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幼儿园

郑 郑🐾

<p class="ql-block">——大班年级模拟小学课堂</p> <p class="ql-block">  大班幼儿即将毕业,进入小学后孩子们将面临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心里转变等适应。我园作为云南省教育厅认定的幼小衔接试点园,一直致力于开展各类科学的幼小衔接活动。进入大班的幼儿更加关注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为了帮助大班幼儿初步了解小学课堂与幼儿园活动的不同,我园开展了——模拟小学课堂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邀请的是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小学的两位老师:</p><p class="ql-block"> 👩🏻‍🏫陶容,中共党员,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官渡区优秀中队辅导员,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学校小学部优秀教师,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长,教龄7年。</p><p class="ql-block">授课内容:一年级上册《江南》</p> <p class="ql-block">  👨🏻‍🏫李天祥,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官渡区教坛新秀,云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一年级数学备课组长,教龄8年。</p><p class="ql-block">上课内容:10以内的加减法</p> <p class="ql-block">👀看!我像不像一名小学生呀!</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活动陶容老师执教乐府诗《江南》,通过活动让幼儿正确认读“江、南”等9个生字;认识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了解“东、西、南、北”4个 方位,会写“东、西”2个字和新笔画竖弯,感受汉字的有趣;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停顿和节奏;借助图片,初步感受莲的多和美,以及小鱼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活动李天祥老师执教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1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如"合并"为加,"去掉"为减);通过实物操作计算等方式得出10以内加减法的结果;用数字、符号或图画记录简单的加减算式,数学语言描述生活场景(如"原来有…去掉…还剩…");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结合小棒,两部分合起来的动画演示,明白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罗丹丹老师执教《玩具商店》,通过活动在应用情境中,进一步理解1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求总价或求余额;愿意动手动脑,运用数学解决购物问题。</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两位小学教师对我园幼儿的学习常规、学习品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我园教师的活动设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小学一年级教师与幼儿园大班教师开展了双向教研活动,两个学段的老师针对执教的内容进行了讨论,老师们讨论了日常教学中不同学段的教法与学法,双方对科学幼小衔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模拟小学课堂活动,使孩子们亲身感受了小学的课堂氛围,初步了解了小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感受到小学与幼儿园在教学上的不同,为孩子们即将步入小学、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