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默多克遗产之争

云海观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五月四日,米尔肯学院全球投资年会在洛杉矶举行。在这场金融巨擘与实业大佬冠盖云集的峰会上,94岁的默多克格外引人瞩目。在过去28年间,默多克从未缺席米尔肯创办的这场盛会。如今,他虽然身体虚弱,思维依旧敏捷,还能妙语连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默多克继承父业,从南半球的偏远小镇起家,在商场和文坛之间行走七十余年,创立了英语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帝国。米尔肯年会开幕的几个月前,他向家族第三代交棒的遗产继承之争,经过二十多年的起伏跌宕,在遗嘱验证法庭达到白热化顶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显示必胜信心,默多克在与反对他改变继承安排的子女对簿公堂前,第五次结婚,迎娶67岁的俄罗斯分子化学家为妻。回顾往事,每当人生经历重大变数时,默多克都以新婚壮行。在家业继承战中,他故技重施,三次以新婚震摄旧婚反对派子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默多克麾下的记者曼宁,于2022年出版默家长子莱克兰的传记《继承人》,为继承战中默多克一方摇旗呐喊。该书上架时,以默家为原型、荣获19项艾美奖的电视连续剧《继承之战》正在热播,与现实中的遗产战相映成趣,成为国际笑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默多克传记开始问世,到2024年新书《年轻的鲁珀特》出版,以默多克为主题的书籍多达20余部,绝大多数是默氏媒体帝国竞争对手的诋毁之作。《人民日报》出版社于九十年代推出的中文译本《报业大王默多克》,早已绝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今年5月4日,94岁的默多克在米尔肯年会上发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投诉开启家业</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1年,默多克出生在被戏称为“澳洲王室”的显赫家族。他爷爷是苏格兰移民到澳洲的传教士,也是墨尔本市的创始人之一。他父亲凯兹幼时患有严重口吃病,无法接替爷爷传教布道,青少年时代便被家中送到伦敦治疗,并在伦敦接受中学和大学教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凯兹的口吃治好后,回到澳洲,正值一战爆发。时任总理的家族友人派遣凯兹前往欧洲前线,查看澳洲士兵的境遇。凯兹在土耳其战场发现澳洲士兵惨遭英军指挥官虐待,便撰写报告,前往伦敦申诉。申诉不果,凯兹联系《泰晤士报》见诸报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拥有《泰晤士报》的诺兹克里夫勋爵赏识凯兹,推荐他回澳洲担任旗下报社的经理。默多克家族就这样误打误撞地从播撒上帝的福音,转身传递社情民意。在诺爵的关照下,凯兹的职业生涯迅速腾飞。到默多克出生时,父亲已经是澳洲最大的报纸发行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生在富有家庭,父亲声名卓著,独生子默多克从小在压力下长大。父亲的报纸呼风唤雨,难免得罪人招来骂名。默多克上小学时,常因父亲报纸的报道遭到同学的讥讽和奚落。他由此滋生出反叛父亲的心理,这种反叛精神后来竟为默家开创出一番大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默多克上高中时被父亲带到美国,得到参观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并受到杜鲁门总统接见的殊荣。这并没有让默多克羡慕、模仿父亲,他相反地变得越来越左倾。在牛津大学就读时,他阅读大量介绍苏俄的文章,并在宿舍内摆放了列宁的半身小雕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2年,21岁的默多克突然接到父亲意外过世的噩耗,赶回澳洲奔丧。他到家时,母亲已将父亲持有的四家报刊的控股权出售抵债,留给他的只是南部一个小镇的地方报纸。在父亲创业三十年大红大紫之后仅存的这份菲薄遗产上,默多克艰难起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默多克接管了父亲用来控股的“新闻有限公司”,这个名字沿用至今。新闻公司每十年跃升一个台阶,演变为今日默家的核心资产“新闻集团”。公司由父亲设计的家族信托持有,默多克与三位姐妹平分受益权和投票权。