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想写写我所了解的通州,于是用AI搜索时知道了标题的这个说法。</p> <p class="ql-block">AI 如是说:在历史上,这是对当时北京、天津和通州三地繁华程度的一种描述,意味着通州的繁华程度仅次于京城北京和天津卫 。通州作为京杭大运河北端的起点,在漕运时代是驰名中外的水陆都会,是重要的仓储漕运重地以及江南塞北物资交流的枢纽,曾盛极一时,有着较高的地位和繁荣的经济,故而有此说法。</p><p class="ql-block">可见,地理位置和大运河对通州非常重要,可以说今天也是这样。</p> <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紧挨着皇城和港口城市,一荣俱荣。再说运河,今天虽然运输方面铁道和公路早已取代了漕运,人们对水的依赖却已化成了精神世界中的一种依恋,大运河成了绑在通州身上的高雅丝带和历史名片,由此衍生的文化与文明弥漫在了人们的心里,天然相传。</p><p class="ql-block">非常建议读者找一天早上,沿着运河边的小道走一走或者慢慢骑行,或者在尚不繁忙的大桥上站一会,那开阔的水面,两侧的树林,远处的楼房,天高云淡,都会久久的抓住你的眼神,让你置身度外地淡定遐思,无忧无虑、只有天地自然的那种。特别强调一下,与京城或者通州老城区里的熙熙攘攘相比,运河的大片区域(坐标:城市绿心公园)仍可谓人迹稀少,非常难得。</p> <p class="ql-block">不像拔地而起的雄安,通州有过繁荣的历史,有个蜿蜒的运河,介于两大机场之间,首都政务中心在此,加上庞大的财力,可为得天独厚。</p> <p class="ql-block">以前调研中小创新企业机制时曾看到一本书里着重阐述机场的重要作用,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已经过时。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方面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很多商业已经转移到了网上,人员交流也因为视频会议及短信的出现而显著减少。第二方面是高速铁路及公路的全国衔接联网,配以现代化的物流,极大降低了对机场的依赖。第三方面是新兴交通枢纽因为就出现在大中城市中,取代了过去机场的中心效应。以通州为例,亚洲最大地下枢纽(128万㎡)将在2025年年底通车,集成2条城际铁路(京唐/京滨)、4条地铁(6号线、M101、平谷线、市郊铁路S6线)、15条公交线,未来可实现15分钟直达首都机场、35分钟到大兴机场。</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从住宅角度看,通州有五大片区域:老城区,文化区,商务区,政务区及文旅区(?)。</p> <p class="ql-block">从功能上看通州的几个控制中心:</p> <p class="ql-block">从文化休闲看通州在大力打造的所有小镇:</p> <p class="ql-block">从大概2016年开始的这轮大建设源自通州受宠被选中“副中心”,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上给人以可以随意发挥、“钱不是问题”的感觉,所以政务中心必须在此特别描述一下。仍然认为自己是北京人的我一直关注着北京的发展和演变,尤其感兴趣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疫情解禁恢复航班后回来的第一(也许第二)次就骑着小黄车奔去一趟。政务中心占地很大,市府和市委各占一片,灰砖建筑,与通州其它地方风格迥异,端庄大方威严,有比起古建筑来说极大缩小了的“大屋顶”,铁栅栏围着,有门岗、固定和游动警卫,森严到不敢停车照相,因为感觉十有八九会被盘问,猜想全程是被隐藏监控的。</p><p class="ql-block">很特别的是这里有建在潞城地铁站背后的中国人民大学通州小区和介于市府办公区和居住区之间的人大附中的分校。人大自解放以来就是培养各行业管理干部的地方。听说这里的住房是排除在市面交易系统之外的,人大附中更不是区外人可以随便进的(需要核实)。</p> <p class="ql-block">下面谈谈通州崭新的文化中心。你可以试着到北京街头问问“北京艺术中心在哪里?”,看能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年轻人可能知道的比较多,京城的老年人里可能意识不到被冠名“国家”二字(比如国家大剧院)的地方越来越多于“北京”某地。</p><p class="ql-block">接近完工的通州文化中心的三大建筑成三足鼎立之势,甚是宏大:剧院,图书馆和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大剧院入口,里面有至少一大两小剧院。为什么要多个剧院堆在一起?易于管理还是经常性的需要多个剧同时上演,比如一家四口里你喜欢歌剧,我喜欢京戏,他喜欢电影,她喜欢小品,大家共享艺术周末,不知道设计背后的考虑。</p> <p class="ql-block">很多北京人都不知道的“北京图书馆”,设计上很前卫,因为它不像个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直观上顶层是利用太阳光的玻璃,此顶层是水上荷叶的设计,给人一种游走在水底的感觉。两个半球体的坡上有阅览室,上下不太方便不说,对空间利用是个巨大浪费。</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正面:</p> <p class="ql-block">从图书馆看北京艺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杭州到北京途径众多省份与城市,通州“抢先”建起了一个大运河博物馆是个明智之举,锁定了它做为大运河商贸源头的历史地位并且为它带来了大量游客。</p> <p class="ql-block">这是2024年5-10月在运河博物馆举办的四川三星堆出土文物展,参观者老少都有,人头攒动,把成都展览的轰动延展到了京城边。</p> <p class="ql-block">轰动展品一:</p> <p class="ql-block">轰动展品二:</p> <p class="ql-block">政务中心除了上面提到的市府建筑的威严外,高大上和未来感是很多其它建筑的特点。比如东夏园交通枢纽的建筑(见下图)相当庞大和复杂,可容纳地铁和大量公交线,有很多办公室室,像是个交通管理机构。第一次来似乎刚起用不久,没看见几个人,但我想规划里不会随随便便就建个楼做摆设的,且这一带仍在建设,预示着这里今后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下面照片中是离北京副中心交通枢纽工程不远的运河商务区。为了减少地面的占用和嘈杂,在通州的城市规划里,商务区周围的公路如通燕高速将转入地下,入口在大概核心区的几公里之外。因此,人在CBD高楼群中将不会看见纽约那种“古老”城市的车水马龙,更不会在周五下班时间花去你一个小时的时间才开出两三个街区。</p> <p class="ql-block">通州的大量新建住宅可能是其成为北京副中心后几年间极度繁荣的最好历史见证,一时间房价飙升至四万五万,甚至因为限购北京人都买不了北京通州的房子。不过,繁荣过去,有些房子就显得设计简陋没任何欣赏价值了,像下图的建筑小区到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