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9号江川摄影协会部分会员去徐家汇天主教堂参观、上生所游览。

杨小棣

<p class="ql-block">徐家汇天主教堂,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蒲西路158号,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第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天主教教堂,现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曾有“远东第一大教堂”之称。</p><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5日,徐家汇天主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天天气真好:蓝天白云、气温适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朋友们在教堂前拍照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教堂側面形象。</p> <p class="ql-block">教堂早上九点开门,进门正面拍张教堂照片。</p><p class="ql-block">正门上面有4座福音圣人雕像</p> <p class="ql-block">正中设耶稣抱十字架大石像。</p><p class="ql-block">徐家汇天主堂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教堂,教堂高5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700平方米。东向正立面设两座钟塔,钟塔高56.6米,钟塔尖顶有十字架。其中青石板瓦覆盖的塔尖高31米。立面中间有叠涩形成的多层拱券大门。玫瑰窗及山墙,正门上面有4座福音圣人雕像,正中设耶稣抱十字架大石像。徐家汇天主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侧面,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p> <p class="ql-block">教堂出来去旁边的《徐家汇书院》</p><p class="ql-block">徐家汇书院总面积18650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三层,设近800个阅览座席,是一座具有开放、创新、融合性的集文献阅读、展览讲座、艺术鉴赏、文创集市、旅游导览等服务为一体的全媒体时代复合型图书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书院由西岸美术馆设计师、英国著名建筑大师大卫·奇普菲尔德担纲设计,内部则由知名建筑设计师俞挺团队操刀完成。</p> <p class="ql-block">徐家汇书院一楼少儿区设低幼区、幼儿区、小学区、中学区四大板块,延续徐汇区图书馆对少儿阅读20余年的倾注;二楼服务区集外借和阅览为一体,藏书涵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规定的所有22个大类,复古的海派彩绘玻璃点缀其中;三楼特色文献区里可见“镇馆之宝”《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等大型成套丛书和各类方志构成的特色文献区。晚清至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报刊、杂志全套影印本也可在此查询到。</p> <p class="ql-block">二个小朋友好奇的盯着《机器人》,机器人移动时遇见人时会说“你好”。</p> <p class="ql-block">此外,书院划分出阳光阅读区、光盒空间、24小时阅读区等区域,为市民读者提供多面、细致、乐在其中的阅读空间。</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也来书院看童话书听大人给她讲故事。</p> <p class="ql-block">张乐平的《三毛》故事也是我们小时候的喜爱书集,家里还藏有一本《三毛流浪记》是外孙女小时候给她买的。</p> <p class="ql-block">在徐家汇书院楼上拍摄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去《上生所》游览。</p><p class="ql-block">原海军俱乐部的游泳池。现游泳池四周改成了各式餐饮店。</p> <p class="ql-block">‌上生所通常指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现为上海城市更新项目上生·新所的一部分‌。该机构前身为1924年建立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1951年改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2018年转型为融合历史建筑与现代商业的创意园区。‌‌‌‌</p> <p class="ql-block">海军俱乐部及附属泳池:建于上世纪20年代,与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一起,是当时美国政要与侨民的体育活动及社交聚会的场所,现在是热门的网红打卡点。</p><p class="ql-block">泳池的正面有个雕像。</p> <p class="ql-block">小薛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也在此拍了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朋友们帮我拍了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小薛给小蔡和小史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朋友们在此景点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潘老师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小蔡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小正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改造后(2018年至今)‌:经万科集团改造,转型为开放文化街区,保留孙科别墅、海军俱乐部泳池等历史建筑,引入茑屋书店、蓝瓶咖啡等国际品牌,成为上海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刘老师拍的剪影</p> <p class="ql-block">朋友们在弹琴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朋友们在弹琴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朋友们在弹琴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朋友们在弹琴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风格建筑挺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茑屋书店》这家书店位于上生·新所的旧址,这里曾经是美国哥伦比亚圈的所在地。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始建于1924年,由美国建筑师艾略特·哈沙德设计,拥有浓厚的巴洛克风格,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保护建筑。</p> <p class="ql-block">优先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书店分为两层,一楼以“磨练知性”为主题,设有咖啡吧台,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这里不仅有丰富的书籍,还有各种文创产品和周边商品的展示销售区域。二楼则以艺术类书籍为主,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p> <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去书店看书真的能让人静下心来,比在家里看书效果更好。另外这里拍照打卡也是相当出片的,非常适合来玩一下。</p> <p class="ql-block">刘老师在茑屋书店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潘老师在茑屋书店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茑屋书店》</p> <p class="ql-block">遇见一对情侣在拍婚纱照:牵着两只小狗好可爱一起拍照。</p> <p class="ql-block">孙科别墅:典型的中国式庭院,曾经是孙中山先生之子孙科的旧居,建于1931年。住宅前面有宽敞的花园,园内布置有水池、小溪,景色怡人。</p> <p class="ql-block">蘭亭·月</p><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钟左右我们乘车回家结束了市内一日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