这个信托名为“克鲁顿投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鲁顿是默多克爷爷移民来澳洲前在苏格兰的故乡小镇的地名。用故乡冠名家族信托,显示出默家立志世代恪守清教徒文化的精神信条。克鲁顿投资在默多克商业帝国中位居于顶尖地位,争夺这个信托的受益权和投票权,成为遗产之争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出版的《年轻的鲁珀特》,介绍默多克的发家史</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车祸转变运程</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默多克的文化水准比爷爷和父亲相距甚远,但商业才干和冒险精神遥遥领先。他对父亲代表的建制派的反叛,首先表现在他的办报方针上。他摆脱传统和道德的束缚,直入商业主题。为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捞取商业价值,他不设底线,无所不用其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默多克起家时的办报风格,是典型的“尸体+裸体”:以犯罪报道和色情绯闻为诱饵,吊起读者的胃口,报纸的发行量因此扶摇直上。不出三年,默多克继承的乡镇小报扭亏为盈。他赎回父亲在世时对三份大报的控股权,并开始收购澳洲各地报纸和杂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争夺澳洲报业控制权的厮杀中,默多克于1956年与一名空姐结婚,婚后诞下一女,名为普璐。这段婚姻持续了十一年,这期间他创立澳洲首份全国性大报,完成了父亲的遗愿。控制澳洲报纸发行量70%后,默多克将目光移向前宗主国--英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进军英国市场前,默多克与旗下报社的实习记者安娜结婚,婚后搬到伦敦居住。二婚后不久,默多收购了英国最古老的《世界新闻报》和工会控制的《太阳报》。在“尸体+裸体”的办报方针上,默多克发明出征服英国读者的新手段:爆料上层社会丑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伦敦发生了国防大臣与女秘书办公室恋情事件。这件事过去一年多后,默多克购买了女事主的日记,《太阳报》一字不漏地连载,引起伦敦上流社会的憎恨和恐惧。建制派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谁都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默多克曝光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性日记”还没连载完,一场针对安娜的车祸案错误地发生在当天借用公司车辆的一位高管家属身上,造成这位高管夫人和孩子当场死亡。安娜此时已生下女儿丽丝、长子莱克兰、次子詹姆斯。这场永未侦破的车祸案,转变了默家的运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躲避报复,默多克一家于1973年搬迁到纽约。搬家当年,默多克收购了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报》。默多克刚走上国际舞台,英国已是大码头,对于更大、更复杂的美国,他感到无所适从。收购《圣报》只是巧合,默多克并无野心和计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三年,默多克以5600万美元买下《纽约邮报》和《纽约》杂志,介入纽约市长选举。1981年,默多克收购了父亲进入报业学徒的《泰晤士报》,并支持当年竞选首相的保守党议员撒切尔夫人,由此公开了他属于保守派的个人政治立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87年,默多克与第二位妻子安娜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垃圾”襄助“孤狼”</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拿下澳洲市场的过程中,默多克逐渐改变了左倾形象。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发现保守派的政策纲领促进商业发展,符合家族清教徒祖训,有利于发展家业。然而,他骨子里对建制派的反叛,始终主导着他的经营理念,成就了日后的巨大成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赚钱也要脸,是默氏家族清教徒祖训的精髓。七十年代初,默多克帮助工党领袖惠特拉姆打赢选战,两度登上澳洲总理宝座。但惠氏上台后的政策令默家资产贬值,默多克代美国政府游说的请求也遭到回绝。