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墨水瓶煤油灯的亮光,烟雾缭绕中映出熊猫眼般的黑脸蛋,也照亮了书本上的字,更记下了童年那段难忘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煤油灯曾经是我儿时农村家庭长期使用的一种照明工具。</p> <p class="ql-block"> 煤油灯的制作非常简单。找一个空墨水瓶,用剪子在薄铁皮上裁一块宽一指、长约10公分的铁皮卷成小筒,然后再用粗棉线搓一根“灯稔子”,将“稔子”从铁筒里穿过,在上面再戴一个比五分钱硬币大一些的中间有孔的圆铁皮。使用时,只要将“稔子”放入煤油里浸泡一会,用火柴点燃就可以使用了。</p> <p class="ql-block"> 煤油灯所产生的火苗似一粒花生米大小,和现在的电灯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p> <p class="ql-block"> 煤油灯那小小的火苗下,有祖母坐在灯下给我讲“西游记”“三国”故事的精彩,也有母亲春节前在灯下一针一线为我赶做新衣裳的无怨无悔。</p> <p class="ql-block"> 煤油灯下,曾经的我有一个甜蜜而又苦难的童年,也曾经在灯下彻夜苦读而又充满美好憧憬的梦境。在小学里,晚上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一盏小油灯是必不可少的照明工具。灯光下,埋头写字读书做题,等作业完成后,我的鼻孔都被熏得漆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煤油灯就这样默默陪伴了我的小学与初中,也使我真正懂得与领悟了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内涵,更给我一生注入了适应社会的无尽灵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