥落,背后闪烁的摩斯电码,更是对创伤记忆的化解码。</p><p class="ql-block">“水师学堂”,北洋水兵的制服,操练中感受着19世纪的海军日常,“水师浩气垂天地,甲午风云鉴古今”。</p><p class="ql-block">“马关条约”这种跨越时空的立本互文,将战争叙事从简单的胜负评判,升华为对现代化路径的哲学思辩。</p><p class="ql-block">一切都在生动地展示着当年北洋水师与甲午战争及刘公岛的历史,使人如临其境,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华百年建筑经典”。</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不仅是“甲午战争”的纪念地,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警醒图强”的象征,“国殇之岛”。是国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的重要精神地标。它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天蓝海碧,鲜花似锦,令人赏心悦目,被称为“东方夏威夷”,以其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李白曰:“山青水碧,花香鸟语,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杜甫曰:“海天一色。岛屿如云,刘公岛,迷人绝美”。</p><p class="ql-block">我说刘公岛,烟波浩淼,千帆竞发,如诗如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