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课本剧刚落下帷幕,六六班勇夺特等奖!好家伙,同学们瞬间化身“催更狂魔”,齐刷刷盯着我嚷着要看我表演节目。表演啥好呢?苦思冥想半天,我一拍脑门——身为语文老师,总不能逮着朗诵可劲儿薅吧!必须整点不一样的,于是我大手一挥,决定秀出我的“压箱底绝活”——蒙眼飞刀!</p><p class="ql-block"> 想知道同学们咋吐槽我的“神操作”?快搬好小板凳,咱往下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蒙面飞刀”露馅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作者 李芊瑶</p><p class="ql-block"> 语文老师应大家的要求,在下午最后一节课展示了“蒙面飞刀”。</p><p class="ql-block"> 刚开始,老师从兜里掏出一把真刀,并邀请王奕博做助手。我们都吓得不轻,王奕博看起来也双腿发软,差点要给老师行个大礼——毕竟那可是真刀,谁能保证老师不会失误,这刀不会误伤我们呢?</p><p class="ql-block"> 不过还好,老师只是想吓唬我们。随后,她拿出一把铅笔,开始了正式表演。</p><p class="ql-block"> 我们屏息凝神,生怕打扰老师导致失误。谁知老师投完铅笔后,手中竟还拿着一根——原来她根本没投出去!可为什么王奕博的桶里会有根铅笔呢?</p><p class="ql-block"> 我疑惑地看着他们,只见王奕博用狐疑的眼神盯着王雯洁,嘴角挂着一抹坏笑,而王雯洁手中正握着一把铅笔——哦,我瞬间明白了,而且预感接下来会有戏剧性的一幕。</p><p class="ql-block"> 正当王雯洁准备放第二根铅笔时,王奕博拿着桶,左右手来回倒腾,忽高忽低,一会儿往前,一会儿往后,把王雯洁搞得手忙脚乱、晕头转向。我们也顾不上看“蒙眼飞刀”了,全都被这场“逗猫”表演吸引,笑得前仰后合。</p><p class="ql-block"> 也许老师摘下眼罩后,也没想到自己请的——哦不,应该是两位助手,竟然会“内讧”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老师的奇妙表演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小作家 司凯琳</p><p class="ql-block"> 早在课本剧表演之后,语文老师就拍着胸脯答应给我们露一手“蒙面飞刀”!嘿,今天可算是盼到这个“大喜日子”啦!</p><p class="ql-block"> 大伙兴奋得像刚出笼的小鸟,结果老师居然“不讲武德”,找来了“外援”——王雯洁!更绝的是,那飞刀压根就是王雯洁投的!大家反应过来后,笑得前仰后合,教室里瞬间成了欢乐的海洋。不过话说回来,咱还是得配合老师的“小把戏”呀!老师也别灰心,愿意给我们表演就超棒啦!毕竟现实世界里,哪有那么多“魔术”嘛!</p><p class="ql-block"> 后来,大家又开启“疯狂起哄模式”,吵着让老师表演唱戏。老师二话不说,直接来了一曲《黄眉戏》。嚯!您瞧她,一举一动自然大方,一板一眼尽显大师风范,完全没有半分局促。我们全看傻了眼——这还是平时那个一丝不苟、偶尔严肃的语文老师吗?她唱腔圆润,面带得体微笑,动作潇洒利落,关键是唱得太好听了!</p><p class="ql-block"> 老师每唱完一句,教室里就“轰”地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和掌声,那可都是大家发自肺腑的赞美!等表演结束,班里咳嗽声此起彼伏——没办法,大家欢呼太卖力,嗓子都喊哑啦!</p><p class="ql-block"> 我说李老师,您这实力,不去当歌手简直是“娱乐圈”的一大损失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忽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小作家 白双琦 </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可是沾了表演课本剧的光,能和他们一起看李老师表演的蒙眼扔飞刀。可老师一上去就把我们忽悠了一番。</p><p class="ql-block"> 表演开始了,老师选了王××拿自己的杯子当靶子,自己则朝杯子扔东西,稍微不小心就会搞得家破“杯”亡。这表演也真有趣,我早先想好了台词。</p><p class="ql-block"> 谁注意看细节,老师本来说飞刀,“哪有刀呢,飞了个啥?”原来是一整盒刚开封的铅笔,成功被老师忽悠第一次。</p><p class="ql-block"> 再看细节,老师准备开扔,谁知后面有一个人模仿老师动作,趁老师不注意,把笔丢了进去。老师,您怎么能这样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李氏飞“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小作家 王雯洁</p><p class="ql-block"> “哈哈哈……”突然间,六六班里传来一阵阵疯狂又魔性的笑声。