亏钱丢面子,默多克渐渐远离自由派政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默多克公开为自己贴上保守派的标签,并非出于信仰,而是为了利润。默多克晋身报业大王的秘籍,是他洞察到读者的需求是窥视、嫉妒、恨有笑无、赢打输要等丑陋人性的集合。他的报社就像餐馆一样,送上迎合特定群体口味的饭菜,定会赚到盆满钵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收购《纽约邮报》后,默多克将其打造为共和党保守派的喉舌,令共和党在半个多世纪后重新夺回纽约市长职位。1980年,默多克利用《纽约邮报》和新创立的超市低俗小报《星报》,倾力支持里根当选总统。里根上台后,默氏家业实现重大飞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首先拿下《波士顿邮报》、《芝加哥太阳报》,并发现传统纸媒开始没落,老牌家族的皇冠资产竟然卖出白菜价。此时,囊括报刊、影视和出版发行的大众传媒行业初步成型,默多克敏锐地发现传媒渠道的重要,将收购之手伸向卫星、电缆、电视台板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默多克是最早察觉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内容、电视网渠道和电视节目制作三者结合创造新价值的两位媒体大亨之一,另外一位是有线新闻网创办人特纳。1985年,默多克收购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投资英国卫星电视天空集团;特纳拿下米高梅,创办CN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了扫除与特纳竞争的最后一道法律障碍,默多克在收购福克斯之前加入美国籍。特纳的金主是地头蛇、号称“电缆牛仔”的马龙等有线网络运营商。默多克是外来的孤狼,得到“垃圾债券大王”米尔肯的鼎力襄助,用高收益债集资支撑与特纳的对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默多克与特纳在内容公司和网络渠道领域的收购大战,堪称传媒革命1.0。外来者默多克与特纳、马龙等坐地户各有胜负,不分雌雄。经此一战,新闻公司跃升为国际集团。1987年,默多克首次以21亿身家登上全球富豪榜,与巴菲特并列第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75,年默多克在报社办公桌前喝咖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翻译打破闷局</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默多克首战美国的精彩成绩,绝非仅靠米尔肯垃圾债券获得。报业板块稳定的现金流是银行青睐的贷款抵押物。默多克深谙报业经营之道,以“在也不在”的宏观管理和“砍了又砍”的成本控制,玩转地处澳英美三国的庞大报业集团,为传媒帝国奠定基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登上富豪榜只是默多克大展宏图的开端。他与自己的三姐妹签订协议,分三期以10亿美元的代价收购她们持有的克鲁顿信托权益,全权控制家族企业的终极母公司,扫除分裂隐患。然后,他用新闻集团合并英美两大出版社,成为全球第二大出版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1990年,默多克加大对天空集团投资,向亚洲和拉丁美洲扩张。他投资的卫星加密解码器公司,不断烧钱,导致新闻集团陷入债务危机。危机长达116天,默多克被债主围困在伦敦公司办公室,一筹莫展。最后,还是已经陷入官司的米尔肯出手相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默多克想起父亲当年过度扩张导致家业破败的往事,把正在普林斯顿上学的长子莱克兰招到伦敦,让他亲历家族危机的全过程,以免今后重蹈覆辙。度过难关之后,默多克迅速重整旗鼓,与特纳、马龙等地头蛇展开美国最后一张卫星落地牌照争夺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场争夺战被称为传媒革命2.0,历史背景是克林顿上台后推动全球一体化,网络技术投资热兴起。好莱坞票房收入一半来自海外,电视紧随其后,但电视节目的分销渠道成为向海外推销文化产品的瓶颈。这期间,默多克收购星空传媒,打入香港市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7年秋天,默多克到日本与孙正义商谈合作之后,飞往上海考察商机,香港公司为他派出29岁的邓文迪担任翻译。邓文迪是济南出生、徐州长大、广州上学搭上外教老公、到洛杉矶留学与外教老公结婚、获得绿卡后离婚去耶鲁攻读MBA的奇女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之行后不到一年,默多克与安娜先分居、后离婚,历时三十一年陷入闷局的婚姻终于落下帷幕。