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区的非遗项目“钉缸”列入了石家庄市第十批非遗项目名录。截止目前我区共有4项省级非遗、17项市级非遗、164项区级非遗。</p> <p class="ql-block"> 钉缸是以神话传说为蓝本,讲述百草山母虎精化身王大娘,假借修补法宝之名欲祸害人间,最终被天宫派遣的锔匠识破诡计,经激烈斗法后由天兵天将收伏的故事。剧中通过"王大娘巧言诱匠人""锔匠智破四法宝"等经典桥段,生动展现正邪较量与民间智慧。</p><p class="ql-block"> 二人对唱为主体框架,融合唱、念、做、打等戏曲程式,形成"方言叙事、器乐烘托、虚实相生"的立体化展演形态。表演中,艺人分饰锔匠与王大娘,以井陉方言道白为基础,运用真假声转换的"擞腔"、短促有力的"顿腔"及婉转绵长的"拉腔"构成独特唱法,配合"云手""踏步翻身"等身段动作,生动演绎正邪斗法的戏剧冲突。伴奏体系以成套唢呐为核心,结合单皮鼓、大锣、小镲等打击乐,形成《大钉缸》《小钉缸》两类曲牌系统,其中《大钉缸》曲调高亢激昂用于斗法场景,《小钉缸》轻盈诙谐对应生活化对白。核心道具"裂缸"以竹木仿制,通过"三钉两补"的程式化动作隐喻破除邪祟,而"钉缸十八式"手部技巧更凝结着传统锔瓷工艺智慧。艺人在固定剧本框架内保留即兴创作空间,如根据观众反应调整"抓哏"台词,或结合时事编创"十二月新唱",使百年老戏常演常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