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i>华东政法大学</i></b></p> <p class="ql-block"> 原为圣约翰大学。教会早期开办的高等学校(1865年美国圣公会创办培雅书院,1905年改为圣约翰大学)。砖木结构,中西风格相结合。</p> <p class="ql-block">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被撤并,政治系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中文系(部分)、外文系、新闻系并入复旦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财经大学;教育系、中文系(部分)及理学院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并入同济大学;医学院与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圣约翰大学校址归华东政法学院。</p> <p class="ql-block"> 2019年,保存至今的27栋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中国高等学校最著名的建筑群之一,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同仁楼。圣约翰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成立医学院,在校门内侧设义诊所,同仁医院是圣约翰医学院教学医院。</p> <p class="ql-block"> 交谊楼原名交谊室,1929年12月落成,是圣约翰大学著名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陈毅在指挥淮海战役时,选择圣约翰大学交谊室为“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26日凌晨,陈毅等进驻交谊室打地铺休息,下午,进驻瑞金二路原励志社(今瑞金宾馆),开始接管上海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陈毅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p> <p class="ql-block"> 四号楼,原名霍格别墅,始建于1863年,是英商兆丰洋行大班班勤努·霍格的私人住宅。1911年圣约翰大学购入。</p> <p class="ql-block"> 纪念坊,1929年12月,曹家渡商界为祝贺圣约翰建校50周年而树立纪念坊,曾于1955年被拆除,1992年1月,由圣约翰校友会在该纪念坊原址复建。</p> <p class="ql-block"> 奋韬楼原名怀施堂,始建于1895年。课堂、膳堂、图书馆、学生宿舍。1951年,为纪念约大毕业生邹奋韬,改名为奋韬楼。</p> <p class="ql-block"> 格致楼原名格致室,又称科学馆,始建于1898年,三层砖木结构。是当时中国第一座自然科学专用校舍。</p> <p class="ql-block"> “问渠源楼”现为图书馆。校友黄润源夫妇在华政捐资设立“问渠源基金”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为纪念和表彰饮水思源、捐资助学的善举,故将此楼命名为“问渠源楼”。</p> <p class="ql-block"> 40号楼原名思颜堂,始建于1903年。为了纪念为圣约翰大学作出贡献的颜永京牧师,也是当时在教会大学中少有的以中国人命名的校舍。</p> <p class="ql-block"> 1913年2月1日,约大举行学期结束仪式,孙中山先生应邀出席,并于思颜堂大会堂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谈到:“既有知识,必当授人。民主国家,教育为本。人民爱学,无不乐承,先觉觉后。责无旁贷,以若所得,教若国人,幸勿自秘其光。40号楼前设有“孙中山演讲处”的铭牌,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 体育室原名顾斐德纪念体育室,始建于1918年。底楼东侧为游泳池,在当时非常罕见,是上海第一个学校游泳池。</p> <p class="ql-block">苏州河慢行步道</p> <p class="ql-block"> 双面艺术绘画栏杆。设计将华政两座校园历史建筑(韬奋、格致楼)的图案,绘制在绿道入口栏杆,相对步道呈45度,便于两个方向的游客观赏,建筑图案会随着行人行进距离的远近发生视觉上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驻足步道看华政,苏州河水在身后静静流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现代繁华与菁菁校园的古老静谧的,在此交汇。</p> <p class="ql-block"> 漫步苏州河绿道,感受独特的文化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月季花</p> <p class="ql-block">苏州河游轮</p> <p class="ql-block">彼岸环球港商场</p> <p class="ql-block">公交20路终点站</p> <p class="ql-block">百年公交(1928)SHANGHAI BUS</p> <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始建于1914年,最早为兆丰洋行主人英国商人霍格所有。以英式园林著称,大树成林,绿草如茵,同时融合中、日式园林风格于一体。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累,使公园的景观具有自身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粤菜</p> <p class="ql-block">午餐时间</p> <p class="ql-block">环境优美</p> <p class="ql-block">饭后百步。100年黄连木。</p> <p class="ql-block">亭阁秀色</p> <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p> <p class="ql-block">华东地区最大的一棵悬铃木</p> <p class="ql-block">轨道3号线</p> <p class="ql-block">万航渡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