与安娜离婚不到两周,默多克与第三位夫人邓文迪举行婚礼,前两位妻子所生的四位子女悉数到场祝贺。默多克大女儿普璐比邓文迪整整年长十二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靠耸人听闻起家的默多克,因迎娶邓文迪成为耸人听闻报道的主角,不可不谓讽刺。在默多克三次婚姻的八卦绯闻中,可以隐约看出他喜欢与社会地位比自己低的女人为伴。这或许可以缓解他对失去家业控制的焦虑,却为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新烦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新婚中的默多克与邓文迪</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再次修改信托</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默多克与安娜离婚时,默家控股公司克鲁顿信托持有新闻集团和福克斯企业两家上市公司40%的投票权,总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在离婚谈判中,安娜放弃对默多克名下资产50%的追索权,换取前两次婚姻的四位子女平分克鲁顿信托的受益权和投票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默多克父亲去世后克鲁顿信托的第二次修改,也是今日默多克遗产之争的基本盘。与邓文迪结婚后不久,默多克被查出患有前列腺癌。切割手术成功,默多克痊愈。为重振自信心、展示生命力,默多克与邓文迪使用试管技术培植出两名女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这两名女儿以及她们年轻妈妈的未来,默多克与前四位子女协商,对克鲁顿信托进行第三次修改。邓文迪的两名女儿平分克鲁顿信托六分之一的财务受益权,但不拥有投票权。在她们年满28岁的2030年,公司股权由前四位子女平分。邓文迪母女沦为默家的二等公民,却也衣食无忧。此后,克鲁顿信托一改前例,每年现金分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家业的长治久安,默多克修改信托前将新闻集团从澳洲迁册到美国,与福克斯企业合并,取消福克斯独立上市地位。福克斯除拥有电影公司,还囊括福克斯新闻频道和36家电视台,市值超过新闻集团。两公司合并仅为凸显新闻集团的家族品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修改信托后,默多克将在澳洲报业集团“下放锻炼”的莱克兰调回美国,担任集团的总裁,等待接班进入角色。莱克兰的出现,遭到两大业务板块领导人的联合抵制。默多克安抚高管,莱克兰颇感不满,加之他反感父亲与邓文迪结婚,乘机离开公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莱克兰走后,默多克认真考虑下一个接班人选。他不想学巴菲特,捐出全部身家;也不想学寇氏兄弟,散尽家财建立政党。他不喜欢搞政治,也不愿出风头,只想按照父辈的嘱托,把家业传承给自己的孩子。他做梦也没想到,他的家业已经大到如此地步,让这个简单愿望实现起来,比登天还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女普璐无意进入公司,更不想工作,默多克不予考虑。次女丽丝继承默多克性格特征最多,从小叛逆,成年后频繁更换丈夫,每次都是奉子成婚。思想保守的默多克认为她不务正业,难当大任。丽丝与接棒家业无缘,自行创业。当时,四位有投票权子女中可能的接班人,只剩下次子詹姆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闻集团迁册美国后,默多克把詹姆斯派到伦敦接管英国业务板块,自己则专注收购道琼斯公司,并于2007年得手,他垂涎已久的《华尔街日报》终于落入囊中。詹姆斯不负父望,将英国业务做得风生水起,接班的呼声日益高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料,《世界新闻报》窃听英国王室成员手机丑闻案,于2011年酿出大祸。这是默多克继1990年财困之后遭遇的第二次灭顶之灾。新闻集团为此案支付罚款、赔款总计高达27亿美元,永久关闭《世界新闻报》,方才走出危机,却打乱了默多克的继承安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1年,默多克(前右)、詹姆斯(前左)、邓文迪(中)在英国议会举行的手机窃听案听证会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总统喉舌搅局</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保全福克斯品牌,默多克将其从新闻集团拆分重新上市,詹姆斯转任福克斯电影部门总裁。默多克在子女中选拔接班人,能赚钱是占首要地位的硬条件。