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扎达姆风车村上车,导游就鼓动如簧之舌,说得天花乱坠,让游客们到海边渔村去吃西餐,还故作神秘说,那渔村是“中世纪”的,不去可要后悔一辈子。游客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反正已经上了“贼船”,只好任人宰割。好了,每人奉献45欧,换算成人民币就是360元。</p> <p class="ql-block"> 西餐,游子在家乡也吃过不少次,从38元到200多元的,区别在于档次。普通的西餐厅,最低30元一人一份;五星级酒店,100——200元每人。到了欧洲,品尝一下正宗的,地地道道的外国人做的西餐,只要物有所值,应该也是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 所谓中世纪渔村叫沃伦丹。是沿着海边修建的一条水泥大堤,大堤靠陆地一边修了不少两层或三层清一色冷色调墙面,红色尖屋顶的小楼。有些像小型别墅,更像上海人十分向往的“花园洋房”,只是没有花园。</p><p class="ql-block"> 一栋紧挤着一栋,明白无误地告诉游客:渔村就是现代的钢筋水泥建筑。中世纪渔村是什么样子?游客没见过,导游闭口不谈,也许只是一个影子,一个传说。</p> <p class="ql-block"> 不过,平心而论,沃伦丹的海岸风景到真是不错。天,蓝得泛青,蓝得透明,蓝得高雅;云,或聚或散,或白或灰,或浓或淡;水,清波荡荡,鱼鳞片片,金光闪闪;船,风帆点点,马达呜呜,汽笛声声;港,千桅林立,游艇列队,游人如花。海燕在低空盘旋,海鸥在头顶俯冲,鸽子在脚下散步,海鸟在水面游弋……</p><p class="ql-block"> 12点整,游客们懒懒散散聚集到导游指定的进餐地点。门口张贴着几张欧洲黄牛的图片,说明这里是吃牛排的西餐厅。</p> <p class="ql-block"> 顺着狭窄的店堂,侧着身子穿过走道,爬上陡峭的楼梯,就是游客吃西餐的“厅”。整个厅不超过20个平方,挤挤挪挪放着四种不同式样的桌子,游子团队38人,极像在水中游泳的鳊鱼,扁着身子,鱼贯而入,一个个如囚徒似的,委委屈屈,战战兢兢地缩住双腿,勉强坐好。</p><p class="ql-block"> 面前的刀叉,根本没有地方摆放,只好一股脑堆码在盘中。</p> <p class="ql-block"> 吃西餐是讲究氛围的。宽敞的大厅,柔和的色彩,摇曳的烛光,优雅的琴声,温馨的场面,迷人的情调,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 一盘牛排,一块面包,一碗混合汤,一杯红葡萄酒,外加两片甜点,三勺沙拉。或夫妻同品,或家人共尝,或朋友美食。那才吃得舒心,吃的愉快,吃得惬意,吃得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 汤来了,满头大汗的服务小姐探过身子,用一个大茶壶似的玻璃器皿,依次往每个游客面前的凹底盘中倒。仔细看看汤里面有:土豆丁、胡萝卜丁、西蓝花丁,还有几根半寸长,似粉非粉的面条状东西,用汤勺舀点,伸出舌头尝尝,有点点淡淡的咸味。</p> <p class="ql-block"> 接踵而至的是“沙拉”。一个大腕里张牙舞爪地放着没有切碎的生菜叶,外加薄薄的西红柿与黄瓜片片,上面放了一点点番茄酱。没有牛奶,更没有其它调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搅拌搅拌,闭只眼去吃吧,中国来的乡巴佬!</p><p class="ql-block"> 紧跟着上来一红一绿两盘热气腾腾的食物,红的是胡萝卜,绿的是豇豆干,清水煮的,索然无味。</p> <p class="ql-block"> 主食,也叫主菜上来了。两位忙成旋风打转的服务小姐分别端着各自的大不锈钢盘子,边挤边探头探脑地把盘中的鱼分给游客,每人一块,大约2——3两。烤得不错,味道不错,口感也不错,外焦里嫩。只是条件实在太差,刀叉不能施展,游子干脆用刀戳起来往口里喂,好在是鱼里面没有刺。</p><p class="ql-block"> 事后听说,游客们吃的是烤鲱鱼,荷兰近海的特产。最后发给每人一小坨冰激淋,说是甜点。游子的血糖较高,不敢品尝,送给了朋友。</p> <p class="ql-block"> 风卷残云一般,不到30分钟,游客纷纷离桌。来到大门外,同胞们情不自禁,好一番狂轰滥炸:这也叫西歺厅?比卫生间大不了多少。千夫所指:服务小姐的汗都滴到了盘子里,体味重得让人窒息。咬牙切齿:听说导游宰人,不知下刀这么狠,发誓今后再也不受导游鬼蜮伎俩的忽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