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红校,传承红色基因培育老区新人

天马风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地处有“宜昌屋脊”之称的仙女山脚下,龚家桥村所在的兴山县最西端的高桥乡,坐落着一所具有深厚红色底蕴的学校——高桥乡红军小学。这里曾是巴兴归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带,如今作为兴山县红色教育示范基地,以独特的红色基因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它前身为高桥乡中心小学,2021年经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批复,正式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湖北兴山高桥红军小学”,自此开启了传承革命精神、培育老区新人的新征程。</p> <p class="ql-block">      <b>一、小而精悍,红色基因浸润成长之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学校规模虽小,却有着强大的育人力量。现有6个教学班,108名学生,23位教职工,占地面积17,424平方米,建筑面积7719平方米。自更名后,学校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嘱托,秉持“赓续红色基因、培养老区新人”的办学理念,以“规范管理+红色学校、敬业奉献+红色教师、品学兼优+红色学生”为目标,将红色教育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形成了“红色文化立校、革命精神育人”的鲜明特色。</p> <p class="ql-block"><b>      二、多维发力,构建沉浸式育人体系</b></p><p class="ql-block">      (一)环境育人,让校园处处讲述红色故事</p><p class="ql-block"> 校园里,“托起明天的太阳”几个红色大字醒目矗立。运动场四周悬挂着领袖像和十大元帅事迹牌,走廊墙壁上红色文化标语、励志格言与名人故事相得益彰,校徽、校训、培养目标等镶嵌在显眼位置。2023年建成的200平方米的红色文化小广场,既为家长提供了休息场所,更成为群众学习红色文化的“露天课堂”。校园的道路、建筑、草木都以红色主题命名,中药草种植园、操场堡坎等空间也融入了革命历史元素,真正做到了“一景一故事,一步一熏陶”。</p><p class="ql-block">      (二)活动铸魂,十大红色行动厚植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1. 聆听革命记忆:住读生每晚通过“蒲公英”平台收听红色故事,还邀请王树声将军之女王宇红等革命后代现场讲述高桥革命史。</p><p class="ql-block">      2. 光影传承历史:每日利用“红色一小时”组织学生观看革命影片,让他们在光影中感受历史的温度。</p><p class="ql-block">      3. 歌声传递信仰:学唱红军歌、抗日曲等经典红色旋律,用音符凝聚奋进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4. 墙壁书写历史:堡坎分土地革命、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四个历史时期打造“红色高桥”历史长廊,成为一本行走的教科书。</p><p class="ql-block">      5. 广场浸润心灵:红色文化小广场定期举办宣讲会、故事会,架起了家校社共育的桥梁。</p><p class="ql-block">      6. 主题命名赋能:运动会、六一儿童节等活动主题均采用红色元素命名,让红色基因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      7. 文化活动育人:开展读红书、讲红故事、红色文艺创作等比赛,年均举办10余场红色主题活动。</p><p class="ql-block">      8. 节日铭记初心:清明祭英烈、“六一”红歌赛、“七一”党史宣讲等活动,让红色传统在仪式感中扎根。</p><p class="ql-block">      9. 实践磨砺意志:开发“重走红军路”研学线路,组织学生走进巴兴归革命烈士纪念馆、官田岭惨案遗址,在实践中传承吃苦耐劳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10. 校本课程深耕:编写《红色高桥》校本教材,将本土革命史、209国防道建设精神、喷水洞长渠奋斗故事融入课堂,实现红色教育的本土化、课程化。</p><p class="ql-block">      (三)全面发展,特色办学结出丰硕成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学校以“特色办学,质量强教”为宗旨,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女子乒乓球、篮球连续三年获全县球类运动会第二名,学校获评“体育道德风尚奖”;小红星讲解团队荣获全国红军小学“优秀小红星讲解员团队”称号;“红色故事周周讲”推出66期视频,成为校园文化品牌。此外,舞蹈、篮球、乒乓球、绘画等5个社团蓬勃发展,实现了“人人参与,个个精彩”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b>三、多方协同,凝聚红色教育强大合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高桥乡党委政府将红色文化开发纳入重点工作,先后投入资金实施道路硬化、操场软化、堡坎文化墙等工程,打造了“红色校园”新地标。市县教育部门联动支持,推动“红色文化、屈原昭君文化、中医药文化”三进课堂,形成了“课程+活动+实践”的立体化教育模式。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协同发力,语文课堂品读红色经典,音乐课堂传唱红色旋律,美术课堂描绘红色景点,让红色教育融入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堂。</p> <p class="ql-block">  <b>四、展望未来,续写红色教育新篇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站在新的起点上,高桥乡红军小学全体教师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己任,携手家长与社会,将革命老区的精神火种转化为育人动力。从红色环境的熏陶到红色活动的滋养,从校本课程的深耕到实践研学的淬炼,这所深山里的红军小学正坚定地前行,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高桥乡红军小学,正以红色为底色,书写着立德树人的壮美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