詹姆斯虽然在窃听案中令家族巨亏,但他的经营才干出类拔萃,默多克决定留用,继续培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拆分福克斯重新上市,令默多克颜面尽失。让他更难堪的是,此时爆出老婆邓文迪与自己扶持的过英国工党领袖、前首相布莱尔有染。安娜的三位子女闻听后大喜过望,派遣线人埋伏在邓文迪身边,很快获取私通物证,促成默多克与邓文迪迅速离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默多克一生中被左倾自由派第二次严重背叛,导致他对民主党彻底失望,在2016年大选中全力支持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获得共和党提名进入大选最后决赛,令默多克感到吃惊。虽然同是被建制派边缘化的富豪,默多克从内心里看不起特朗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抗衡CNN的自由派影响力,赚取保守派阵营的广告收入,默多克联合尼克松当选总统的幕后策划人、共和党极右派艾尔斯,于1996年创立福克斯有线新闻网。在艾尔斯的领导下,福克斯新闻成为极右派的宣传阵地,同时也是默多克的一颗摇钱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默多克支持特朗普,是因为特朗普提高收视率;艾尔斯吹捧特朗普,则是真心“造王”。不过,特朗普当选令两人同时感到惊讶。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福克斯新闻网被称为“白宫的中央电视台”,鼓噪反全球化和种族歧视舆论,公然煽动社会分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朗普当选后,艾尔斯卷入职场性侵丑闻,离开福克斯进入特朗普政府。默多克说服在澳洲搞投资公司的莱克兰返回福克斯,担任CEO。在电影部门出任总裁的詹姆斯,须听从哥哥指挥。兄弟两人的媳妇婚前是闺蜜,嫁入默家后因老公不和而分道扬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詹姆斯曾在香港将星空卫视扭亏为盈,到英国又提升了天空集团的盈利,功绩显赫,对在澳洲亏掉10多亿美元的莱克兰很不服气。詹姆斯夫妇是铁杆民主党,对特朗普的各项政策高调批评。莱克兰担心激怒福克斯观众,多次劝阻,詹姆斯不以为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6年,85岁的默多克与60岁的资深女模特结婚,以此宣告他锐气不减当年。婚后,默多克出手收购英国天空集团剩余股权,遭到议会否决。默多克纵容福克斯新闻撕裂社会,英国公众不再信任默氏家族。默多克巩固家族控制权的最后努力,功败垂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9年,默多克与邓文迪及两个女儿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订婚吓退葬礼</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默多克家族凭40%的投票权控制福克斯,仰赖持股17%的第二大股东、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多年来对默家的无条件服从。2017年末,沙特王储以反腐名义逮捕阿尔瓦利德等几十名王室成员,逼迫他们交出权力和财富,默多克的控股盟友出现变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时,迪斯尼公司与奈飞闹翻,找到默多克商议收购福克斯电影资产。担任电影部门总裁的詹姆斯反对出售,卖掉电影资产会夺走他的职位,削弱他在家族事务中的地位。莱克兰则支持父亲的决定,负责交易谈判,最后以710亿美元的天价成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鲁顿信托在这笔交易中获得价值128亿美元的迪斯尼股票,六位子女每人分得21亿。詹姆斯毛遂自荐随公司进入迪斯尼董事会,遭到迪斯尼拒绝。詹姆斯一气之下辞去自家福克斯公司董事职位,脱离父兄掌控的公司,当起家族的专职持不同政见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莱克兰重返福克斯后,在父亲的指点下,一直谋求买断詹姆斯在克鲁顿信托中的投票权,为自己全面接班扫除障碍。不料,詹姆斯狮子大开口,起价30亿,之后逐年调高报价,故意给父兄捣乱。看到这一切,默多克决心不惜代价将家业交给莱克兰一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在大战前炫耀实力,默多克主动提出与资深女模特离婚,理由是“有太多事要做”。他随即授意自家报纸登出与67岁退役女节目主持人拍拖、谈婚论嫁的消息。