表演飞刀,不应该是拍手叫好声吗?原来都是……</p><p class="ql-block"> 作为李老师的神秘且重要嘉宾(当然,我的工作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我肯定是要配合老师工作的人。但是,那个随机嘉宾——王奕博,却搞砸了这场飞刀表演……</p><p class="ql-block"> 本来老师给我布置的任务是:她扔一根铅笔,然后我也跟着扔进杯子里。可现实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我本想让王奕博和老师都蒙上眼睛,这样我投的时候就不会被发现了。但王奕博一点儿也不害怕,睁着眼睛“迎战”。</p><p class="ql-block"> 我只能硬着头皮冒险。老师第一次尝试时,我顺利地把铅笔投了进去。可第二次、第三次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大家已经发现了我的“诡计”。王奕博不停地把杯子左移右移,我怎么都放不进去。呜呜,你们这是合伙欺负我,没爱了,嘤嘤嘤。</p><p class="ql-block"> 等老师睁开眼睛,我问王奕博为什么要把杯子移来移去,他却说:“我还以为你是来捣乱的呢!”</p><p class="ql-block"> 李氏飞“刀”的结果如何?(其实应该叫李氏飞铅笔)</p><p class="ql-block"> 当然是——只投进了一个,呵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老师的绝活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作家 刘晨雪</p><p class="ql-block"> “啪、啪、啪……”只要你路过六(6)班,便会听到同学们激烈的拍手声。这件事还得从那次课本剧说起,在那次课本剧中,我们班获得了特等奖。老师当时答应给我们表演两个节目,一个是蒙眼飞刀,另一个是唱戏。</p><p class="ql-block"> 老师的“飞刀”一点也不准。“3、2、1——啪”,那飞刀便掉进了水杯里。第一次成功投入,原来是老师的助手王助理为她把飞刀插进了水杯里。虽第一次投入成功,可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之后便没有那么顺利了。由于“标靶员”太过于狡猾,这让王助理可难为住了,只投入了一个飞刀。</p><p class="ql-block"> 老师上绝活了!“啊——呀……!”只听老师的唱戏声传满了整个教室。唱腔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动作与唱腔配合得十分默契。原本语文老师教语文就有一种诗词歌赋之美,现在唱起戏来更是气质非凡。 </p><p class="ql-block"> 语文老师真不愧是样样在行、各各精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六六班的“写着玩儿”就像开盲盒,惊喜不断!除了表演,有意思的多着呢,速来围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紫色的狗尾巴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小作家 赵怡琳</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见过狗尾巴草,可是你见过紫色的狗尾巴草吗?我就见过!</p><p class="ql-block"> 它的根茎大致与普通的狗尾巴草相同,都呈青绿色,而上面的“狗尾毛”却不一样。普通狗尾巴草颜色是米黄色的,而它则是那种十分梦幻、仿佛只存在于梦境中的紫色。三三两两的几株立在草丛中,宛如天上神仙用的丝绸,朦朦胧胧,美得那么不真实。我一直盯着它们,生怕下一刻它们就要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而这种草的学名叫——狼尾巴草,可不是薰衣草。我想它之所以用“狼”,而不用“狗”命名,是因为狗带有一点儿乡土气息,显得朴实;而狼有一种王者风范,相对狗来说更高贵,也更显狠厉。所以,紫色能表现出狼的高贵气质与狩猎时的狠劲吧!</p><p class="ql-block"> 想看的人,可以去学校的前操场——凤仪亭旁边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回家惊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作家 耿烁</p><p class="ql-block"> 我是真没想到,回个家也要提心吊胆。</p><p class="ql-block"> 今天刚走到家门口一两米处时,我突然停住了脚步。你猜怎么着?有只狗在对门门口与我家的家门口之间徘徊。对门的门开着,应该是它自己跑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我特别害怕狗,因为就算打了狂犬疫苗,被狗咬一口也不是说着玩的。它虽然看着毛茸茸的,模样十分无辜,可我心里的畏惧怎么也打消不了。