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气

高加平

<p class="ql-block">根据气的生成和来源的分布部位的不同,人体之气可以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四种,而不是五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元气:是人体最原始的、源于先天而根于肾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名“原气”。元气根于肾,由先天之精化生,并赖后天之精充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宗气:积聚于胸中,胸中又称作“气海”或“膻中”。由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结合于胸中而生成。饮食物经过脾胃化生为水谷精气,水谷精气赖脾之升清转输于肺,与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结合化生为宗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营气:是血脉中的具有营养的气,故称“营气”。由于营气行于脉中,又能化生血液,故“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阴,故又称“营阴”。营气具有丰富的营养,有“荣气”之称。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化生,是水谷精气中“精纯柔和”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卫气:是行于脉外的具有保卫人体作用的气,故称“卫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阳,故又称“卫阳”。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化生,是水谷精气中“慓疾滑利”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身体健康有益。</p> <p class="ql-block">营气是中医学概念,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以下从生成、分布、功能三方面介绍:</p><p class="ql-block">生成:营气主要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中的精华部分进入脉中,便化生为营气。</p><p class="ql-block">分布:营气与血同行,循脉上下,营运于全身。它顺着十二经脉的路径,周流不息,如环无端。</p><p class="ql-block">功能: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血液,并营养全身。一方面,营气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提供营养,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p> <p class="ql-block">营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饮食水谷化生的精气,行于脉内,具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功能。</p><p class="ql-block">营气的生成来源:</p><p class="ql-block">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将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其中的精华部分被营气吸收。此外,营气的生成还依赖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清气与水谷精微在胸中结合,形成宗气,宗气中的营气成分通过经脉运行于全身。</p><p class="ql-block">营气的运行途径:</p><p class="ql-block">营气通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循行于全身。它发于中焦(脾胃),循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依次传注,最终由足厥阴肝经复注入手太阴肺经,构成了营气在十二经脉中循环的通路。</p><p class="ql-block">营气的生理功能:</p><p class="ql-block">营气具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作用。营气与津液调和,共同注入脉中,化生血液,维持血液的充盈。营气循脉流注全身,为脏腑、经络等提供营养物质,内入脏腑,外达肢节,滋养五脏六腑,布散于外而浇灌皮毛筋骨。</p><p class="ql-block">营气与血关系密切,常以营血并称。由于营气在脉中,属阴,与属阳的卫气相对,故又称 “营阴”。对于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中医基础理论相关文献。</p> <p class="ql-block">在中医理论中,营气是一种运行于经脉中的精气,具有营养和化生血液的重要功能。它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分布于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营运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p><p class="ql-block">营气的功能:</p><p class="ql-block">化生血液:营气与血液关系密切,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通过一系列生理过程转化为营气,营气进入脉中,与血液共同运行,为全身提供营养。</p><p class="ql-block">营养周身:营气富含营养物质,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部位,滋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等。营气的营养作用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p><p class="ql-block">营气与卫气相对,属于阴;卫气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属于阳。两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营气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发挥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若营气不足或运行失常,可能导致多种病症,如气血两虚、面色无华、肢体麻木等。因此,中医在治疗这些病症时,常常从调理营气入手,通过健脾益气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p> <p class="ql-block">营气、卫气、宗气、元气均为中医理论中人体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来源、分布和功能有区别。</p><p class="ql-block">营气:营气主要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由水谷之精中精华部分所化生。它分布于血脉之中,随血液循环营运于全身。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功能,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卫气:同样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由水谷之精中慓悍滑利部分所化生。它不受脉管约束,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卫气具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功能。</p><p class="ql-block">宗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生成。它聚集于胸中的 “膻中” 处。宗气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的功能,能推动肺的呼吸,调节心率和心律。</p><p class="ql-block">元气:主要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而来,又依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它通过三焦流行于全身。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能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p> <p class="ql-block">营气和卫气均属人体之气中重要组成部分,源于水谷精微,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如下:</p><p class="ql-block">联系</p><p class="ql-block">来源相同:营气与卫气皆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水谷之精经脾胃之气的运化,化为水谷之气,其中的精华部分化生为营气,剽悍部分化生为卫气。</p><p class="ql-block">相互依存:营气行于脉中,为卫气的生成提供物质基础;卫气行于脉外,保护脉内营气不致外泄。营卫和谐,则机体健康;若营卫失调,则易引发疾病。</p><p class="ql-block">区别</p><p class="ql-block">性质特点: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慓疾滑利,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p><p class="ql-block">分布部位:营气行于脉中,与血同行,是血液重要组成部分;卫气行于脉外,不受脉管约束,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p><p class="ql-block">生理功能: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作用,能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提供营养物质;卫气主要功能是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可抵御外邪入侵,维持体温恒定,调节汗液排泄。</p><p class="ql-block">‌营气和卫气是中医理论中人体气的两种重要分类‌,营气行于脉中,主营养;卫气行于脉外,主防御。营气由水谷精微化生,参与血液生成并滋养全身;卫气则护卫肌表、调节腠理、抵御外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营气的定义与功能</p><p class="ql-block">‌来源与运行‌:营气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生成,行于经脉之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核心作用‌:</p><p class="ql-block">营养脏腑组织,维持生理功能。‌‌</p><p class="ql-block">通过经络系统输送营养物质至全身,如“手得血能握,足得血能步”。‌‌</p><p class="ql-block">卫气的定义与功能</p><p class="ql-block">‌特性与运行‌:卫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其性刚悍滑利,行于脉外,遍布皮肤、肌肉之间。‌‌</p><p class="ql-block">‌核心作用‌:</p><p class="ql-block">‌防御外邪‌:保护肌表,抵抗病邪入侵(如感冒、皮肤感染)。‌‌</p><p class="ql-block">‌调节功能‌:控制汗孔开合、温养肌肉皮肤。‌‌</p><p class="ql-block">营卫关系</p><p class="ql-block">‌协同与对立‌:营气主内守(阴),卫气主外御(阳),二者需协调平衡。若卫气不足易感外邪,营气不足则脏腑失养。‌‌2‌</p><p class="ql-block">‌中医应用‌:清代叶天士将营卫理论扩展为温病辨证纲领(卫气营血四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营气、卫气、宗气、元气均为中医术语,是人体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来源、分布、功能各不相同,以下为你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营气</p><p class="ql-block">来源:主要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由其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p><p class="ql-block">分布:运行于脉中,与血液共同循行,周流全身。</p><p class="ql-block">功能: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的作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p><p class="ql-block">卫气</p><p class="ql-block">来源:同样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为水谷之悍气。</p><p class="ql-block">分布:运行于脉外,不受脉管的约束,外达皮肤肌腠,内至胸腹脏腑,布散全身。</p><p class="ql-block">功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p><p class="ql-block">宗气</p><p class="ql-block">来源: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相结合而成。</p><p class="ql-block">分布:积聚于胸中的气海,贯注于心肺之脉。</p><p class="ql-block">功能: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贯心脉以行气血,帮助心脏推动血液循行。</p><p class="ql-block">元气</p><p class="ql-block">来源: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赖后天之精的不断滋养。</p><p class="ql-block">分布: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p><p class="ql-block">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