邓文迪之后的这些老太们,全都身家不菲,默多克与她们交往丝毫不担心家产遭人觊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迪斯尼进行谈判的2018年,默多克的死对头时代华纳旗下的HBO,推出以默家遗产之争为背景的39集电视连续剧《继承之战》,每年播出一季,直至2023年剧情大结局。这部电视剧受到憎恨福克斯新闻人群的热捧,竟然也打乱了默多克的交棒规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继承之战》播出大结局:主人公去世后,四位子女互相厮杀,导致家族公司崩盘。默家无人收看这部剧,但为他们服务的法律团队成员却一集不落。电视剧播完后,丽丝的律师起草了备忘录,建议她召集有投票权子女讨论父亲的后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丽丝聘请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策划葬礼的专业团队,起草了一份“身后事清单“,呈递给未亡人默多克审阅。默多克看后大怒不已,立刻宣布与退役女主持人订婚,以此向丽丝示威。丽丝马上撤回清单,默多克也将婚约作废,节省了一场婚礼秀的费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电视连续剧《继承之战》的海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这是我的家事”</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默多克第四次离婚时说“有太多事要做”,确实不是撒谎。2020年疫情袭来,他感染病毒被送住院。特朗普拒绝抗疫,令他愤怒。作为全球一体化催生出的成功者,他从来没有真正理解特朗普。在2020年总统初选中,默多克支持佛州州长挑战特朗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结果,特朗普如愿获得共和党提名,默多克父子立刻改弦更张,转而为特朗普竞选活动加油。拜登胜出后,福克斯报道虚假新闻,声称多米诺计票系统作弊。在莱克兰的批准下,福克斯新闻直接鼓动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此举激怒其他三位子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丽丝、詹姆斯分别以亲身出镜和书面声明的方式,点名谴责福克斯新闻,呼吁揪出幕后责任者,矛头直指莱克兰。多米诺起诉福克斯,官司打到2023年,在默多克取消与前女主持人婚约时,法院发出判决,福克斯赔偿多米诺名誉损失7.8亿美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丽丝的孩子恰好此时结婚,收到邀请的默多克和莱克兰借故缺席,这为普璐、丽丝和詹姆斯创造了单独聚会的机会。他们在伦敦一家酒店会议室内密谋三个多小时,默多克闻讯后,立刻指示莱克兰采取行动,阻止詹姆斯策反两位姐姐共同阻击父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第二次修改信托时订立的条款,如果出于保护受益人最佳利益,默多克生前有权再次修改信托。律师团队设计出未触及主信托条款前提下,在默多克去世后让莱克兰掌握全部投票权的巧妙结构。默多克拖着老迈身躯,亲赴伦敦向两位女儿解释新结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不与父亲讲话的詹姆斯,通过律师得知信托新结构,当即提出反对。普璐和丽丝也拒绝在修改信托文件上签字,与詹姆斯结成反对派子女联盟。默多克决定向遗嘱法庭提出申诉。官司开打前,他与俄罗斯女化学家举行婚礼,以此恐吓反对派子女让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内华达遗嘱法庭开始长达7天的听证审理。经过三个月的核实,遗嘱法官签发长达96页的判令,判处默多克无权修改信托。该信托将按原条款于2030年终止,四位有投票权子女将平分家族公司股份。默多克一方提出上诉,迄今未获回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梦嫌夜短,无梦叹夜长。默多克眷恋自己精彩的人生,希望在他百年之后家族的精神遗产通过财务遗产的完整性,获得永生。法官在判词中赞扬了默多克的直率,是他的一句“这是我的家事“令法官断定默多克修改信托并非出于保护受益人的最佳利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默多克此言与明成祖的“此乃朕家事“如出一辙,但美国不是大明。他通过家族成员控制的上市公司,拥有巨大社会影响力。他的家事与国事天下事息息相关,已由不得他一人做主只在家族中传承。这样的结果,想必不是默多克当年创建家业时所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9月,默多克与莱克兰(左一)进入内华达州遗嘱法庭</span></p>