</p><p class="ql-block"> 它见我来了,直勾勾地盯着我,还往前走了一步,我也连忙后退一小步。一秒、两秒、三秒……它就这么盯着我,仿佛空气都凝固了。过了会儿,它好像感觉到我对它不算什么威胁,扭过身子又在两门之间徘徊起来,我这才松了一口气。过了好长时间,它终于走回对门。出于谨慎,我又探出身子往里看了一眼,结果正好与它对视。恐惧瞬间袭来,我立刻转身,用最快的速度打开家门,冲进去后赶紧把门关上。直到这时,我心里那块石头才终于落地,忍不住大口大口喘着气。</p><p class="ql-block"> 可一进门,妈妈的声音就从监控里传了出来:“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如果让她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恐怕也会心有余悸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小作者 王雨晗</p><p class="ql-block"> 昨天,因为我房间的空调很久没使用,制冷效果大打折扣。我开了好久,房间还是闷热,导致一整晚都没睡好。</p><p class="ql-block"> 由于没休息好,今天上午我困得不行。听老师讲课时,我的思绪早已飘远,上下眼皮像热恋中的情侣,拼命想要黏在一起。上眼皮仿佛有千斤重,想努力抬起,却怎么也抬不动,一旦闭上,就像涂了强力胶,怎么都睁不开。</p><p class="ql-block"> 我心想:“反正老师这会儿讲的内容不是很重要,先眯一会儿吧。”可刚闭上眼睛,又突然想到:万一老师突然讲到重点,我不就错过了吗?于是,刚闭上的眼睛又费力地睁开,可没一会儿,又陷入昏昏欲睡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其他同学都活力满满地闹腾起来,我却双手往前一搭,趴在桌子上,闭上眼,做起了美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烟”王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小作家 黄昱硕</p><p class="ql-block"> 本周我们六年级都在照毕业照,要问给我们拍照的摄影老爷爷最擅长干什么,那我一定毫不犹豫地说:“不是拍照,是抽烟!”</p><p class="ql-block"> 下午还好,他抽烟的次数少了许多,基本上隔几十分钟才抽一根。但上午可就不一样了,老爷爷简直快成“抽烟机”了。</p><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刚到拍摄场地,就瞅见老爷爷在抽烟。一开始我以为他就抽这一根,抽完就罢手,哪成想他抽完一根,又不知从哪儿掏出一根接着抽。随后,老爷爷像变魔术似的,从他那仿佛有黑洞容量的口袋里不停地拿出烟,甚至在给我们拍照时也没放下。倒霉的是,我排在队伍前面,轮到我拍照时,老爷爷刚好抽完最后一口,直接把“二手烟”全吹到了我脸上,那感觉就像来了波“顶级过肺”。</p><p class="ql-block"> 我特别想跟老爷爷说:别抽烟了!这对您身体不好,对我们学生不好,对校园环境也不好,真希望老爷爷以后能把烟戒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读《滕王阁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小作家 崔钰彤</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不是我现在要背的内容。介于我对它的好奇,所以就买来背了,反正早晚都要背。</p><p class="ql-block"> 读了一遍后,我不得不感叹,真不愧是千古第一骈文!同时我还挺庆幸,如果不是天妒英才,这唐诗恐怕不止300首了。但也很可惜,一位少年天才过早陨落。王勃啊,您若能多活几十年,那么成就半个盛唐的就是你!</p><p class="ql-block"> 之后开始背,说实在的,它不太难背。当然,是我认为背起来挺容易的。我的书把整篇分了八个小节,我已经背了一个小节了。我都奇怪,我妈说当年许多学生因为背《滕王阁序》背“疯”了,它也不咋难啊,又不是不顺口,长是长了点,但是不难啊!</p><p class="ql-block"> 读了《滕王阁序》,我认为文章不难,倒是作者令人惋惜。二十五六岁写成《滕王阁序》,六岁便会写文章,16岁应科举,还是初唐四杰之一,他是神仙吧,这么牛?</p><p class="ql-block"> 而且通读了一遍后,我忽然觉得挺熟悉的,好像背过或者读过,具体原因我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忘了说了,王勃写《滕王阁序》用了33个典故,41个成语,真是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故事暂告一段落,但66班的欢乐永不散场!每一次欢笑、每一场“意外”,都是独一无二的青春印记。下一集精彩,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